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是迄今為止所有邀請回答中,我感覺最有意義,也是我最喜歡回答的提問。

不僅因為,蘇軾,是我的摯愛「親朋」,更重要的是蘇家的育兒觀念的確頗有傳奇色彩。

在「唐宋八大家」中,「老蘇」蘇洵、「大蘇」蘇軾、「小蘇」蘇轍,父子爺兒仨獨佔三席,可以說曠古及今,無能出其右者。需要說明的是,這八大家中,老蘇,是唯一一個沒有考中進士的布衣,也就是說,他是唯一沒有「文憑」的文章大家。

「老蘇」能名垂青史,不完全是他不同凡響的文章,重要的是「父因子貴而顯」的蘇軾、蘇轍兩個名滿天下的好兒子。當然,也許作為國人咿呀學語的《三字經》中「反面教材」,也讓他身上多了些許神秘光環。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易早思。

這是讓人們讀書宜早不宜遲的勸學篇。其中,二十七歲,才開始努力讀書的「蘇老泉」,不是別人,正是蘇軾的老爸蘇洵。

另外,我們高中語文課本中著名的政論文《六國論》,也是蘇洵的作品。

相對於年少成名的其他文章大家,「老蘇」27歲才開始用功讀書,豈不是揮霍青春時光?又是什麼神器妙法培養出來蘇軾、蘇轍這兩位傑出的文人士大夫呢?

這可要仔細扒一扒,捋一捋。

蘇洵的父親蘇序有三個兒子,老大蘇澹、老二蘇渙,三子蘇洵。在蘇洵尚未成年時候,他的兩個哥哥就先後金榜題名,只是其大哥英年早逝。

在老二蘇渙考中進士的時候,老爺子蘇序正在集市上喝著小酒,就著牛肉與人海闊天空。家人拿著朝廷詔書和文告找到他報喜的時候,老人家還抱怨驚擾了他的酒興。在眾人勸說下,蘇老太爺極不情願的把別人奉為至尊寶貝和無尚榮譽的「錄取通知書」,揉吧揉吧,與吃剩下的酒肉一起,放進褡褳兒里,吩咐小童背著,自己騎著小毛驢晃晃悠悠的回家而去。

距離村莊老遠,就聽到沿途奔走相告,看到一路張燈結綵。原來,這次眉山是一炮雙響,除了蘇家,另外一戶程姓人家的孩子也中了進士。這對於眉山,和眉山百姓,那是可喜可賀的大事情呀。

相對於程家的大張旗鼓,老蘇家就顯得悄無聲息。這就是不事張揚的蘇老太爺,實際上,他比誰都興奮不已,他比誰都心裡有數。

「心中有數」?沒錯,心中有數。

轉眼間,18歲的蘇洵,踩著哥哥的腳步,沿著哥哥的道路參加了朝廷考試,結果名落孫山。

按照當時的情況,參加個一兩次,甚至三四次考試,考中、考不中都很正常。但蘇洵卻不,一次考不上,乾脆不考啦。為什麼?很簡單,他不適合。當年的考試主要考「聲律記問之學」,通俗說就是:詩詞歌賦和死記硬背的經史子集。對於這些,老蘇就像是一個偏科的學生一樣,幾乎樣樣稀鬆。

另外,玩心不退的老蘇,還記掛著他的一幫狐朋狗友,還惦念著旖旎的山水風情,甚至風花雪月。

所以,說不考就不考。遊盪,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有人勸蘇序,也不管管你家小三兒,讓他好好向學。蘇老爺子乾脆說道:他的學習,不用我操心。

說時遲,那時快。轉眼間娶妻生子的蘇洵已經27歲啦。不知道觸動了哪根神經,蘇洵主動和妻子說要繼續學習,考取功名。自然,大家閨秀出身的蘇妻,一口答應,承擔全部家務,讓他一心治學。

如果說,「要我學」是為學習而被動學習的話,那麼,「我要學」就是自由呼吸,順風飛揚的自在汲取。

可惜,沒辦法,「老蘇」不是吃考試這碗飯的人。從30歲開始,到37歲,又連續考了三次,均都名落孫山。

腳一跺,心一橫。不考了,堅決不考啦。自此,「老蘇」再沒有進入考場,所以,一生也沒有拿到一張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文憑。

於是換腦轉型的老蘇一方面,燒掉所有以前為博取功名而寫,現在看來輕薄膚淺的文賦詩歌,重打鼓另開張做一個自由的讀書人,決計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文章家。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蘇洵,此時此刻亦然心無旁騖,全部放下,他讀《詩經》,感覺寬和而仁厚;讀《楚辭》,感覺精深博大;讀孟子和韓愈的作品,感覺淳樸而敦厚;讀司馬遷和班固的文章,感覺雄健而剛強。初讀,走進古人,高山仰止;再讀,跳出書外,駭然大驚;復讀,心靈對話,清風徐來。。。突然,一道亮光划過,豁然開朗頓悟。就這樣,一個文章大家,就這樣閃亮登場,走向歷史舞台。

