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文科,需要打破传统的“小学科”思维,要有“大学科”视野,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 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熊丙奇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的概念逐渐热了起来。
    
事实上,相较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出现更晚。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
    
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在我看来,“新”并非相对于“旧”而言,而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有新的思维。也就是说,大学办学和学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必须改革和创新,学科建设要进行转型。
    
新环境下,文科亟待“更新”
    
我国大学办学和学科建设,面临两个新环境。一个新环境是高等教育将于今年进入普及化时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我国社会必将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这要求每所大学必须重视办学质量和特色,而不只是回报给学生一纸文凭。

过去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大发展时代,高等学校的任务主要在数量发展。而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成了必然。

今年2月我国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就是实现各类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新学科建设,主要就是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包括凝练本校的学科特色,撤销滥竽充数的学科。以往文科学生就业选择面要比理工科的要窄,有些文科生感慨没学到什么东西,也指向了注重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另一个新环境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否则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更新,社交媒体崛起,商业模式瞬变,生活方式多元,这都给人文社会学科,包括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新文科,要有新思维
    
在此背景下,建设新文科,首先需要形成新质量观。当前,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以文科见长的大学处于劣势,文科专业在部分理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的地位也不高,原因是大学排行榜也看重体量、规模——这里的体量、规模,是指论文发表数量等科研成果。在这方面,文科难以和理工科、医科等相提并论,在高校里也难免变得“弱势”。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就曾直言,“大学排名害惨了教学,也害惨了人文学”。鉴于此,发展新文科,不能再有“唯论文论”,要建立符合文科学科建设和培养一流文科人才的新的评价体系。
    
建设新文科,落脚点是培养拔尖人才。因此,要重视教学,就需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投入精力进行教学,而非把精力用于搞课题、项目。
    
与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经常被教师安排参与课题、项目,学生叫导师为“老板”不同,很多文科学生被“放羊”式教育,写专著、搞创作的导师没时间指导学生。随着文科课题经费增多,避免学生被作为“打工仔”和被“放羊”的情况,很有必要。
    
更为关键的是,建设新文科,和建设新工科、新医科等一样,都需要打破传统的“小学科”思维,要有“大学科”视野,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而学科交叉、融合,也是这一轮新文科建设的重点。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交叉,如建交叉学科平台,而是要有融合发展、育人的思路。

而这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内的学院办学和人事管理改革,调动教师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更多专业素养高、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让新文科在人才培养上更卓有成效。

   
□熊丙奇(教育工作者)


编辑:李冰冰    校对:刘军


推荐阅读:

澳大利亚大选落幕,这回飞出的是只“黑天鹅” |新京报快评

三万元的情商培训班,一场收割家长智商税的营销话术|新京报快评

去公安局办案先买门票:岂能擡高公共服务获取门槛 |新京报快评

专职保安员配备率100%,用专业化保障维护校园安全|新京报快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