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下半場,每個人都在重新定位自己。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各大開發商紛紛盯上了「朝陽產業」——養老地產,這個巨大的市場給了很多開發商想像的空間。  全國老齡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5到2035年,中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佔比29%。隨之而來的是眾多資本和房企對於養老地產市場愈加急迫的進入。據了解,目前已有包括萬科(專題閱讀)、綠城(專題閱讀)、保利在內的多家一線品牌房企均涉足養老地產開發。  然而,做養老地產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簡單。英智康復集團總裁關曉立說,「當下養老地產企業雖然不乏較為成熟的養老業態,但所有養老項目的盈利都非常難實現,尚未找到能夠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產品中心研發部總監包志禹表示,目前養老地產對老年人生活的配套設施的要求較高。相比住宅,養老地產投資成本略高,前期資本投入大,受限於資金壓力,目前開發商採取銷售、出租或二者相結合的方式,但無論哪種運營方式都存有一定問題,盈利狀況並不良好。

  對於中國養老地產的發展,包志禹還表示,養老地產開發從規劃、建築、使用上都要經過仔細考量。把事情弄清楚再干,否則投進去的錢很難回來。未來開發商如何布局養老地產、以何種方式開發與運營將是盈利的關鍵點。  不僅如此,國內養老地產配套服務落後,缺乏專業人才,類似的局面也亟待改觀。中國天地愛維控股集團的CEO鄧耀東對記者表示,養老是人才密集型產業,這一塊團隊的搭建非常重要。兼慈溪恭和苑院長趙良羚也表示,由於養老地產的核心和重點在於後續運營,而國內養老地產處於發育階段,醫療護理人才缺失,配套單一,服務規範不完善。現在從業人員主要以農村戶籍以婚女性40、50後為主,從業時間比較短,10年以上只有15%。如何在未來培養一個高專業能力的運營團隊將是橫亘在企業面前的難題之一。  另外,北京萬科醫養事業部總經理王垚對記者表示,有產品、有投資是遠遠不夠的,養老的核心其實是服務。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大多數資本對養老產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以養老概念賣房,更關注怎麼從房地產開發掙錢,而忽略了養老服務本身。周燕珉居住建築設計研究工作室設計總監唐大霧表示,在現有的養老服務中,服務瞄不準也是一大弊端。老年人需要的服務給不了,給的服務又都不需要。

  據記者了解,萬科在養老服務方面做得就不錯。

  萬科從醫師和康復師、護理師、餐飲、生活照料五個維度對老人進行全面的評估,基本上對於老人會有七個模塊服務,有生活照料模塊,日常護理模塊,康復管理模塊和健康管理的模塊,以及心理服務,飲食服務和娛樂服務。而像萬科這種能夠做到配套設施完善的養老地產商寥寥無幾。  有業內人士表示,經營養老地產短期內難以有回報,也導致了融資難的問題,而後期服務體系一旦跟不上,將帶來很多麻煩。很多業內人士也擔心,房企涉足養老地產更多的是噱頭,只是用於獲得市場關注度。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一些業界人士認為,「十三五」對養老產業的支持與鼓勵有助於養老產業的發展。在市場機會與房企轉型的推動下,養老地產的開發還是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跳出當前作坊式的服務模式,打造出全新的標準化體系,是養老地產成功轉型的關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