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莊內之亂:島津家的"獨"與"毒"

一.島津忠恆的「短慮」

1599年3月9日,島津忠恆在伏見城的住所內,殺害了自家的筆頭家老伊集院忠棟(幸侃)

一個多月前,島津忠恆剛剛被豐臣政權正式認定為下一任的島津家家主。

然而,這位未來的島津家家主,被官宣後的第一件大事兒,竟是除掉被豐臣家力捧的島津家重臣伊集院忠棟。

——在總公司的門口,即將上任的分公司總經理竟然把分公司副經理殺了!

關於忠恆斬殺忠棟動機有多種說法

1. 私怨說:當年忠恆競爭島津家繼承人時,伊集院忠棟投了反對票。

忠恆遠徵朝鮮時,留守本國的忠棟有意拖延補給;(山本博文《島津義弘の賭け》)

2. 反殺說:伊集院忠棟計劃毒殺島津忠恆。不料消息走漏,遭島津忠恆反殺;(《莊內軍記》)

3. 合謀說:伊集院家的崛起和獨立傾向,危害了島津家的根本利益。斬殺事件為島津義弘、忠恆父子合謀,在得到了島津義久許可後執行。(《莊內陣記》)

……

在事情過去35年之後,島津忠恆曾回憶道:「伊集院忠棟勢力崛起,有取代島津家之勢,在得到了義久和義弘的許可後,我和三位家臣針對如何遏制其他家臣倒向伊集院家的問題商議了對策。」(《鹿児島県史料舊記雑録後編五-八〇〇號》)

義久和義弘:同意你想對策加強隊伍凝聚力,但沒讓你把忠棟殺了呀?!

二.石田三成的苦惱

島津歸降後,秀吉著手滲透及改造島津政權梅北國兼叛亂給了秀吉介入的機會。秀吉通過沒收和重新分配島津家久島津忠辰的領地,島津家的權力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在義久手上,但同時,義弘的權力和影響力也得到了擴大。

島津領內的太閣檢地,讓島津義弘伊集院忠棟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豐臣體制下,義弘享有島津家家主待遇。豐臣政權也支持由義弘之子繼承島津家。

伊集院忠棟由於配合豐臣家的工作有功,破格成為日向國莊內領領主,八萬的石高的在島津家,僅次於義久和義弘所領。而且,忠棟在伏見城擁有自己的獨立住所名為島津家家老,實際上已是半獨立大名。

在強化島津義弘權威、指定島津家繼承人、扶持伊集院等事件的背後,皆有石田三成的身影。

秀吉去世,三成疲於處理朝鮮撤軍的爛攤子。對島津家,三成繼續貫徹了秀吉生前的計劃。將豐臣家近2萬石的藏入地交給了忠恆。另一方面,三成也在積極的推動忠恆獲賜豐臣/羽柴姓,敘任「薩摩少將」。

本以為可以通過對忠恆伊集院忠棟兩人扶持,最終可以「去勢」島津義久主政時對豐臣政權的「離心力」……

——得知忠恆殺了忠棟,三成大怒!

在三成的主持下島津忠恆遭到軟禁。三成也懷疑這件事兒會否島津義久纔是主謀。

義久表示這是忠恆「腦子短路」個人行為自己對此一無所知。

正當三成苦惱於如何挽回局面的時候,「七將襲擊三成事件」發生,自己被迫下野。

至此,豐臣家規劃已久的「島津家權力過渡計劃」實際上已經失敗。

三.島津義弘的無奈

1599年1月,島津忠恆被豐臣家認定為下一任島津家的家主。

2月,島津義弘「臨時性」出家。此舉除了視作悼念豐臣秀吉,多少也有些為忠恆「讓權」、扶兒子「上路」味道。

同樣是2月,島津義久離開伏見城,走之前是否實現了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對忠恆的權力交接,尚存爭議。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義久交出了權力,由於斬殺忠棟的影響,島津家的大權也會再次回到義久的手裡。

