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9日週五,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六大行”業績悉數出爐。

  總體來看,“宇宙第一行”營收和淨利潤依然坐穩頭把交椅,新晉“六大行”的郵儲銀行在營收和淨利潤增速上則傲視羣雄,同時成本收入比下降最快,顯示其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營收方面,中國工商銀行穩居首位,達7251.21億元,增長7.32%。建行和農行緊隨其後,全年收入都超過6000億元,中國銀行位列第四,營收略高於5000億元。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營收都超過2000億元。

  在增速上,郵儲銀行營收增速最快,達16.18%,農行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相較而言,中行增速最慢,但也有4.14%。

  從淨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角度來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全年淨利潤都超過2000億元,其中工行淨利潤逼近3000億元;中國銀行淨利潤爲1800.86億元,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淨利潤分別爲736.3億元和523.11億元。

  從增速來看,六大行去年淨利潤增速均超過4%,其中郵儲銀行淨利潤增速遙遙領先,達9.71%;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淨利潤增速超過5%;工行淨利潤增速最緩,爲4.06%。

  從成本收入比的角度來看,六大行的這一數據都在去年有所下降,反映出盈利能力在2018年有所增強。

  成本收入比最低的是工商銀行,僅爲25.71%,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均在30%以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這一比率接近,分別爲31.27%和31.5%。郵儲銀行的成本收入比較高,爲57.6%,但是在2018年降幅明顯,下降了7.04個百分點。

  此外,農業銀行去年成本收入比下降了1.69個百分點,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這一比率分別下降了0.74和0.54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變動較小,都在0.5個百分點以內。

  2018年,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均超過1%,分別爲1.11%和1.13%;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則超過0.9%,交通銀行爲0.8%,郵儲銀行最低,爲0.57%。

  去年,除了郵儲銀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上升0.02個百分點以及建設銀行的沒有發生變化之外,其他四家銀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都有小幅下降,其中中國銀行下降最多,爲0.04個百分點。

  2018年,除了郵儲銀行的不良資產率爲0.86%之外,其他五家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均在1.4%以上。其中,農業銀行不良資產率最高,爲1.59%,工商銀行緊隨其後,爲1.52%。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則分別爲1.49%、1.46%和1.42%。

  此外,郵儲銀行在2018年的不良資產率上升了0.11個百分點,其他五家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農業銀行不良資產率下降0.22個百分點。

  另外,六大行在去年的撥備覆蓋率均有明顯上升,反映出六大行應對風險能力的增強。

  其中,郵儲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同比增長22.03個百分點達346.8%,爲六大行最高;農業銀行同比增幅最大,爲43.81個百分點,至252.18%,緊隨郵儲之後。建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在2018年也增加了37.29個百分點,達208.37%。另外三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增幅都在20個百分點左右,撥備覆蓋率在170%至185%之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