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卡扎菲都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在不同的場合中的穿衣打扮,說話風格以及個人行為等等,儘管卡扎菲擁有如此鮮明的個性,但對於卡扎菲的死,的確是非常殘忍的。我們來了解一下卡斯特羅、查韋斯和曼德拉如何評價卡扎菲?

先來說說查韋斯,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卡扎菲逃亡後,查韋斯就非常擔心卡扎菲,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當時表示,他正在為利比亞被廢領的領導人卡扎菲祈禱,反對「洋基隊」的侵略。

查韋斯繼承了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衣缽,成為美國在拉丁美洲的主要刺激因素。他認為阿拉伯世界的起義浪潮是西方領導的動蕩,查韋斯是卡扎菲的強大盟友。

利比亞戰爭爆發後,查韋斯這樣說道:「利比亞人正在抵抗入侵和侵略。我求上帝保護我們兄弟穆阿邁爾·卡扎菲的生命。」

曼德拉

對大多數非洲人來說,卡扎菲是一個慷慨的人,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無私地支持南非反對種族主義政權的鬥爭。如果他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他就不會冒著西方的憤怒去幫助非國大在軍事和財政上反對種族隔離。這就是為什麼曼德拉從27年監禁中獲釋後不久,決定打破聯合國的禁運,並於1997年10月23日前往利比亞。

那時候由於禁運沒有前往利比亞的飛機,一個人需要乘飛機去突尼西亞城市傑爾巴,然後繼續公路行駛五個小時到達本加德納,越過邊界,然後繼續在沙漠公路上行駛三個小時,然後到達的黎波里。

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說這次訪問是「不受歡迎的」訪問,曼德拉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聲稱自己是世界警察,任何國家都不能向另一個國家發號施令它應該做什麼」。

曼德拉將卡扎菲視為兄弟。

卡斯特羅

卡斯特羅和卡扎菲就像老朋友一樣。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後,85歲的卡斯特羅從一開始就嚴厲批評北約對利比亞的干涉,並稱讚老朋友卡扎菲的抵抗。

卡斯特羅譴責北約在推翻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方面的作用,稱「殘酷的軍事聯盟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具有背信棄義的壓制工具」。

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古巴政府從北非國家撤出外交官,並表示不會承認執政的全國過渡委員會或任何在外國干預的幫助下成立的政府。


卡扎菲死後,所有的反美國家都是極盡讚美之詞,至於親美的國家,要麼覺得卡扎菲咎由自取,要麼表示遺憾……

當然,還有曼德拉式的「博愛」主義者。

曼德拉,自帶「聖人」光環,這個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2012年,他去世的時候有91個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他的追悼會和葬禮。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奧朗德等。世界主要大國的元首和政要齊聚一堂,堪稱是二戰以來空前絕後的隆重葬禮。

拋開曼德拉的內政外交,他的聖人情節,使得他對待任何國家和民族,都充滿著「博愛」,比如和卡扎菲的友誼。

曼德拉曾經說過:西方的敵人不是我們的敵人。

1997年,曼德拉訪問利比亞,這之前,柯林頓反覆提醒他,讓他不要去,因為如果像他這麼偉大的人物去一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美國人民會「非常失望」。

曼德拉簡單地回復:他們怎麼能蠻橫無理地決定我們跟誰交朋友呢?

曼德拉說:「我的外交政策是基於過去的……基於他們對我們事業的貢獻。」

確實,卡扎菲在曼德拉最黑暗的時候,在和前政府進行艱苦鬥爭的時候,曾經多次伸出援手,給予經濟支持和外交聲援。

於是,曼德拉的這次訪問,被人戲稱為「聖人造訪瘋狗」。

曼德拉有這份感恩的心態,堅持原則,是個爺們。

他在訪問利比亞期間,參觀利比亞被美軍轟炸的場所時仗義執言,他說:沒有國家能夠把自己視為世界警察,……他們竟然告訴我不要訪問我的兄弟卡扎菲,這是讓我忘恩負義啊。」

當卡扎菲死後,曼德拉公開表示了悲傷,他盛讚卡扎菲在過去的歲月里給予的幫助,他說:卡扎菲曾在「我們鬥爭中最黑暗的時刻」支持我們的非洲人國民大會。

應該說,在這個方面,曼德拉還是不錯的,這是真正的友誼,即使有強權對你說三道四,你也繼續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如果說曼德拉是基於自己的「聖人世界觀」和「感恩心態」和卡扎菲交好,那查韋斯和卡斯特羅則是因共同的「反美價值觀」和卡扎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卡斯特羅,別的不說,作為二戰後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一代政治領導人,和我們開國領袖同一時代觥籌交錯的人物,一直執掌大權到前幾年,把11個美國總統熬下了台,看盡冷戰和冷戰後世界的風雲變幻,絕對是個偉大領袖級別的人物。