另一方面,悉心指導蘇軾、蘇轍哥倆,爺兒仨共同進步,一起提高,決心做一個家教出身的教育家。

正如天才的球員喬丹、科比、馬拉多納等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練員一樣,天資平庸的人更能知道賞識教育,對於學生和球員的意義。

蘇軾、蘇轍,學習之餘在自家院子里淘氣,一不留神挖到一塊黑黢黢,光溜溜的石頭。小哥倆搬著石頭做遊戲,「老蘇」看到後,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表揚這倆弟兄的驚喜發現:這是一塊上好的硯石。之後,磨成硯台,交給蘇軾。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蘇軾一直珍藏著這塊硯台。據說,現在被一個大家收藏。我想,如此對兒童的教益,是終身受用的。

嬉戲遊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非要遏制,那兒童的成長會是殘缺的。夏天,光著屁股的蘇軾、蘇轍哥倆,在父親蘇洵的帶領下,穿梭在松林裡面採摘松子,匍匐在溪水裡面摸魚捉蝦,跳躍著追逐蝴蝶,手捻著花蕊綠葉。。。多少年以後,蘇轍回憶文章裡面,依然對此念念不忘,津津樂道。當然,蘇軾一生對山水的摯愛,不能不說與少年的經歷有關。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如果說放縱遊玩是釋放天性最好的途徑,那麼邊學邊議的經史子集以及政論解讀才是「老蘇」、「大蘇」和「小蘇」日常的主修課。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舉一反三,談古論今,縱橫時事,十四五歲的蘇軾能夠寫出《夏侯太初論》,其中「人能碎千金之碧,不能無失聲於破斧;能博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蟄」,把曾經滄海難為水解析的如此老道,也就不足為奇。無怪乎,蘇轍在官至付宰相時候回憶道:讀書猶記少年狂,萬卷縱橫曬腹囊。也就是說滿肚子全是經史子集和聖人文章,每到太陽出來的時候,還要曬一下肚皮,唯恐滿腹的才華和知識,生鏽發霉。讀了多少書,就不用贅述啦。

給孩子知識,是立足社會的本領;給孩子品德,就是行走世界的不二法門。「老蘇」在《名二子說》裡面,全面解讀了「軾」和「轍」的含義。他是通過給孩子起名,讓孩子銘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鼓勵孩子圍繞「立德」,進,要為民「立功」,退,要為世「立言」。

有如此品學兼優的教育,蘇軾、蘇轍不成為大家都難,不成為後世典範都難。

這就是蘇軾家庭教育的傳家寶。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我兒余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是蘇軾在歷經宦海沉浮後,對兒子的期待,也是他的育兒經。這裡面是不是有他爺爺,他爸爸的影子呢?這個可以有。

誠然,蘇軾的小兒子蘇過也得其真傳。在蘇軾去世後,宋哲宗十分思念這位全才的「文曲星」。在蘇軾家裡面,看到蘇過的背影,恍惚間看到了行走朝堂的蘇軾;依稀間似乎是蘇軾在那裡把酒輕吟,脫口而出一聲「我的蘇愛卿」,飽含了多少令人唏噓的心事,誰知道呢!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南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不知道蘇子這片《定風波》作為結語合不合適,我挺喜歡的。


蘇東坡一輩子顛沛流離,滿腹的才華卻受制於耿直不阿的性格,屢屢因言獲罪,因此他對政治和學問都有點心灰意冷。對兒子,他寫過一首<洗兒>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病到公卿。 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話,和一肚子不合時宜一樣,有對世局的失望,也有對自己的否定。

他既然不再看好仕途,在孩子的學問教育上自然放鬆管教,再則,他的兒子資質應該也是平庸,所以就沒有達到父親的高度。蘇軾的母親,是個非常偉大的女人,她丈夫蘇洵二十多歲才立志功名,自此,她就承擔了養家和管理大家庭的重擔,家道貧窮時,她甚至變賣程家帶來的嫁妝細軟貼補家用,可以說,蘇家三父子取得的成就,和他們背後這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有很大的關係。

