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是什麼樣?4月10號,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面世,再度激發了世界對於神祕太空的求知慾。

  當然,探索宇宙之祕的最好辦法就是走近他,親眼去看看他的樣子,這對於曾經的人類來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但在58年前的今天,一個名叫尤裏 · 加加林的蘇聯小夥兒就成爲了遨遊太空第一人,爲人類與太空的近距離接觸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也因此,4月12號成爲了世界航天日。

  加加林剛剛穿好航天服, 馬上要開始他載入史冊的太空飛行,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關於如何進入太空,人類早已開始想象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想要更加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從尋找事物的新來源,到山坡的另一面究竟有些啥,再到爲什麼一根枝條爲什麼看起來那麼古怪。其實人類關於如何進入太空也早就有了無數的設想

  比如在早期科幻小說《滑稽歷史》中,有人坐着電話亭就飛昇了。

  這幅圖中,太陽的熱量驅動着電話亭頂部帶有多個反射面的容器中的空氣,推動這一飛行器上升,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鳥和鳥人也可以貢獻一臂之力——1638年,弗朗西斯 · 戈德溫小說中的航天員就靠一羣鵝飛上了太空。

  戈德溫假設地球的空氣一直延伸到了月球上,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熱氣球的發明爲太空旅行帶來了新的想象。

  戈德溫假設地球的空氣一直延伸到了月球上,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儒勒 ·凡爾納算是一個比較靠譜的夢想家。他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飛行器的設計非常注意細節,比如這個飛行器由鋁製成,和後來的“阿波羅號”指令艙幾乎同等大小,連爲航天員準備的食物都是壓縮的。但他在小說中提出的太空炮,在現在看來更像是漫畫風格的誇張特技。但這個概念在當時風靡一時。

  凡爾納小說中的飛行器模型,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當然,在舞臺上也有關於太空主題的狂想曲。1877年,紐約布斯劇院就將由凡爾納小說改編的舞臺劇《月球旅行記》搬上了舞臺。

  這張古老的明信片描繪了乘客登上月球號享受他們月球之旅的場景。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接觸太空的?

  其實從20世紀40年代起,人們就開始使用火箭將動物發射到太空,這些動物成爲了“先行軍”,存活下來的動物證明瞭人類太空旅行的可能。

  第一批動物“飛行員”是昆蟲,正如《帶我去太空》書中所說,他們之所以會成爲“天選之蟲”,主要是因爲更大更重的動物不僅會增加火箭的重量,還需要專門的生命保障系統,顯然,這對當時的技術來說要求太高。

  《帶我去太空:一部幻想與現實交織的宇宙飛船史》

  羅恩·米勒 | 著

  嚴笑 | 譯

  2017-4未讀· 探索家

  1946年7月,V-2火箭帶着一羣果蠅從白沙島飛到了太空邊緣。之後陸續飛往太空的還有猴子、老鼠、狗狗、兔子。

  1959 年12 月4 日,一枚小火箭將一個叫作“山姆小姐”的獼猴發射到了88.5 千米高的太空邊緣。(“山姆小姐”在這次旅行中存活了下來。)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直到1961年4月12日,才第一次由人類自身與太空進行了親密接觸——27歲的蘇聯飛行員尤裏 ·加加林,坐在“東方號”載人飛船裏繞地球飛行了一圈。經歷了將近300年的紙上設想,理想終於照進了現實,加加林也因此成爲了蘇聯乃至世界的英雄。

  郵票上的加加林,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似乎也從此開始加快,1965年3月18日,蘇聯又發射了“上升2號”飛船,該飛船有兩名航天員,其中的列昂諾夫在艙外空間環境中行走了12分鐘,成爲太空行走第一人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次將人類送上了月球。美國宇航員尼爾 · 阿姆斯特朗成爲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類,他那句“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也隨之家喻戶曉。

  從人造衛星的應用到星際探索,從月球探險到火星、土星勘探計劃再到彗星“深度撞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到目前爲止,人類已經研製成功了載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等三種不同的載人航天器,共將500多人送入太空,其中12人登上月球。

  飛往太空的旅程是一段怎樣的體驗?

  其實,早在1901年,建築師弗雷德裏克 ·湯普森就爲普通人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展覽——“月球旅行記”,只要付出50美分,就可以乘坐擁有30個座位的宇宙飛船“月球號”登上月球。在展覽期間,有超過四十萬人進行了“月球旅行”,其中包括託馬斯·愛迪生。但這不過是一場太空主題的“幻像”嘉年華而已。

  這幅早期的廣告圖描繪了“月球號”從尼亞加拉大瀑布上空飛往月球的場景。這艘飛船在布法羅泛美博覽會上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圖自未讀 · 探索家《帶我去太空》

  但俄羅斯航天局,通過一家美俄合資公司Space Adventures(太空探險公司),開通的私人太空旅行業務卻讓太空旅行成爲了現實。美國人丹尼斯蒂託就因此成爲了第一位太空遊客,在太空停留了8天。

  那麼?飛往太空的旅程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首先,你會覺得自己被“暗算了”。飛船主發動機點火的瞬間,整個軌道器立即劇烈顫抖起來,就像地震中的摩天大樓。在飛船離開發射臺的那一刻,你會感覺像是背後被人狠狠踢了一腳。與此同時,振動並不會停止,兩臺推進器將會一直捶打搖晃你所乘坐的飛船。直到推進器與主火箭分離,振動纔會消失,你纔開始享受你的旅程

  第二次太空任務前,《太空飛行課》作者坐在“奮進號”航天飛機上,繫好安全帶,做好了發射準備,圖自未讀 · 探索家《太空飛行課》

  但接下來,你會突然“變重”。飛船的加速度不斷上升,不同飛船的加速度上限不同,《太空飛行課》作者所乘的“聯盟號”最高可達4g,據他在書中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覺得自己的體重變得有原來的4倍重。呼吸在這時變成了一件艱難的事兒,“身不由己”會是此時最大的感受,因爲你可能連擡個手都很難做到,不過痛苦什麼的,倒是不會有,你只會感覺像是三個朋友踩着你的胸口不肯下來!

  最後,你會經歷一場“蹦極”。主發動機關閉後,推力在短短半秒內就會下降到零,踩着口上的朋友瞬間消失,進入一段“蹦極式”的自由落體運動,不過別擔心會在飛船內“碰壁”,安全帶會將你緊緊地綁在座椅上。

  這麼看下來,太空之旅是不是並不輕鬆,但也沒什麼可擔心的,畢竟即將親眼看見太空的興奮和激動足以抵消所有的不適,不是嗎?

  互動話題

  如果你能“上天”,你最想在太空中做什麼?

  編輯 = 鏡子

  封面圖 = Ki Yeon Ki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