『《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指出,中國科幻電影在製作上與好萊塢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在特效製作方面也有10年左右的差距,跟頂級科幻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和詹姆斯?卡梅隆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並說「這部電影在客觀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寬容」。』


如果你看了《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你就知道他說的一點都不錯。

1.特效水平上,中國以「拿來主義」的精神和操作,看得見的與《阿麗塔》的差距,只說特效水平。

郭帆只能用大風雪,實景,和戲劇化表演的效果去平衡。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特效團隊,本質上還是好萊塢歸國人員組建為主,而且為了破球,很多是以成本價在做。俄羅斯宇航員犧牲的特效,是特效團隊覺得因為宇航服的限制,演員動作不夠出色,專門另外做了一套高渲染的特效。做出來給製片看,製片第一反應不是特效好,而是:多少錢?我們沒錢了!人家員工大笑:送你們的!

2.組織形式上,這個差距你去看書就知道了。簡單說書裡邊我印象比較深的:

2.1 UI組,沒聽過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呈現在電影面前的各種屏幕的界面,操作系統,載入進度條,機甲屏幕,汽車顯示屏等等。一開始,郭帆讓一個副導演負責協調,分管;然後變成這個副導演專職負責,再然後再分一個美術主管去輔助管理。

好萊塢的通行簡便做法是直接綠幕扣,但是無法在頭盔玻璃上反應出屏幕反光,所以郭帆要求盡量全實景。

好萊塢的專業團隊已經可以做到幾十個屏幕,用幾台電腦分別控制。破球只能是每一個屏幕接上一個電腦或者ipad,讓三四個員工在後邊依據演員動作進行配合,簡單粗暴來說,你看的什麼電腦屏幕,機甲屏幕,顯示器,基本都是PPT!然後人工配合表演往上放!

可是,每一個儀錶怎麼排布,走了多少公里燃料是多少,實時速度,氧氣含量,進度條,包括屏幕點亮的順序,這都是後台UI員工手動調出來的!

中國可從來沒有電影UI設計團隊!

2.2 特效標準。車頭在野外撞掉了燈,這是一號特效公司做的。負責發動機點火環節的特效是二號公司做的,他們做的車頭就不能是完好的吧?所以一號要把自己做好的車頭給二號,那麼解析度,軟體格式,交接要求?甚至中國發生過拍完了給特效公司,然後發現素材全沒有了的鬧劇。好萊塢有一整套標準化的對接流程和規範,中國基本是零,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大製作外包特效通常都很違和的原因,因為交接上都是問題!導演不懂技術,不知道提什麼要求,不知道如何標準化工業化。

2.3編劇寫作軟體,不是什麼輸入情節自動出文章的那種軟體。而是以一種劇本規範的格式進行寫作的雲存儲軟體,於是四名編劇可以隨時在雲端進行創意交流,同時在一個分鏡被改了20回甚至更多回後,隨時翻找回最初的版本。老導演老編劇不愛用,愛手寫愛實體。郭帆就問了兩句:哪天你上廁所沒紙怎麼辦?你寫了1000頁劇本了我要你找某一天某一時刻的分鏡創意怎麼辦?

所以吳京才說7000人拍了破球,哪怕是砸了,7000人就是成果。

因為這7000人模模糊糊的知道了工業化電影的樣子,知道了我們還差什麼。

所以;趕緊上淘寶打錢!


我在寫隔壁日本科幻電影史的時候講過一個例子:

1954年日本東寶拍第一部《哥斯拉》的時候,用了皮套演員的手法,這種手法比起之前好萊塢慣用的定格動畫手法,效費比更高,而且動作更靈活。此外還有大比例尺模型的充分運用。影片公映後,不僅日本國內大收旺場,還被美國主流片商當成「海外大片」重金引進,在全美數千家影院鋪開公映。

問題是日本觀眾和電影公司決策層被成功沖昏了頭腦,胡吹「日本特攝技術世界最高峰」,在電影特效製作上走上了單純強調皮套加大比例尺模型的不歸路。

這一時期隔壁英國的電視特攝節目《雷鳥神機隊》已經開始在圓谷、東寶的技術上更上層樓,嘗試將特效製作痕迹最小化了。圓谷英二在1960年代還特意參觀了《雷鳥神機隊》劇組的工作現場,向英國方面學習相關經驗。可是回到日本國內之後,不僅是資金和日程不允許,更要命的是日本市場沒這個需求、影視業界的高層也不支持。

圓谷英二死後沒幾年日本的整個電影特效水平就徹底被美國人和英國人甩開。

英國人的技術水平什麼樣?我舉個例子:《007之黃金眼》,該片微縮模型特效主管就是《雷鳥神機隊》出來的,開篇炸毀蘇聯兵工廠、前段的衛星武器攻擊俄羅斯雷達站、中段的坦克撞火車,都是微縮模型的運用。還有今年的《登月第一人》,特效是英國人做的,而裡面的土星五號火箭是微縮模型。

《星球大戰:新希望》1977年在美國上映,1978年夏天在日本上映。東寶公司聞訊立即跟風推出一部《惑星大戰爭》,搶在《新希望》前面幾個月上映,該片特效製作完全停滯在1960年代圓谷老爺子的水平。結果被很多特意趕到夏威夷觀看《新希望》的日本科幻迷痛批「大爛片」。(倒是東映公司引入美國技術設備拍攝的《天外來信》在技術上給日本特攝留了顏面)

————————

有心人從上面的文章應該得出一個結論:

郭帆的清醒,是中國科幻電影之幸,甚至是電影行業之幸。


妄自菲薄?你確定?

