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用數據分析機構Sensor Tower公佈了一份預測報告。據稱,在2023年,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的應用消費者將增至156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其中,蘋果的應用消費將達到960億美元,Google Play將達到600億美元,谷歌的增速更快,但蘋果仍然將佔據優勢。

實際上,Sensor Tower給出的這份預測數據可能會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畢竟,最近幾年,手機整體銷量已經在持續下滑,行業已經過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當然,手機銷量下滑,並不代表着手機用戶數量在減少,智能手機用戶數一直維持着龐大的規模,他們支撐着應用消費的持續增加。

不過,Sensor Tower的報告也顯示,美國在App Store的消費支出將超過中國。主要原因在於iPhone在國內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根據蘋果最近一次公佈的財報,去年最後一個季度,iPhone銷量出現了下滑,在國內市場更是蒸發了近50億美元。如果蘋果的手機銷量繼續下滑,服務收入的增長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從蘋果春季發佈會來看,服務業務將會成爲蘋果未來的重中之重。影視、遊戲、支付、新聞等,蘋果都將涉足其中。不過,相對而言,蘋果的軟件和服務更具封閉性,除了Apple Music等少數服務外,大部分都侷限在自家的硬件上。換句話說,如果蘋果在硬件上受挫,軟件和服務收入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Google Play近年的收入增速已經非常快,雖然不及App Store,但差距也在不斷縮小。當然,和蘋果相比,谷歌的一大劣勢就是這款安卓商店並沒有在國內推出,少了相當大一塊的收入。不過,Google Play的缺位,也給了國內第三方應用市場發展的機會,未來這也會成爲各大廠商相互爭奪的大蛋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