論資歷,他比卡扎菲早上台11年,論學歷,他是法學博士,口才極佳,遠比卡扎菲上檔次,只是軍銜上,要比卡扎菲差一些,卡斯特羅常自稱「少校」,卡扎菲自稱「上校」,讓人民叫他上校兄弟。

當然,卡扎菲比卡斯特羅「多金」,鑒於反美的共同價值觀,也經常支持古巴一些援助,利比亞還給卡斯特羅頒發過「卡扎菲人權獎」,以表彰他在「領導古巴人民與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進行頑強鬥爭主持國際公義」上的卓越貢獻,然後,老卡在抨擊了一頓老美之後,宣布把卡扎菲的25萬美元獎金捐給多米尼加,用於興建體育設施。

卡扎菲死後,卡斯特羅說:卡扎菲將「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載入史冊」。

查韋斯,堅定地走反美路線,拉丁美洲兩個反美基地互為呼應,古巴向委內瑞拉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包括查韋斯的病也是去古巴看的,而委內瑞拉則向古巴提供幾乎成本價的石油。

當然,卡斯特羅和卡扎菲執政時間都超過40年,關係比較深厚,查韋斯是個2000年以後才上台的政治領導人,資歷尚淺,和卡扎菲的關係沒那麼鐵。

卡扎菲死後,查韋斯稱讚卡扎菲是「偉大的戰士、革命者和烈士」,他嚴厲抨擊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說除卡扎菲之外的利比亞領導人都是西方國家的傀儡。  

如今,卡扎菲的三個兄弟也早已先後去世,化作人間一縷塵土。


卡斯特羅在談到卡扎菲時,說他是一位「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被載入史冊」的人。

曼德拉則稱讚卡扎菲的反種族隔離政策,同時感謝他在自己最黑暗的時期支持了自己領導的非洲人國民大會。

委內瑞拉前總統則稱讚他為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殉道者。

以上除了曼德拉,卡斯特羅和查韋斯都曾經是反美鬥士,去支持卡扎菲是正常的,而曼德拉這個「聖人」,雖說把南非搞得亂七八糟,但是對卡扎菲這個曾經支持自己的人還是抱著一些感恩之心的。

很多人認為卡扎菲家族控制了利比亞絕大多數的產業,積累了大量財富,雖zhen然福利待遇不錯,但是利比亞卻存在貧富差距很大等諸多問題,而卡扎菲則是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美國號召利比亞人推翻他是正義的,甚至我在寫卡扎菲被推翻導致如今利比亞的亂局,有人說我沒有美國的胸懷,是小人心態……我極度無語。

事實上,不管當年有沒有從卡扎菲那裡獲得好處,人們對2011年以後的利比亞都不滿意,誰也沒想到卡扎菲死後,他們並沒有迎來自由,反而被無數崛起的武裝勢力所包圍,他們為了爭奪地盤,不斷的殺戮,強劫,綁架,買賣人口,到現在利比亞都是事實分裂的狀態,誰也不敢保證未來統一利比亞的會是誰。

雖然現在哈夫塔爾是其中最有可能也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但是美國和聯合國都出面禁止他繼續攻打的里波黎推翻團結政府,可見美國是十分不希望利比亞統一,亂了才好渾水摸魚,所以就算卡扎菲本身存在問題,也不應該為美國去唱什麼讚歌,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要去笑話誰。


有權的時候稱兄道弟啊,落難的時候不見出手相助?