蘇東坡的性格里有他爺爺的樂觀豁達,他爺爺是個老頑童式的樂天派老頭子,隔代的基因要比他父親給的影響力更大,實際上蘇洵是個一本正經的老學究,文章一板一眼,做人中規中矩,是儒家正統人物。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我真的沒有研究,在這裡,只是簡單說下自己的看法。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可謂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是一個典型的文化大家的家庭,可能出了三國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之外,最牛的文化家庭。蘇洵能夠教育出蘇軾。蘇轍兩個優秀的兒子,兩個在中國文化史上閃耀的明星,可見他的教育是多麼成功,教育理念是多麼先進。從三蘇父子的詩文來看,蘇洵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的教育為主,用杜甫的話說就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學成文武藝,或貨與帝王家,飽覽群書後,參加科舉進入官場,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

蘇軾在進入官場後,他的刺頭的性格,讓他在北宋官場吃盡了苦頭,他一直在抗爭,一直被流放,好日子不多,這也讓他對官場產生了畏懼,從而影響了他對兒子的教育理念。他有一首詩說,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很顯然,他教育兒子不要太聰明,過一生庸庸碌碌但平平安安的生活。很顯然,這是受到了道家無為和隱逸思想的影響。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好玩的國學。


謝謝邀請。

這個吧,從個人經歷上講。蘇洵一生讀書求功名都不遂人意,就在孩子教育上抓緊了,他鼓勵孩子讀書,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上非常下功夫,有很多有趣的教育孩子的小故事。蘇軾在世時已是聲名鵲起,自身性格也豪放豁達,在教育上對孩子也比較寬容。

蘇軾的父親蘇洵大器晚成,到了晚年其文章才出名,被稱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教育孩子上他還有一則故事:

蘇洵的兩個孩子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從此,每當孩子玩耍時,他就有意躲在角落裡讀書,孩子一來,便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麼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地讀起來,從此逐漸養成讀書的習慣,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讀書的無窮樂趣,終成一代名家。

蘇軾就不同了。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好交友, 好美食, 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東坡肉就是蘇軾所創。當然蘇軾一生坎坷,官場不順,對孩子教育也有些缺失。

在對待孩子上面,蘇軾也沒有那麼嚴謹。他有四個孩子,但老四幼年夭折。大兒子為已故妻子所生,後皆為二妻之子。三個孩子都由二妻照顧長大,畢竟蘇軾這麼忙。

蘇軾的孩子不出名,但過的也不平庸。三子均有官銜,算是平平淡淡走過一生吧。

蘇軾長子蘇邁,北宋官員,生母為蘇軾的第一位妻子王弗 。曾為酸棗尉。

次子蘇怡,曾任宋承務郎、饒州太常博士、進士、朝漢大夫、參廣東省政、朝散郎、尚書駕部員外郎。一生遊學於張載、二程之間,著有《正蒙序》、《洛陽論議》。

么子蘇過,40歲時出監太原稅,三年後知偃城縣。

大概就是這樣,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評論,大家一起交流進步~加油↖(^ω^)↗


謝謝邀請。

蘇軾的父親蘇洵,結婚挺早的,十九歲的時候就跟當地的望族程家女兒成了婚。古人早就有雲「成家立業」,可他事業一無所成,卻反而先成家了。後來去考進士,考了很多次都沒有考中,比如放在我們現代社會裡就是考了好幾次大學,都因為學習太差沒考上。進士考不上了,那就算了,朝廷為官也不一定很好,還不如做一個獨立自由的學者、思想家。於是,他開始發奮圖強了,讀遍了《詩經》、《楚辭》、《孟子》,對韓愈、司馬遷、班固等人的作品也是經常熟讀。歐陽修也說過,蘇洵的知識積累得極其深厚,文字功底很紮實,所以才能下筆千言,引經據典都是信手拈來。

他不但自己經常學習,更是充當了孩子們的老師。蘇洵一直覺得,自己少年時玩世不恭,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去學習,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真是不應該啊!為了讓孩子們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在蘇軾和蘇轍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的文學造詣了。 但是蘇洵並不是採用一味得填鴨式方法教育孩子,反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去「感化」孩子們,讓他們愛上學習,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從而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

蘇軾曾在一首詩中記敘小時候父親監督自己讀書的情景:

「夜夢嬉戲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而蘇軾因仕途不順,貶來貶去的都是窮苦地方,生存尚且不易,教育更難。


謝謝邀請!我記得《三字經》有一句「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說的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說他年輕的時候不喜歡讀書,直到二十七歲才幡然醒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發憤讀書,因此他對他的兒子們的身教影響很大。正因為蘇洵對教育的重視,所以他自己和他兩個兒子在文學上都取得不俗的成績,尤其是蘇軾在文學,書畫,詩詞,美食等方面上可以說得上是一位傑出的人物代表,而蘇軾的弟弟蘇轍除了在文學上的成績斐然,在政治上也是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曾被拜為宰相。至於蘇軾的教育觀就不怎麼清楚,至少他的兒子好像不怎麼出名,在這一塊蘇軾算是失敗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