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石豆蘭(西藏植物志)形態特徵假鱗莖聚生,圓柱狀,長4-6.5厘米,粗7-10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稍擴大,被鞘腐爛後殘存的纖維,干後褐色或淡黃色。葉厚革質,長圓形,長13-21.5厘米,中部寬3.5-4厘米,先端急尖,

基部收窄為長1-2厘米的柄。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直立,遠高出葉外,長達55厘米;總狀花序長約為花葶長的1/6,疏生多數花;花序柄粗2-4毫米,基部被2-3枚鞘;鞘筒狀,

緊抱花序柄,長達2.5厘米,先端銳尖;花苞片狹披針形,凹的,約等長於花梗和子房,長5-8毫米,先端長漸尖;花綠色;萼片離生,卵狀披針形,

長約1.5厘米,先端漸尖;中萼片比側萼片稍短,凹的;花瓣寬橢圓形,約為中萼片長的1/2,先端鈍,具5條不明顯的脈,邊緣具睫毛;

唇瓣厚肉質,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並且凹缺,基部具凹槽,邊緣具腺狀睫毛;蕊柱粗短,基部擴大;蕊柱翅在蕊柱基部擴大;蕊柱足短,向前彎曲;蕊柱齒鑽狀。分布及生境

產西藏東南部(墨脫)。生於海拔2000-2080米的山地林中樹榦上。錫金、印度東北部也有。模式標本產於印度東北部。我們的標本無花,然而從植株的體態,

留存在標本上的花葶遠高出葉外和狹長的花苞片等特徵來看,與本種的原始描述是一致的。上述花的描述是摘自本種的原始記載和參考 King et Pantl. (1898) 對本種的記載作出的。

狹唇卷瓣蘭 - 基本資料種中文名:狹唇卷瓣蘭

命名來源:[Bull.Jard.Bot.Buitenz.Ser.2 8: 24. 1912]中國 植物志:19:223組中文名:單葉卷瓣蘭組

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狹唇卷瓣蘭 - 形態特徵根狀 莖粗壯,在每相距2—9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狹卵形,長2—3.5厘 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鞘腐爛後殘存的少數纖維。葉革質,狹長圓形,連同葉柄長約10厘米,

中部寬約3厘米,先端鈍並且稍凹人,基部收窄為長約2厘米的柄。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直立,長5—10厘米,傘形花序具多數花;花序柄粗約1.2毫米,疏生3枚筒狀鞘;花苞片披針形,長3—5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長約4—7毫米;花淡黃色帶紫色;中 萼片卵狀長圓形,舟狀,長7毫米,中部寬4毫米,先端鈍,邊緣全緣,具5條脈;

側萼片狹長圓形,長約1厘米,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轉 而兩側萼片的上側邊緣在中部以上分別彼此粘合;花瓣狹長圓形,長3.5毫米,中部寬 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狹,

邊緣全緣,具3條脈; 唇瓣肉質,狹披針形,長約4 毫米,稍向外下彎,基部具凹槽,從基部上方向先端收狹為圓柱狀,先端稍尖,邊緣下 彎,全緣;蕊柱長約2毫米;

蕊柱翅在蕊柱中部向前擴展呈半圓形;蕊柱足長3.5毫 米,其分離部分向上彎曲; 蕊柱齒鑽狀,長1毫米;葯帽前緣先端具梳狀齒。花期8 月。狹唇卷瓣蘭 - 本種提示

本種的中萼片和花瓣邊緣全緣,唇瓣基部上方收狹呈細圓柱形,很好辨認。

尖角卷瓣蘭,中國植物物種。 編輯摘要尖角卷瓣蘭 -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粗約4毫米。 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1—2厘米,卵形,長2—3 厘米,中部粗1—2厘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膜質鞘或鞘腐爛後殘存的纖維。 葉厚革 質,長圓形,長15—25厘米,寬1.3—2.8厘米, 先端鈍並且稍凹人,基部收窄為長 2—3厘米的柄。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

黃綠色並且密布紫色小斑點, 直立,纖細, 長達15厘米;總狀花序縮短呈傘形, 達10朵花;花序柄疏生3—4枚膜質筒狀鞘;花 苞片狹披針形, 長約1厘米;花梗連同子房黃色,比花苞片長;花杏黃色;

中萼片卵 形,凹的,長7—10毫米,寬約4毫米, 先端稍鈍,邊緣全緣;側萼片披針形,長 1.5 2.5厘米, 先端漸尖,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轉而兩側萼片的亡下側 邊緣分別彼此粘合,背面有小疣狀凸起;

花瓣卵狀三角形, 長2—3毫米,中部寬 1.5—2毫米,先端銳尖,邊緣具不整齊的細齒; 唇瓣披針形,黃色帶紫紅色斑點, 約5毫米,從中部向外下彎, 中部以上強烈收狹,先端鈍