卡扎菲作為前利比亞領導人,歐美髮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國家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大相徑庭,有天壤之別。

正是由於西方歐美國家的插手,在利比亞設立所謂的禁飛區,並配合利比亞各路造反諸候,不斷實施空中轟炸和精準打擊,使卡扎菲的抵抗能力快速下降,很快就被利比亞民兵武裝抓住後折磨致死,其狀慘不忍睹。一向倡導人權的西方國家對此卻視而不見,未追究行兇者的任何法律責任。反倒是在卡扎菲死後,還繼續撻伐他,給他扣上各種反動的帽子,以此證明他們策劃挑起的內亂是無比正確的,卡扎菲死有餘辜。

和西方國家對卡扎菲態度明顯不同的是,針對這位利比亞前領導人的遇害,當時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委內瑞拉領導人查韋斯和南非總統曼德拉,都表示了震驚和痛惜,他們都給予卡扎菲非常高的評價。

菲德爾?卡斯特羅這樣說:在反抗叛亂分子的鬥爭中,卡扎菲將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載入史冊!

查韋斯則稱他為「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殉道者。」

曼德拉對卡扎菲遇難表示傷心的同時,稱讚他的反種族隔離立場,並對其曾經在非國大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大力支持銘記在心。另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很多人都把卡扎菲作為英雄進行哀悼。

那麼,卡扎菲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為什麼對他的評價和看法會出現這麼大的偏差呢?這實際上是各方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及利益取向來衡量,所以就得出了不同結論。

卡扎菲確實是一位獨裁者,和中東其他幾位政治強人一樣,都採用高壓手段統治國家。在對外關係上,也沒有明確穩定的外交政策,朝令夕改,完全憑感覺意氣行事,並且在衝動之下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所以他和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都不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卡扎菲利用石油資源的收入,大大提高國民的各項福利待遇,這讓利比亞成為非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同時,在卡扎菲統治的四十二年里,利比亞一直是一個統一穩定的國家,不像他死後,整個利比亞四分五裂,雞犬不寧,到現在了還是戰火紛飛,國家仍然處在混亂動蕩之中。

所以,正是由於卡扎菲性格的多面性,和處理事情的多變性,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對於卡扎菲的是是非非,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卡扎菲是一個典型的草根領袖,他1942年出生在利比亞蘇爾特南部費贊沙漠地區貝都因人卡達法部落的一個羊皮帳篷里,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卡扎菲是他家族裡唯一一個男孩,他們整個家族一直過著非常質樸的游牧生活。

然而,就是這樣的環境磨練了卡扎菲的意志。他先後攻讀大學和軍事院校,最後出人頭地,並登上利比亞最高領導人的地位,在利比亞進行了長達四十二年的統治。

卡扎菲生前的故事就被人們所知曉,死後的他同樣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卡扎菲和薩達姆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薩達姆死後,人們對他的評價就有很多,卡扎菲死後,人們對卡扎菲的評論也非常多。

薩達姆死後,阿拉伯世界對薩達姆的投降表示失望,不過有些國家對薩達姆的死還是表示慶賀的。和薩達姆相比,卡扎菲的死並不是太體面,卡扎菲是在亂槍之中被打死的。

關於卡扎菲的死,西方國家元首給做出了很多評價。卡梅倫說,他為英國在其中(推翻卡扎菲這件事)的作用感到驕傲,也為勇敢的解放自己國家的利比亞民眾感到驕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說,卡扎菲的死對利比亞是有意義的,他還說利比亞的前途充滿了坎坷和挑戰。

歐盟委員會主席希望採取更為民主的程序,讓利比亞人民獲得一個和平的過渡。

美國的希拉里也說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希拉里並沒有對這件事情做太多的評價,對卡扎菲的死,希拉里只發出了「哇」這一字感嘆。

卡扎菲去世後,利比亞的木蘇拉塔郊區設了一個廣告牌,上面寫的是明天會更好,這條廣告語也確實代表了一些利比亞民眾的心聲,不過利比亞前途究竟如何,還有很多的謎團。


讚美他的都是什麼樣的人,看看就知道了。


中國人有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估計這幫人對卡扎菲評價低不了。

曼德拉也不是啥好玩意,雖然比那倆強點。


偉大的俄羅斯領袖普京大帝說過,這個世界,除了中國俄羅斯幾個大國,小國家任人宰割,哪有什麼主權啊!


卡扎菲那不叫個性,叫瘋狂,到處污辱、謾罵,做一些出格的事,聯合國大會上罵了幾小時,天下就他對。所謂上帝讓你死,先教你瘋狂。卡扎菲死了,社會沒感覺,惹人煩,死了清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