這段話是導演郭帆北美時間2月24日在曼哈頓舉行觀影交流活動時說的。

說實話,我今天看到郭導這番言論後,算是真正被他圈粉了,面對「小破球」目前這麼巨大的成績依然可以不驕不躁,保持著電影上映前的謙遜和理智,實屬難得,要做到這點真的很難。

客觀來講,郭導說得沒錯啊,目前國內科幻電影製作的水平確實還遠不如好萊塢,這個工業基礎上的巨大差距是實際存在的:你比如說一個室內場景的鏡頭,我們只能搭實景,用一個一個鏡頭去拍去剪,看上去很努力很用心,可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沒實力去「圖方便」的「笨辦法」,人家好萊塢可能完全能用CG製成,更省時省力(當然也更花錢)。

《流浪地球》拍攝期間的艱辛困苦大家多少也都了解一些,很大程度上就是沒經驗、沒技術、沒基礎,好萊塢早已有一條完善的流水線了,而我們還在盲人摸象一般搭建著小作坊苦苦夯實地基……即便如此,「小破球」還是磕磕絆絆地飛起來了。

縱向比,在中國那是前無古人,橫向比,好萊塢依然可以碾壓我們——別的不說,就說特效鏡頭吧,《流浪地球》裡面讓人感到震撼的畫面場景,大多以靜態或者半動態的遠景場面、宏觀環境描繪為主,道具細節和微觀展示的特效部分要少許多……沒辦法啊,看太仔細就露餡/破相了,最近的《阿麗塔:戰鬥天使》雖然劇情被詬病,但那個技術真是震撼到我了,尤其是細節上的紋路,阿麗塔第一次吃橙子和第一次接吻的肌肉褶皺與表情變化,真人表演、動點捕捉、三維模型、紋理渲染等等,那叫一個嘆為觀止……

順便說一句,拍攝《阿麗塔》提供了15000個工作崗位,而《流浪地球》的7000人可能還是換了幾茬的,無論工業基礎、製作規模、實際成片效果,好萊塢仍然是絕對的霸主,這就是差距。郭導的話一點沒錯,他是懂行的。

至於他說距離諾蘭、卡梅隆相差100年的話,這裡多少是有點恭維和敬仰的意思在裡面,但通過之前郭導的訪談,就可以明白他對於這種「差距」的理解:他覺得這些大導演拍攝重工業科幻電影,在保證製作水準是最先進的同時,還加入了足夠多的深度思辨和人文情懷,他自認為還做不到這些,只能是「東施效顰」般慢慢摸索,在這種思維情緒基礎上,在人家美國人地盤上說幾句客套話也不過分吧?

總之,郭導這次的表現,在我看來完全可以稱為不卑不亢、成熟理性、情商還很高

相比之下,不少黑粉和腦殘粉的態度才是真正危險和無用的,這個就不展開說了,大家都懂。

近一個月來,關於「小破球」的口水仗我們已經看得太多太多了,除去那些無腦黑和無腦吹的無意義評價,其實絕大部分觀眾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人承認進步,但側重於差距; 一類人承認差距,但側重於進步——而多數人屬於後者,郭帆說的「這部電影在客觀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寬容」很在理啊~

我們支持《流浪地球》,並非是因為它的完美,而是因為它不完美中帶著對完美的嚮往,是因為我們「選擇希望」,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科幻電影、重工業電影。

我們送給「小破球」的歡呼和鼓舞,不是最終勝利的號角,而是發起攻勢的衝鋒號。


別的不說,這幾天真的被郭導圈粉了,

他做事的態度,一件事幹了四年,其實現在還沒結束,他還在想著等電影放映結束把之前的所有部門的人們召集起來,去總結經驗教訓。不知道之前的導演是不是也這麼干,他這麼幹了。

他識人用人的能力,能讓一個完全沒有做過製片的人去做製片,能讓一個文科生對科幻並不了解的人去演一個科學家,能啟用新人,也能把老戲骨請進來,真的佩服他。

驚艷與他做事的細心,這幾天在知乎各種刷小破球的細節,一遍遍的震驚這就不說了,他竟然說每個人的條形碼真的能掃出個人信息來(大寫的卧槽啊!我還沒證實,打算找個時間試一下)

似乎有點跑題啊,但是沒事,回歸題目,綜上所述,我覺著郭導是一個特別實在的人,就是實實在在的實,實實在在的在,實在的人!