,基部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 成活動關節,兩側邊緣下彎並且多少具小疣狀凸起, 蕊柱短;蕊柱足彎曲,其分離部分 長約2毫米;蕊柱齒短鑽狀, 長約0.5毫米;葯帽前端近截形,其邊緣具多數不整齊的 缺刻。

花期5—6月。 尖角卷瓣蘭 - 產地分布產 雲南南部至西北部( 勐海、 騰衝、 瀘水、 怒江流域)。 [1]富寧卷瓣蘭 - 植物信息種中文名:富寧卷瓣蘭種拉丁名:Bulbophyllum funingense Z. H. Tsi et S. C. Chen海 拔:1000

富寧卷瓣蘭命名來源:(植物研究)[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1(1-2):112-113, pl. 2, f. 1-2 1981]中國植物志:19:217組中文名:單葉卷瓣蘭組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屬拉丁名:Bulbophyllum

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門拉丁名:ORCHIDACEAE富寧卷瓣蘭 - 形態特徵根狀莖匍匐,粗約5毫米,幼時被鞘,老的在節上被鞘殘留下來的纖維,在每相隔 約6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根出自生有 假鱗莖的根狀莖節上。假鱗莖卵形,長2—3厘 米,

中部粗1.3厘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鞘腐爛後殘留的硬直纖維,干後黃色,具縱 棱。葉厚革質,狹長圓形,長11—16厘米,中部寬2.2--2.5厘米,先端鈍並且稍2 裂,基部具短柄,在上面中肋下陷,背面隆起;

葉柄對摺,長1--2厘米。花葶從假鱗 莖基部抽出,直立,長8—11厘米,傘形花序具2朵花;花序柄粗2毫米,被2枚鞘; 鞘膜質,筒狀,上部的較長,長1.5--2厘米,先端近銳尖;花苞片狹卵形,長1—1.5 厘米,先端短漸尖;花梗和子房長3厘米;花大,深黃色帶紅棕色脈紋;中萼片卵形, 長1.8厘米,中部寬8毫米,先端鈍並且具細尖,基部稍收窄,

邊緣全緣,具8條脈;側萼片長圓形,長4.3厘米,上下近等寬,寬約8毫米,先端稍鈍,基部貼生在蕊柱足 上,邊緣全緣,具5—7條脈,基部上方扭轉,除基部邊緣稍粘合外其餘彼此分離

;花 瓣近卵狀三角形,長約1厘米,中部寬6毫米,先端截形並且具細尖,邊緣全緣,具8 條脈;唇瓣卵狀披針形,長約1.3厘米,基部與蕊柱足連接而形成活動關節,後半部兩 側對摺並且其邊緣具睫毛,

兩側面密生細乳突,中部以上驟然收窄而下彎,先端近銳 尖,唇盤具1條龍骨脊;蕊柱長約3毫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向前擴展呈鈍角;角形; 蕊柱齒近狹長圓形,連同先端的細尖長約2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葯帽半球形,前端 邊緣梳狀,上面密布細乳突。花期4月。富寧卷瓣蘭 - 產地分布

產 雲南東南部( 富寧)。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谷岩石上。[

貢山卷瓣蘭 - 形態特徵根狀莖匍匐,粗約2毫米 。假鱗莖彼此距離5-10毫米,長卵形或酒瓶狀,長6-17毫米,中部粗約5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鞘腐爛後的少數纖維 。葉革質,長圓形,長3.7-4.7厘米,中部寬9-11毫米,先端稍鈍,基部漸狹為長約2毫米的柄。花葶出自假鱗莖 基部,近直立,高出葉外,長5.5-9.5厘米,傘形花序常具4-5朵花;花序柄粗約0.7毫米,疏生3枚鞘;鞘筒狀,長約5毫米,緊抱於花序柄,先端急尖;花苞片狹披針形,長3-4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長7毫米,花紅色;中萼片近長圓形,長4.2毫米,

貢山卷瓣蘭中部寬2毫米,先端近截形並且凹缺,具3條脈,中部以上邊緣具細乳突;側萼片長圓形,長1.4厘米,中部寬3.5毫米,先端稍鈍,具3條脈,邊緣全緣而不內卷,基部上方扭轉而兩側萼片除先端分開外,上側邊緣彼此粘合而形成橢圓形並且平展的「合萼」;花瓣近橢圓形,

與中萼片等長,中部寬2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收窄為爪,僅部分(約1/3)貼生於蕊柱足,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肉質,舌狀,長3毫米,從中部向外下彎,後半部兩側對摺,

基部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成活動關節,先端稍翹起,邊緣和底部密生粗硬的長毛;蕊柱長約1毫米,蕊柱 翅在蕊柱下部向前擴展;蕊柱足長3毫米,其分離部分長約2毫米,向上彎曲;蕊柱齒鑽狀,長0.8毫米;葯帽半球形,前緣先端近圓形,全緣,頂端稍增厚。花期10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