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從來沒有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小說或電影中瞭解過巴黎聖母院。它是卡西莫多的家,是《愛在日落黃昏時》中對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

  而當在東半球的我們大多數還在睡夢裏時,巴黎聖母院起火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世界。

  大火中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50(北京時間16日00:50),巴黎聖母院起火,並在隨後幾個小時繼續燃燒,滾滾濃煙籠罩在這座擁有850年曆史的哥特式建築之上。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大火起初發生在紀念碑的閣樓上。當時,最後一批遊客正在門口排隊等待進入巴黎聖母院參觀,聖母院的大門突然關閉,不一會兒,在大教堂的最高部分,嗆人的白色煙霧開始上升。

  接着法國警察開始衝進教堂內部,吹口哨並大聲呼喚,提醒遊客撤離。此時火焰已高聳入雲,從大教堂的多個門窗部分溢出。

  大火蔓延速度極快,從報告起火到火焰竄上房頂僅僅用了一兩分鐘時間。整個木質內部結構都在燃燒,塔尖在大火中被摧毀。

  巴黎警方緊急關閉了周圍的地鐵站,同時封鎖了塞納河畔的道路。現場大約有400名消防員,使用高壓水槍等救火。

  但是,隨着火勢絲毫沒有減弱的災難形勢,法國國民安全局不僅出動了整個巴黎的消防隊,還從附近其他地區緊急徵調了消防員;不僅投入了大量消防車,還投入了消防直升機與兩艘消防船。

  直到法國當地時間凌晨四點左右,火勢纔得到控制。巴黎消防指揮官讓 - 克洛德 · 加萊稱,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得到了保存,兩座標誌性的主塔也沒有被焚燬,但屋頂的三分之二已被破壞,據聖母院大主教 Patrick Chauve表示,被焚燬的中世紀屋頂被稱作森林,是從13世紀保留至今的,因爲它是用了一整片森林的木材來建造,所以叫“森林”。

  大火後,建築物內部照,圖片來自:法國世界報

  而院內著名的玫瑰花窗也遭受了損害,這扇巨型窗戶建於13世紀,但在18世紀時作過修復,上面刻畫了耶穌基督在童貞女的簇擁下行祝福禮的情形,基督教認爲在這個大玫瑰中可以找到自己的靈魂。其色彩之絢爛、玻璃鑲嵌之細密,給人一種似乎一顆燦爛星星在閃爍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斕的光線射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

  玫瑰花窗

  而對於聖母院中保存的其他珍貴文物,巴黎副市長稱能搶救的藝術品都被保留下來了。目前,聖母院裏收藏的荊棘王冠和聖路易斯的長袍,以及一些大幅繪畫作品已被搶救出來。

  荊棘王冠

  此前,警方曾稱這起事故可能與大教堂的修復工作有關,可能是工程的腳手架着火導致的,但到目前爲止,關於起火的原因,還沒有最終的結論。

  法國總統馬克龍推特上聲明要利用最優秀的人才重建這座歷史性建築,而法國當地主持人表示,預計聖母院的重修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

  現場爲巴黎聖母院祈禱的人們

  巴黎聖母院是什麼樣的?

  這座有着800年曆史的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163年,直到1250年才正式完工。

  巴黎聖母院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矗立在塞納河右畔,作爲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它多采用垂直向上的線條,用高高的鐘塔,用尖拱形的門和窗,因此看上去好像整個的建築在向上升騰似的。

  這種形式是有宗教意義的,它表達了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人間是苦難的,充滿罪惡的,只有把虔誠的心寄託於上帝,纔可以贖罪,並脫離苦海,到達天堂的樂土……

  建築的正面長這樣——雙鐘樓立面。

  被認爲是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又把立面分爲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後世的許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樣子,卡西莫多就在這鐘樓裏。

  巴黎聖母院內的大廳寬爲48米,深爲130米,可容萬人。廳的高度達35米,人在其中仰視,會有一種向天國靠近的幻覺,同時感受到自我的渺小,這也是宗教建築的魅力。

  巴黎聖母院的偉大,還在於它全是用石材建成的。這也是爲什麼在雨果的筆下,巴黎聖母院是“偉大的石頭交響樂”。

  這次被大火燒斷的鐘塔的頂端,還設計有尖塔在其上,尖塔高有93米,但因爲尖塔的工程難度過高,在法蘭西島地區的這麼多座哥特式教堂中,實際上將尖塔完成而且沒有在之後毀壞傾倒的教堂,數量極少。

  爲什麼火情這麼難以被控制?

  首先,教堂頂有上千根木材,其中一半可以追溯到1147年,這樣的木質內部結構爲大火的蔓延提供了天然助力。

  其次,救火工具的侷限性。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發表推特“太可怕了”,對巴黎聖母院的火災表示關注,並且積極建議從空中灑水進行撲火,然而他明顯不懂行。

  哥特式建築的一個特色就是高挑,但也因爲高挑,所以兩邊需要用飛翼來幫襯,也就是說火災中的聖母院就像一個骨架通透、又高又空的大盒子。

  根據法國國民安全局的說法,如果採用特朗普的建議,使用高空澆水方式滅火的話,相當於幾噸重的水從空中高速砸向巴黎聖母院,威力好比一顆炮彈,水的重量和衝擊的速度不僅會導致教堂整體結構的垮塌,還有可能給周邊的人羣造成危險。

  所以,這直接讓最有效的救火工具出局,延長了救火時間。

  最後,巴黎媒體還提及了另一個原因,法國的滅火直升機絕大部分都在南法,因爲那邊經常有森林大火,巴黎附近可能沒有滅火直升機。

  這是巴黎聖母院第一次遭受災難嗎?

  並不是。

  事實上,18世紀末,巴黎聖母院曾因在法國大革命中蒙受損害而一度殘破。教堂的大部分珍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頭的塑像處處可見,雖然大鐘得以倖免沒有被熔燬,但當時的聖母院已然是千瘡百孔。

  之後教堂改爲理性聖殿,後來又變成藏酒倉庫,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纔將其還爲宗教之用。

  到了19世紀,歐仁 · 維奧萊-勒-杜克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馬行空的勒-杜克所發明的。

  而在1698年,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爲了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赫伯 · 德 · 科特對聖母院內唱詩班席附近進行的改裝;以及18世紀時在教會的要求下,蘇弗洛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擡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的設計,都在勒-杜克的修復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

  所以,聖母院幾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風貌,依然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的曠世傑作。

  大火之後,很多朋友都在說:“卡西莫多沒有家了”,但是要知道,小說中的設定是卡西莫多是住在鐘樓裏的,就目前來看,正面和鐘樓的狀況還好,所以,卡西莫多還是有家的。

  互動話題

  你去過巴黎聖母院嗎?

  關於巴黎聖母院,你有哪些記憶?

  編輯 = 鏡子

  圖片來源 = 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