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蝦仁」一聽就知道是道傳統的杭州名菜,龍井蝦仁因因選用清明節前後的龍井茶和蝦仁製作而得名。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道口感特棒,味道鮮美的龍井蝦仁吧

1??:取個碗,放入龍井茶,倒入沸水泡一分鐘,泡一分鐘後倒出茶水備用

2??:用新鮮大蝦,去殼取出蝦仁,用清水反覆洗個3.4次,然後瀝干水分,加鹽,雞精和蛋清攪拌均勻,放入干澱粉,讓蝦仁上漿

3??:炒鍋上火,用熟豬油,等鍋四五成熱時,倒入蝦仁,炒15分鐘後,取出瀝油

4??:炒鍋內留少許油,開火,將炒過一次的蝦仁再次倒入鍋內,然後倒入之前準備好的茶水和茶葉,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這樣新鮮美味的龍井蝦仁,就完美的出鍋啦??????


龍井蝦仁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不但好吃,而且還特別的好看,清香的西湖龍井茶香混雜著蝦仁的爽彈口感,特別的誘人。

說到龍井蝦仁,其實這道菜還有個典故:傳說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訪,來到杭州的一家茶農家裡討茶喝,喝到地道的西湖龍井,特別喜歡這個茶的味道,所以臨走的時候偷偷地抓了一把茶葉在手裡。隨後來到城裡的餐館用餐,就讓店裡的店小二把他拿來的西湖龍井泡一下,就在這時候,細心的店小二,不小心看到了乾隆衣服的一角漏出來的龍形圖案,就立刻去後廚報告老闆,而此時正在做菜的老闆就把店小二的茶葉誤當做蔥花放到菜裡邊,沒想到乾隆吃到這個龍井蝦仁大加讚賞,這道菜也成為杭州特別有名的特色菜!

下邊就說說龍井蝦仁的具體做法:

食材備料:鮮蝦十個、龍井茶適量、澱粉適量、溫開水適量、黃酒適量

1、把泡好的新鮮大蝦去掉蝦殼,挑去蝦線;

去蝦線的時候注意從蝦殼的尾部,挑開以後,輕輕扯出來就可以,為了菜做的更好看,蝦線一定要抽乾淨!

2、把去掉蝦線的蝦仁用清水沖洗乾淨,沖洗到發白色就可以;

3、這一步就是要腌制蝦仁,這一步很關鍵,影響著整道菜的味道,蔥姜拍碎,拍出汁液,放在黃酒裡邊泡起來,然後把蝦仁放到盛有黃酒攪拌,並放入少量的澱粉,然後把蝦仁放在碗里腌制一小時。

4、還有個重點工作就是泡龍井,不要用開水泡,因為太熱的水都會讓茶葉變形,影響美觀,泡一分鐘,然後留下些許好看的茶葉和茶汁液。

5、炒蝦仁,炒蝦仁的時候,別用過熱的油溫,不然會影響蝦仁的顏色,翻炒到泛紅色就盛出來。

6、把茶葉也放進去,然後放少許黃酒,輕輕地翻炒就可以出鍋了!

就這樣一鍋好吃又好看的龍井蝦仁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呀!


龍井蝦仁,顧名思義,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蝦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

用料:蛋清1/3左右,龍井茶葉一小撮,蝦仁150克,料酒一勺,鹽少許,蔥姜適量。

做法:切好姜蒜。蝦仁里加入鹽,料酒,蔥姜,蛋清。抓勻,腌制20分鐘。

用80度左右的開水泡著龍井茶,過濾茶葉後加入適量澱粉攪勻。

熱油鍋中劃入蝦仁翻炒幾下。用茶水澱粉勾芡,收汁出鍋。


首先準備食材:蝦仁,龍井茶

按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鮮蝦剝去下課挑出蝦線。蝦仁用清水反覆清洗直至蝦仁雪白,濾干水分待用。

2.將蔥姜拍破,放入黃酒中浸泡;蝦仁盛入碗中,加少許黃酒攪拌至有黏性時加入水澱粉,靜置1小時使得蝦仁入味;將龍井茶用85-90℃水泡開約1分鐘,撈出少許茶葉,剩下茶葉和茶水備用。

