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IC insight發布的2016年全球半導體20強,竟然前20位都沒有中國公司,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在其他幾乎任何一個地球上存在的大型產業,世界前20位都沒有中國公司的,幾乎找不到。

按照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中國晶元前十名,和IC insight的排名有所不同,下圖是2016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中國IC設計公司排名,可以看出,通過紫光集團對展訊和銳迪科的整合,中國已經出現了兩家金額超過100億人民幣的本土IC設計巨頭,海思和紫光展銳。

中國晶元產業的未來必須要走商業化可盈利的路,從這條路來看,只有以海思,紫光,寒武紀為首的國產晶元公司,以及華大,大唐,士蘭微,匯頂科技等第二梯隊,以及未來可能成長起來的第三梯隊才是中國晶元設計產業的未來。

而晶元設計這個產業,從中國,美國,歐洲,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六強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保持現狀20%的發展速度,每四年翻一倍,到2025年將是現在的4倍,是未來美國最大的挑戰者,韓國依靠對存儲晶元的高強度投資,將保持世界列強地位。中國紫光的存儲晶元2019年才能夠量產64層的NAND Flash,那個時候距離三星和海力士還是有技術差距,所以短期內韓國存儲晶元產業是打不垮的。DRAM目前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量產。

而歐洲,日本,中國台灣,由於其下游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上游晶元的產值,這其中最危險的是台灣,因為歐洲和日本還有蓬勃發展的汽車電子產業,消費電子這邊衰落了,還可以從汽車那邊來彌補。例如日本,雖然東芝在衰落,但是瑞薩電子的汽車業務發展就挺好。


謝謝,

存儲器是集成電路的基礎,晶元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半導體集成電路是衡量IC晶元的最高技術領域,海內外異軍突起,深圳「海思科技」,清華「紫光展銳」,領銜國內半導體行業高端,不負眾望,加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