所以他的評價很實在

一個字

真!

兩個字

我信!


這即是郭帆導演的客觀認知,也可以說是他本人的謙虛。比如,他和諾蘭,卡梅隆等導演差距一百年這無疑是謙虛了,畢竟電影自1895年誕生距今也不過一百多年。郭帆導演水平再差也不可能連一百多年前的電影工作者都比不了吧?

但是,中國特效水平,工業水平與好萊塢有差距這的確是事實。我就簡單說幾點

第一,道具差距

就以流浪地球的外骨骼為例。

大家都知道,流浪地球里的外骨骼分為兩種,一種是平民穿的紅色,一種是軍人穿的黑色。

它們的設計是中國團隊完成的,很漂亮,可是卻是維塔完成製造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團隊從沒有做過類似的道具。為此,流浪地球團隊只得以每件大約45萬訂做。

第二,觀念差距。說起中國的科幻電影,大家也能舉出幾個例子。可是,真的去做出中國工業化的科幻電影,來讓中國特效團隊完成科幻電影的特效鏡頭時,大家都一臉懵逼。不知道該如何完成。比如,流浪地球那震撼人心的行星發動機

最開始特效團隊把行星發動機的光弄得很炫麗,行星發動機也設計得很漂亮。可是,大家發現這根本不符合實際。說到特效,之前,大家只能想到魔幻,所以都拿魔幻電影的思維去套科幻電影。對於,行星發動機如何設計,它是如何驅動的,發出什麼樣的光,光柱射到空中會讓大氣層如何運動,行星發動機如何做得有厚重感。這些問題整個團隊沒有一點概念,導演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第三,拍攝技術有差距。看過流浪地球花絮的人都知道,吳京在太空的戲都是威亞完成的。

看起了威亞似乎沒什麼問題。其實,這種方法不但原始,而且危險。為了製造太空的漂浮感,科幻電影的演員都需要懸在空中。好萊塢往往用的是機械臂完成。比如地心引力。之所以不用威亞是因為它過於危險。而且,不利於拍攝。用威亞把演員吊在空中,容易使演員晃悠,無法控制重心。畫面不穩。雖然威亞是系在衣服上的。可是,它提的過程中往往會拉傷演員的肩膀大腿韌帶等地方。而且,它是細鋼絲捆在一起的,如果演員負擔過重,容易斷裂危急生命。

而且,流浪地球的特效鏡頭雖然震撼但是並沒有什麼技術困難。特效的難度往往在於細節表現,以及真實感。比如,毛髮,光線,事物的運行軌跡,人體器官等。其中的代表比如奇幻森林

它為了讓動物更加逼真,特效團隊專門去了解了動物的習性,而且在製作時,對於動物的肌肉,表情,都有細緻雕琢。為了讓毛髮更加自然,特效團隊甚至專門研發了一款系統軟體。

再比如阿麗塔

雖然我說這是卡詩萊大眼睛,說她像韓朵朵。但是,阿麗塔的眼睛的確是技術突破。為了表現眼睛的真實和靈動,它的團隊首次對眼睛進行了技術捕捉而且,還製作了眼睛的虹膜,眼睛的纖維,完成了整個眼球的製作,之前從沒有人這樣做過。很多人說阿麗塔的眼睛像咕嚕,沒錯。它們出自一個團隊。

不過,流浪地球的特效雖然沒有技術突破,卻很聰明的揚長避短。同過大場面的震撼彌補了特效的不足。而這種思想才是一個聰明導演的做法。如果一味強調場面炫麗而不顧劇情,那就是封神傳說和阿修羅了。

說的不足越多,流浪地球的的價值其實才越大。就像吳京說過,成了是英雄,死了是烈士。流浪地球厲害就厲害在它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螃蟹味道如何,怎麼吃,這些都得實踐了才能明白。不然,我們懂得再多的理論也是白搭。這也是我一直支持流浪地球的原因。中國影評人,從影人,都明白中國電影的差距,都知道好萊塢的厲害,都知道科幻的重要。可就是沒人動手。大家一個勁的抱怨。問題是,好電影是光怨,光罵,就能出來嗎?

不動手,說再多有什麼用。羨慕好萊塢的電影,可是它們是你的嗎?和你有關係嗎?把人家吹得再厲害,對國產電影再嚴格有什麼用,憑空想,好電影就能出來,新題材就能出現?無非都只是一群人在YY罷了。

之前中國電影人一直說要工業化,要重視特效,要突破題材。結果呢?我就只看見內地魔幻電影我就只看見了烏爾善幾個人在用功,內地的軍事動作片是演員吳京開創出來的。在一片中國科幻的呼聲中,只有郭帆等人在默默努力拍攝了出來。

那些理論知識豐富,眼光遠大,一副憂國憂民的電影人連個影都沒有。那些導演拍了一堆流量片還說自己迫不得已,真是又想撈錢,又想要臉,還不願受累。就連一把年紀的張藝謀都比不上。起碼張藝謀還為中國商業大片探了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