3.起鍋燒油,待油溫7成熱時,下蝦仁滑散,迅速出鍋,以免蝦仁過老。鍋中留少量底油,迅速倒入滑散的蝦仁和帶有茶葉的茶水。

4.烹入黃酒,少許鹽,翻炒7-8次,起鍋裝盤。

5.淡粉翠綠,清鮮無邊。


龍井蝦仁因選用清明節前後的龍井茶配以蝦仁製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杭州名菜。

成菜後,蝦仁白嫩、茶葉翠綠,色澤淡雅,味美清口。

製作方法如下

做法一

食材

活河蝦600克,龍井新茶5克,雞蛋1個,澱粉10克,黃酒、鹽適量。

步驟

龍井蝦仁

1.將河蝦擠出蝦肉,用清水反覆清洗,至雪白,瀝干水分。

2.盛到碟中,放入鹽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加入澱粉,腌制1小時。

3.茶用開水泡開,備用。熱鍋放入油,滑開蝦仁後盛出。

4.用蔥熗鍋,放入蝦仁,再加入黃酒、茶葉和茶水,迅速顛炒半分鐘即可出鍋。 

做法二

食材

新鮮蝦仁,龍井新茶或者鮮茶葉,雞蛋,味精,紹酒,精鹽,熟豬油。

步驟

1.蝦仁用清水反覆沖洗,盛入碗內,放入鹽和雞蛋清,用筷子輕輕攪

龍井蝦仁

 拌至有黏性時加入濕澱粉,加味精攪拌,靜置,使蝦仁入味。

2.將龍井茶用沸水沖泡,1分鐘後倒出部分茶湯,茶葉及剩餘茶湯待用。

3.將炒鍋用中火燒熱,倒入豬油。豬油四成熱時,將蝦仁倒入油鍋,迅速用筷子劃散。待蝦仁呈玉白色時起鍋,瀝去豬油。將蝦仁倒入油鍋,倒入剩餘的茶葉和茶湯,然後烹入紹酒,翻炒數次,起鍋裝盤。 

做法三

食材

活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5克,雞蛋1個,紹酒1.5克,精鹽3克,味精2.5克,澱粉40克,熟豬油1000克(約耗75克)。

步驟

龍井蝦仁製作材料

1.將蝦去殼,擠出蝦仁,換水再洗。這樣反覆洗三次,把蝦仁洗得雪白取出,瀝干水分,放入碗內,加鹽、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黏性時,放入干澱粉拌和上漿。

  2.取茶杯一個,放上茶葉,用沸水50克泡開,放1分鐘,濾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葉和汁待用。

  3.炒鍋上火,用油滑鍋後,下熟豬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蝦仁,並迅速用筷子劃散,約15秒鐘後取出,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內留油少許置火上,將蝦仁倒入鍋中,並迅速倒入茶葉和茶汁,烹酒,加鹽和味精,顛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做法四

食材

河蝦、生粉、鹽、黃酒、龍井茶等。

步驟

1.活蝦洗凈,放冰箱急凍個把小時,蝦身變硬時取出來,去頭,捏住尾部擠出蝦仁,用牙籤挑出腸子。

2.蝦仁加生粉和鹽以及少許泡過姜蔥的黃酒,腌半小時左右。

3.泡龍井茶,平時一杯茶的分量,茶葉約4克,水約放150毫升。

4.起油鍋,油六七成熱,放蝦仁,滑油,劃散。

5.倒出多餘的油,加入1/3的茶汁以及一半的茶葉翻炒幾下,濺幾滴黃酒,水幹上鍋。 

做法五

食材

蝦仁160克,龍井茶葉3克,鹽2克,蛋清13ml,植物油35毫升,水澱粉5ml。

步驟

龍井蝦仁

1.用清水將蝦仁浸泡3個小時,中途不斷用流水沖洗,沖洗後撈起瀝干水份,裝入碗中,加入鹽和雞蛋清。

2.抓拌至蝦仁有粘性時,加入濕澱粉,腌制1個小時入味。

3.用開水將龍井茶泡開待用。

4.鍋內倒入油,燒至四成熱。

5.放入蝦仁快速滑鍋後盛起,倒掉一部分油,留一點底油在鍋里。

6.放入蝦仁、茶葉和茶水,快速翻炒數秒,即可出鍋裝盤食用。 

做法六

食材

蝦仁200克,茶葉10克,蘇打粉4克,鹼10克,味精2克,鹽3克,澱粉(豌豆)3克,雞蛋清40克,植物油50克,猴頭菇適量。

步驟

1.將蝦去克,擠出蝦肉,盛入小竹籮里,用清水反覆攪洗至蝦仁雪白,盛入碗內,放入精鹽和雞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時,加入濕澱粉、味精拌勻,放置一小時,使調料滲入蝦仁,待用。

