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似乎出现在在各个角落,无论是书籍、音乐还是电影,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总是出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这点上,「悬疑犯罪片」用得最欢。

很多精彩而优秀的类型电影电视剧,都源自真实发生过的刑事案件。

比如《原声之罪》其中“茶园案”的原型,就是南京碎尸案,电影《解救吾先生》则改的是2004年演员吴若甫被绑架后,22小时营救过程。

《解救吾先生》

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剧,同样也是改编真实历史案件。

不同的是,它更诡异、更悬疑、更骇人听闻——

《我即黑夜》

I Am The Night

剧集从一开始,就可以说是噱头满满。整个制作团队来自《神奇女侠》的原班底。

导演是执导过《神奇女侠》的派蒂·杰金斯,男主克里斯·派恩以及女配康妮·尼尔森都参演过《神奇女侠》。

但最大的噱头,无疑还是《我即黑夜》改编的原型故事——

黑色大丽花谋杀案。

不同于前面提到那些已经破获了的案件,「黑色大丽花谋杀案」是一件悬案,过去70多年至今,依旧没有找到凶手。

而案件本身又尤为诡异,死者是一名22岁的年轻女孩伊丽莎白·安·肖特

1947年1月15日,一名叫贝蒂·勃辛格的家庭主妇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在街边的草丛意外发现了伊丽莎白·安·肖特。

第一时间看到尸体的贝蒂立马捂住了孩子的眼睛,惊慌失措地奔向就近的街区报警。

因为死状实在太过可怕!

尸体自肚脐处被分割成两部分,中间相隔50cm左右。身上有多处受伤痕迹,特别是脸部。嘴自两边嘴角被割开,伤口直至耳根,类似小丑的妆容。

(高能图片预警)

而尸检报告的结果,又把这股诡异的气息又多添了几分:

死者生前曾经遭受过长达20到40小时的虐待,包括烟头烫伤、倒吊、重击捆绑等等....

甚至还发现尸体内外全部被用水清洗过,肠子等脏器被取出冲洗过后,又被重新塞进腹腔中的现象。

(高能图片预警)

如此丰富诡异、又包含神秘气息的真实案件,自然而然受到影视创作者的青睐。

「黑色大丽花谋杀案」就曾多次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其中最为知名的应该是2006年版,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黑色大丽花》。

《黑色大丽花》

然后应该就是这版《我即黑夜》了。

比起之前着眼于案件本身的电影,《我即黑夜》在视角上做了些变化,将时间挪到案件发生的二十年后。

女主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全新的角色Pat(英迪娅·埃斯利饰)。

她是一名种族混血儿,“白+黑”的身份在1965年这个美国种族歧视依旧泛滥的年代,对她来说是个十足的负担。

白人看不起她,不愿与之相处。

但在黑人阵营中,她的种族混血身份时常成为被挤兑和歧视的对象。

听起来依旧足够惨了吧?但生活没有放过小帕,她还有个酗酒的母亲Jimmy(高顿·布鲁克斯饰)。

Jimmy对Pat有着近乎苛刻的掌控欲,不仅在妆容跟衣饰上有着严格的要求,更是牢牢把控着她的社交。

不断地在Pat面前抱怨,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抚养跨种族混血孩子的艰辛,甚至还把抱怨付诸暴力。

但每次在Pat的激烈质问下,却又欲言又止,不愿说出口。

在生活多重挤压下的Pat终究支撑不住,她暗自翻开母亲的东西,却意外发现命运砸在头顶的另一个玩笑:

原来她不是Jimmy的亲生女儿!

她的名字也不是Pat,而是Fauna Hodel。

被揭开谎言的Jimmy恼羞成怒,但也终究愿意说出深埋在心底的真相:

“一个白人女性在赌场洗手间把你给了我...于是我就落到了这般田地,沦落为一个虔诚的良家黑人妇女。”

在这段对话中,Jimmy还透露出另外一段信息:Fauna的白人家庭十分富裕,外公在洛杉矶是个名医。

而受够了Jimmy、对她失望透顶的Fauna似乎终于找到生活的出口。

在与Jimmy大吵一架后,她选择离开家里前往洛杉矶,寻找自己真正的家人。

剧集看到这里时似乎无甚异常,像个家庭伦理剧般没啥精彩之处,但剧情转折点就在于Fauna想找的这个外公。

他的名字叫George Hodel(杰弗森·梅斯饰)。

知道「黑色大丽花谋杀案」的看到这个名字应该很熟悉了,2013年,洛杉矶退休警探斯蒂夫?霍戴尔在出版的《“黑色大丽花”复仇者2》书中谈到:他去世多年的父亲正是当年杀害“黑色大丽花”的凶手。

Fauna外公George Hodel,正是这书里面的警探父亲。

正如Jimmy所说,George Hodel是名医,但事实上又不仅于此。

George Hodel不单单是有钱的富人,他有多种身份,在洛杉矶的权势之大不可想象、也不可触碰。

想要突破重重迷雾去查探George Hodel背后的人,无疑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上一个这样的人,叫Jay Singletary(克里斯·派恩饰)。

某种意义上来说,Jay是一名无业游民。

口头上说是记者,但实际上是个没啥保障的狗仔队,第一次出场就在拍着女明星的八卦。

甚至到了要威胁“自杀”,才能拿到一点点料的地步。

但一开始的他,并不是这样的。

Jay本来是个精英中的精英,曾经是海军陆战队的军人,18岁时候就是《洛杉矶时报》的全职记者。

一切都是因为,他做了“不该做”的报道。

这个所谓“不该报道”出来的东西,是关于George Hodel,也是关于20年前那种惊人的「黑色大丽花谋杀案」。

而在Fauna进城寻亲后,Jimmy一通电话打到Jay家中,给予了他关键的信息:

“你的方向是对的,你得继续往下深挖。”

于是,两个不相关的、生活中各自惨痛的loser,围绕着George Hodel这个人,开始发生联系。而前后20年间发生的种种,也在悄然间揭开迷雾。

《我即黑夜》好看的地方就在这里,剧集不断地在给观众信息,留下悬念。

比如剧情上,George Hodel身边人对他的评价;

比如设计上,那些关于肢体、关于解剖的各种暗示。都让《我即黑夜》在表达方式上朦上一层诡异却又引人的氛围。

当然,剧集另一方面也有表达

无论是剧中对种族歧视的的刻画、还是美国新闻行业的弯弯绕绕、以至于整个对“权势”的讨论下,都饱含着一股子黑暗的气息。

剧情环环相扣,背后的秘密也一层一层被拨开,露出剧情最深处的真相、也展露出人性最低端的真实。

这是《我即黑夜》所表达的方式,也是它迷人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