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才子很多,因此爲後世留下了很多的經典作品,而才子作品的靈感一般都是來源於生活的,因此在每一個經典詩詞的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的存在,比如《終南望餘雪》便與一個唐朝詩人科考過程有所關係,此人名爲祖詠。

  據說祖詠去長安應考之時,曾經寫下了四句詩,考官看完之後覺得不錯,但是還想要再考一考他,於是便讓他再加8句才願意錄取他。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祖詠卻是個傲氣的人,他選擇了寧死不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終南望餘雪

  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首詩很短,也很好理解。在冬天的時候,作者遙望着終南山的美色,發現山景秀麗,白雪皚皚,彷彿與天空交聯,成爲一片浮雲。而大雪過後放晴之時景色更好,從林梢之間,你會看到閃爍着的夕陽餘暉。到了夜晚晚時分,溫度降了許多,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整首詩將終南山的美景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讀完詩歌之後,彷彿美景盡在眼前一般。同時,作者也藉着終南山的美景表達了自己的豪雲壯志,他希望自己能夠像終南山一樣,登上高處。到了最後,作者又寫出了一個轉折,景色雖好,卻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凍。

  在《唐詩紀事》卷二十中有這樣的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當時考試的規定,其實每位考生都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是祖詠心有靈感,並寫下了這四句之後便交卷了。

  這明顯是不符合考試規則的,按照如今的規定,如果高考作文沒有寫滿八百字,就很難獲得有一個滿意的分數。但是祖詠就是這樣做了,並且無怨無悔。

  後來有人因爲這件事情而問祖詠爲何這麼做,祖詠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祖詠認爲自己已經交代清楚了,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其實主考官看完了祖詠的作品之後,覺得他才識過人,因此還想要給他一個機會,於是便令他重寫,但是祖詠卻選擇了堅持自己的看法,因此惹來了主考官的不高興,最終未被錄取。

  參考資料:《唐詩紀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