2.龍井新茶用沸水50毫升泡開(不要加蓋),放一分鐘,潷出茶汁30毫升,剩下的茶葉和余汁待用。龍井蝦仁

3.蘆筍切段胡蘿蔔切小片分別在開水中煮熟過水。瀝干。

4.猴頭菇洗凈用手分成小朵。也在放了姜 ,鹽的水中稍煮至軟,撈起瀝干。

5.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滑鍋後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時放入蝦仁,並迅速用筷子滑散,至蝦仁呈玉白色時,倒入漏勺瀝去油。

6.再將蝦仁倒入鍋中,迅速把茶葉連汁倒入,烹入酒,倒入剛瀝乾的蘆筍,猴頭菇翻炒片刻澆上薄芡汁即出鍋裝盤。 

做法七

食材

蝦仁、茶葉、鹽、雞蛋清、澱粉、蔥、黃酒等。

步驟

1.擠出蝦肉洗凈之後用鹽、雞蛋清和澱粉腌上入味。

2.茶泡開之後留取茶葉和部分茶湯備用。

3.先用溫豬油滑開蝦仁後撈出,再用蔥熗鍋,放蝦仁、茶葉(帶茶湯)、黃酒,迅速顛炒,勾芡出勺。 

做法八

食材

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克,雞蛋清1隻,紹酒1湯匙,生粉適量。

步驟

龍井蝦仁

1.將大河蝦去殼擠出蝦肉,用清水反覆攪洗至蝦仁雪白,濾干水後,盛入碟內,放鹽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時,加入生粉、味精拌勻腌2小時。

2.將龍井新茶用滾水50克泡開約1分鐘,潷出茶葉30克,乘下的茶葉和茶汁備用。

3.燒熱鍋,下油,至四成熟時,放入蝦仁,並迅速用筷劃散,至蝦仁呈玉白色時,倒入漏勺濾去油。下蔥煨鍋,將蝦仁倒入鍋中,迅即將茶葉連汁倒入,淋入紹酒,翻炒片刻即可。

烹飪技巧

1.炒此菜時一定要時間短,動作快,才能保證蝦仁的滑嫩。

2.活蝦最好冰凍一下才容易剝殼。 


準備蝦仁等食材,切好蔥蒜,將蝦仁放入碗中,倒入料酒,蔥蒜、蛋清,抓勻後靜置20分鐘。

龍井茶泡好後取水,加入澱粉攪拌均勻。鍋中放入蝦仁,快速翻炒,加入茶水澱粉,收汁出鍋即可。


將蝦去殼,擠出蝦肉,其方法是一手握住蝦的頭部,一手捏著蝦尾,將蝦肉向背頸部一擠,蝦仁即脫殼而出。將蝦肉盛入小竹籮,用清水反覆洗至蝦仁雪白,盛入碗內,放入精鹽和雞蛋清,用筷子輕輕攪拌至有粘性時加入濕澱粉,加味精,拌勻,靜置1小時,使調料滲入蝦仁,待用。  

2/3

  將龍井茶用50毫升沸水沖泡,1分鐘後,棄茶湯30毫升,茶葉及剩汁待用。鮮葉用法大致如此。   

3/3

?

  將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滑鍋後下豬油,至四成熱時,倒入蝦仁,迅速用筷子劃散,待蝦仁呈玉白色,倒入漏勺瀝去豬油,暗蔥熗鍋(即用蔥炒油鍋,用時去蔥,留其蔥香而不見蔥),再將蝦仁倒入油鍋,迅速把茶葉及汁一同倒入,烹入紹灑,抖動幾下,出鍋裝盤,即成一盤蝦仁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風味獨特的龍井蝦仁。

注意事項

油溫一定要夠熱哦,不然蝦仁的鮮


先把龍井茶葉開水泡半分鐘,過濾出茶葉然後放入少量涼水中待用。過油按正常炒蝦仁,起出待用,然後做汁,倒入茶和茶水,放料酒,鹽等,燒開後放入蝦仁,大火汁少後出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