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室出发,一连三天马不停蹄地舟车辗转。今年春节,工作两年多的小谢独自一人抵达了尼泊尔,在鱼尾峰南坡度过了四个昼夜。

  鱼尾峰(Machhapuchhare)是世界上海拔6千米以上3座禁止攀登的圣山之一,另外两座是中国云南的卡瓦格博和西藏的冈仁波齐。

  “最难走的路是无路可走。” 小谢告诉我,在到达尼泊尔的第二天,他七点出发,一路爬升穿越林木线,于晚上七点抵达雪线的低营,中途只在森林营地喝了一口热茶。其中在森林穿越了8个小时。“在丛林里,路只是一个概念,落叶和树丛随时会把小径埋没,看见一个登山杖戳的小洞或者靴子留下的印痕都能让人安心。”

  由于尼泊尔正处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上,降雨与降雪往往会随时到来,给徒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接近雪线时,满眼的枝丫像雪球的糖果,而脚下却险象环生。每踩上一处新雪,都可能是没膝的雪坑。下撤日又遇到了雨天,连内衣内兜塑料袋内的手机都湿透了。雨水汇聚而下,脚下的小径变成了小溪,可以想象到电影里越战泥潭的场面。”

  只要决定出发,最困难的部分就已结束。这是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联合创始人托尼·惠勒的一句名言。

  小谢说,登山虽然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运动,但旅途中能走出日常狭小的圈子,遇到不同境遇、不同经历的旅伴,一起追逐共同的风景。“在营地遇到一对韩国夫妇,先生大学学过汉语和我相谈甚欢。带夫人游览中国多地,还向我推荐了虎跳峡的旅馆。”

  小谢说,徒步越野给人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锻炼身体的动力。“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体重增加,身材也开始臃肿,但是健身房枯燥的训练又很难坚持下来。没想到开始徒步以来,为了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反而主动坚持去健身房锻炼了。”

  出发徒步的契机也必不可少。比如上周末小谢穿越了北京经典的“香八拉”路线,从八大处徒步到植物园。“现在是山里桃花最灿烂的季节,我选择出发的原因就是要在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李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