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風雲變化,李自成建都西安。崇禎皇帝的大明、關外的滿清、李自成的大順三足鼎立,歷史又進入「三國」時代。從崇禎皇帝拒絕李自成的「封順抗清」到拒絕多爾袞的「借清剿順」,崇禎皇帝一次次喪失復興大明的機會。當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並沒有將太子朱慈烺送往南京,導致後來的南京南明政權窩裡鬥,最終被滿清剿滅。

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北京叫北直隸,南京交南直隸,都隸屬朝廷直接管轄。朱棣造反成功後,回到北京,南京淪為留都,但是依然保留六部尚書,和一套官僚運作體系。南京所在的江南是明朝經濟最發達的地方,若太子朱慈烺到南京佔據半邊江上,大有可為,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就算天子守國門,崇禎不願意遷都,但是崇禎皇帝為何不將太子送到南京呢?

當時有大臣提出崇禎可以不遷都南京,但是應把太子送到南京去,萬一北京失守,太子在那裡監國,然後當皇帝,有號召力。崇禎於是怒不可遏:「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講戰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此事就不了了之。其實在崇禎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一怕自己成了唐玄宗,安史之亂,唐玄宗跑到四川,兒子就自立門戶,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了。二怕太子走後,影響士氣,對下面的北京保衛戰不利。崇禎說「朕方責諸臣以大義,而使太子出,是倡逃也。其謂社稷何」。最終結果,北京城破,老朱家被一窩端,大明滅亡。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7.1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