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下注,李彥宏求變,下一個10年,互聯網巨頭誰主沉浮? 新聞 第1張

5月15日,騰訊阿里在同一天相繼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兩大巨頭的收入已經遠遠甩開第二集團。5月17日,百度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出爐。

因財年計算方式不同,阿里巴巴集團本次發布為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9財年業績,本財季收入達934.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均達到51%。

騰訊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854.7億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27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

百度財報顯示,本季度百度營收241億元人民幣(約合35.9億美元),同比增長15%,移除拆分影響同比增長21%。歸屬百度的凈虧損為3.27億元,這是2005年上市以來首個季度虧損。

雖然主營業務和戰略方向各不相同,但隨着互聯網行業拐點出現和經濟轉型升級到來,BAT不約而同進入了以投入換增長的發展階段。通過橫向對比BAT三巨頭的財務數據,可以更直觀瞭解三巨頭的營收增長動力以及發力方向。

馬化騰下注,李彥宏求變,下一個10年,互聯網巨頭誰主沉浮? 新聞 第2張

01 阿里巴巴財報中的祕密:補齊短板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季度營收934.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增速在上一季度創下11個季度最低水平後再度回升。這個增長速度,大約是同期京東的2.5倍、唯品會的6倍。這是阿里巴巴連續7個季度領跑全球互聯網公司第一陣營“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母公司)。

2018財年阿里巴巴營收增長58%,創下IPO以來最高增速。

作為一家成立20年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如此巨大的體量,為何還能保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阿里巴巴的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淘寶、天貓、菜鳥、餓了麼、盒馬鮮生、銀泰、lazada所在的核心商業,阿里雲,大文娛以及包括高德地圖、釘釘、天貓精靈在內的創新業務。

具體分開來看,核心電商和雲業務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增長引擎,其中所有業務中,阿里雲增速最高,核心電商營收增速則較上季加快。

阿里雲第四財季營收為77.26億元,同比增長76%,增長主要來自客戶平均支出的增加;不過這一增速較上一季的84%有所放緩。核心電商業務方面,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4%至788.94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增速40%。

用戶數方面,四季度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到7.21億,比去年同期上漲1.04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6.54億,比去年同期上漲1.02億。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用戶,77%來自下沉市場。

另外,支付寶用戶也實現了逆勢增長。目前,支付寶及其本地電子錢包合作夥伴擁有的全球用戶已超過10億。阿里表示,支付寶正成為繼淘寶後,阿里巴巴的另一大用戶增長引擎。

阿里大文娛(包含優酷、UC、阿里體育、阿里影業、大麥等多項業務)虧損28.28億人民幣(EBITA),整個2019財年虧損157.96億人民幣,為各業務版塊中的最大值。雖然其營收同比增長8%,但增速環比下降,這也是其核心成員優酷並表以來的最低值。

盡管外界一直有傳言,淘寶賺來的錢都給餓了麼和大文娛,但阿里“扶持”大文娛的決心矢志不渝,從阿里大文娛還是俞永福任董事長開始,歷任大文娛版塊負責人都曾高調宣稱,阿里對內容/優酷的“投入無上限”。阿里收購餓了麼組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集團之後,CEO王磊亦曾稱“投入沒有上限”。

從投入來看,阿里希望補齊內容短板,在長視頻領域鞏固優酷第一梯隊的位置。

馬化騰下注,李彥宏求變,下一個10年,互聯網巨頭誰主沉浮? 新聞 第3張

02 騰訊金融業務收入增速冠絕增值服務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騰訊收入同比增長16%,達到854.65億元。騰訊對此的解釋是,“主要是受商業支付服務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務、社交廣告及數字內容服務所推動。”

本次的第一季度財報中,騰訊單獨披露了“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一新分部,分部數量隨之由3項變為4項。在騰訊2018年的財報裏,金融科技及雲服務收入歸在業務分部的“其他”項中,其餘兩項則為增值服務和網絡廣告。

在“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脫胎而出的背後,支付、金融科技等業務對騰訊的收入貢獻持續提升。騰訊第一季度財務資料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44%至217.89億元,佔收入總額的比重為25%。而在2018年同期,屬於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部分帶來的收入為151.82億元,彼時的比重尚為21%。

並且,“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高達44%的收入增速,也超過了騰訊增值服務、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增速,後兩者分別同比增長4%和25%。這兩大分部也是騰訊傳統的強勢業務點,如增值服務收入包括網絡遊戲收入和社交網絡收入。

對此,馬化騰表示,“雖然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及雲業務目前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但現已帶來可觀收入。”

馬化騰下注,李彥宏求變,下一個10年,互聯網巨頭誰主沉浮? 新聞 第4張

03 百度財報出現首次虧損,李彥宏求變

百度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本季度總營收為241.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剔除分拆業務對收入的影響,同比增長21%。歸屬百度的凈虧損為3.27億元,這是2005年上市以來首個季度虧損。

此外,李彥宏在內部財報信中宣佈,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羣組,沈抖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移動生態事業羣組。向海龍即日起辭去百度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職務。百度同時宣佈,董事會已經批准推出新的股票回購計劃,公司將在2020年7月1日之前回購不超過10億美元的百度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百度曾發布內部郵件,宣佈對三位副總裁沈抖、吳海鋒、鄭子斌進行幹部輪崗調整,三位副總裁繼續向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匯報。當時有媒體解讀稱向海龍已經成為百度二號人物;如今來看,這倒可能與沈抖的晉升存在前後鋪墊關系。

而如今,伴隨着沈抖的新角色,百度搜索公司已經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羣組。李彥宏在公開信中表示,在移動業務上,百度表示會繼續強化、放大百度已經形成的一超多強的產品矩陣優勢,在搜索、信息流雙引擎驅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為生態思維,通過社區化運營、垂類內容深耕、新交互形式提升用戶時長和黏性。

此外,李彥宏也強調了AI業務,表示百度要深入理解各行業的發展模式,精耕細作,抓住產業智能化的機遇,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業務領域和商業模式,加快業務發展。

李彥宏在公開信的一些措辭,似乎也指向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說,李彥宏表示,作為領軍人物,說“我們盡力了”沒有用,要確保在必須贏的戰場上取得勝利;每一位員工,在工作中要傾盡全力,確保每一件事情執行到位;同時“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怕,要敢於說真話、敢於試錯、敢於創新”,“不是給失敗尋找藉口”。

由此可見,李彥宏對百度的問題也是頗有所感知的。當一系列危機將百度推向一個極點時,主動改變和調整應運而生。

陣痛在所難免,百度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

10年後,商業江湖還會續寫BAT的神話嗎?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阿里巴巴財報大超預期 一年新用戶增長超一億 收漲1.6%》 華爾街見聞

《一年凈賺879億人民幣,阿里巴巴財報中的祕密》 天下網商

《同樣是拿投入換增長 BAT分別投向了哪裡?》 華爾街見聞

《騰訊金融科技"上位":螞蟻"反哺"阿里 微眾盈利超網商》 新京報

《百度財報出現首次虧損,向海龍退場,李彥宏求變》 雷鋒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