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譯工作中接觸到了帝舵這個品牌。查了查,原來是勞力士(Rolex)的副牌。

所謂「正牌」、「副牌」並不是「正宗與假冒」偽劣之分,要我打個比方,那更像是《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區別。林黛玉和薛寶釵是第一流的,香菱次之,晴雯、襲人更次之。

奢侈大牌總是希望不斷擴大客戶規模,但是客戶的奢侈品購買力終究有限,而大牌也不能自降身價,因為相對低廉的價格會衝擊奢侈品牌花費漫長時光苦心孤詣打造的尊貴形象。但是奢侈品牌也不甘心眼睜睜地看著日漸壯實的中產階級這塊肥肉不去咬一口,於是「副牌」應運而生。副牌與正牌定位有所區別,價格也相對更加親民。

正副牌之分,在葡萄酒行業極為常見。而在奢侈行業,有時尚女魔頭專屬的普拉達與Miumiu,貝嫂的Victoria Beckham(正牌) 和Victoria by Victoria Beckham(副牌)以及風頭很勁的Chloé與See By Chloé(副牌)。 「By」是副牌識別關鍵字。但凡吊牌出現「By」字樣,基本就是副牌了。

扯遠了,說回來。勞力士品牌在港劇的演繹下,早就是土豪的代名詞,最近身陷囹圄的八卦女主角似乎也有一枚勞力士綠水鬼。不過帝舵這個副牌,寡聞陋見如我(或者說窮困潦倒?),壓根都沒聽說過。

好奇去查了查,發現還挺有趣的。

「多年來,我在研究能否製作一些腕錶讓經銷商以比較普及的價格發售,但與勞力士一樣值得信賴。於是我決定創立一間新公司,並命名為TUDOR WATCH COMPANY,致力於生產及銷售這些新腕錶。」 ——勞力士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 (Hans Wilsdorf)

1926年2月, 「The Tudor」品牌在日內瓦成立,英文名與英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都鐸王朝」一致。

從中文譯名「帝舵」來說,倒是譯得挺別緻的,令人聯想起「皇室風範、天潢貴胄、執掌人生」之類,氣派十足,寓意滿分。

若是直接沿用「都鐸」之名,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只是簡單的「哦,應該是個洋牌子」吧,跟「愛德華」、「約翰」、「格林」之類爛大街的洋名沒啥區別,只有懂點歷史或是愛看英劇的人會好奇這款手錶會與那個輝煌顯赫的英國王朝有何聯繫。

但是你問我為什麼這款瑞士手錶偏要取個英國名,嗷,我也不造。

初代帝舵腕錶的錶盤飾有都鐸王朝玫瑰,包裹在盾牌之內,象徵著力量與優雅的完美結合。

看上面的盾牌與玫瑰,挺可愛的

這朵玫瑰正是都鐸王室家族的象徵。1485年,蘭開斯特的亨利·都鐸與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結束了兩大家族死了很多查理亨利愛德華伊麗莎白瑪麗的紅白玫瑰戰爭,開創了煊赫的都鐸王朝。

而王朝的最後一任君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締造了黃金時代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也就是把英劇《風中的女王》中的蘇格蘭女王瑪麗弄死的那一位。茨威格小說《斷頭王后》也寫到了這兩位的糾葛,熱情如火與冷酷如冰女人的王位爭奪戰,挺好看的。

不過從1969年開始,帝舵為了突出品牌的堅固與可靠特色,用盾牌標誌取代了玫瑰標誌。

花花沒了,只有冷硬的盾牌了

帝舵手錶雖然是副牌,都擁有「勞力士著名的防水蚝式錶殼及原創自動上鏈恆動擺陀機械裝置「(那啥,我不懂,照抄官網),以可靠性為賣點。1952年早期廣告還通過描述帝舵表佩戴者在極端環境下辛勞工作的情況,強調腕錶堅固、可靠與精準的特質,那時候創始人大概還沒考慮到高檔次的品牌定位,而是希望讓廣大勞動人民也用得起。

不過現在嘛,二、三萬左右……並不屬於廣大勞動人民消費範疇。

當然硬要說貴的話,也不至於,跟它大哥勞力士動輒十萬百萬級,那還是……挺便宜的。

帝舵系列腕錶不少,包括與品牌名稱非常契合的「公主「與」王子「系列,此外還有潛水腕錶「碧灣系列」,似乎跟海軍有什麼關係。然而我實在沒興趣去扒資料了。因為帝舵家的表太周正了,好乏味,設計一點也沒有愛馬仕的浪漫。

顏控,丑拒,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