怕是義弘比義久更想大罵忠恆:「腦子短路了!」

斬殺忠棟事件中,加害者是義弘的親兒子,而被害者是義弘的戰友兼兒女親家

這邊還在擔憂豐臣家會對兒子給予怎樣的處分,那邊女婿伊集院忠真卻寫信希望義弘能為伊集院家主持公道。

石田三成的下野,讓本來親豐臣派的島津義弘陷入孤立

島津義弘只能告訴忠真:「交出人質開城投降總不是壞事。」

忠真的回復則表示島津義久並不會因此放過伊集院家。

義弘對忠真再無回應。

也是在這個時間點,義弘從「臨時性」出家變為正式出家,法號「惟新」。或許義弘內心的聲音是——「我不想管,我也管不了。」

義弘義久兄弟倆,一位出家,一位正心生殺意……

島津義久決定藉此機會徹底拔掉伊集院家這股勢力,喚醒家臣對自己的向心力。

四.義久:踢不好的順風球

得知父親被殺,伊集院忠真本打算通過外交的手段解決。可是,家主義久率先進入備戰狀態,岳父義弘也建議忠真投降。

在近4個月的交涉無果後*(這一年閏三月),1599年6月,忠真決定「退羣」、反抗。

被迫就範的忠真給了島津家「平叛」的口實。島津家派出了除義弘外的全明星陣容:島津忠恆、豐久、新納忠元、山田有信、北鄉三久、鐮田政近、平田增宗等全員出陣。4萬大軍浩浩蕩蕩撲向莊內。

起初,在島津家的強攻之下,伊集院家連丟兩城。隨後戰時陷入膠著。

急於求成的忠恆在9月奔襲忠真所在的都之城,結果大敗虧輸。看不下去了的義久在11月親自出馬,結果連一個莊內的支城都沒能攻下

為何善戰的島津家遲遲拿不下莊內?

理由通常被歸為忠真的勇猛、白石永仙的謀略以及莊內地勢險峻等方面。

但這背後還有一個易被忽視的原因。

奠定伊集院家在島津家不可撼動的地位的人物是伊集院忠棟的祖父——伊集院忠朗

忠朗為統一島津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據說這位也是全日本最先引入鐵炮戰的人,還為了更好地應用於實戰而對鐵炮進行過改良。

重點是,島津家的戰術戰法相傳均是出自伊集院忠朗。

或許對忠真來說,看島津家的布陣、進攻不過是一場對自家的「祭祖」表演。

. 德川家康的「恩典」

由於三成的下臺,「斬殺忠棟」事件的處理權轉到了德川家康手裡。

很明顯,家康沒有任何理由支持伊集院。

調停未果後,在德川家康主持下被軟禁的島津忠恆得以釋放。家康更是準許其回國剿滅忠真。

不同於三成眼中的「忠恆殺忠棟=大名殺大名」,家康將忠真籠城反抗的行為定性為「下克上」——調停了,但是忠真不聽——這有違秀吉生前的「總無事令」——有必要調動九州大名對島津家提供武裝支持

關原之戰彈劾家康的種種卻無法算進無視伊集院家利益,因為家康的一系列的操作,說得通,成不了把柄。

可實際的結果呢:

島津家內親豐臣系被打壓,島津家得了家康的人情(要還的…),此外更重要的是,家康得到了調令和試探西國大名的機會。加藤清正正是因為沒有和伊集院家撇清關係,事後受到了家康的處分。

但9個月過去了,島津家依舊不能擺平伊集院忠真。

接下來家康要處理上杉了。九州亂不得。

於是家康再次派出山口直友調停。

這一次,明白自己戰術打法被喫透的島津義久鬆口許諾:如果忠真投降會既往不咎。

而對於忠真來說,在失去後臺和「大義」的情況下,保住命、保住伊集院家家老的身份也許是最好的結果了。最終,忠真接受投降、轉封。

莊內之亂結束。

但莊內之亂實實在在的影響到了此後的關原之戰,不單單是加藤清正因此牽連。

會津征伐時,島津義久以莊內之亂後國內尚不穩定為由,拒絕為島津義弘派兵。島津義弘只能依靠寡兵參戰關原,最終向死而生。

關原之戰2年後,島津家和德川家康因關原之戰造成的對立局面結束。

又是島津忠恆,這次,在島津家外部壓力解除後,做的的第一件大事——暗殺伊集院忠真

同一天,忠真的弟弟和母親也被島津家殺害。

秀吉和三成生前在九州大力扶植的這股新勢力滅亡。

(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