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成才,有作爲,但那是有條件的。其中,家庭教育就佔據了很大的比重。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爸爸和媽媽的教育不可或缺,但明顯媽媽的位置更重要,柔中帶強。“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裏就直接透露出了媽媽的重要性。

然而,孩子將來優不優秀,並不是只要有媽媽教育就能成功的,還得媽媽有些行爲,才能助力孩子成功。

1、不溺愛,不強勢

其實有些家庭,媽媽在家庭裏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就表現出了媽媽的強勢的一面,只要媽媽定了,爸爸也就默認了。這其實給孩子很不好的榜樣,強勢的媽媽,也容易忽略孩子的心情,容易忽略孩子的意見。孩子的計劃意願得不到很好的實施,屢次的“碰壁”,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動力。

對孩子溺愛,也是不好的行爲,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付出與追求,也就失去了前進的打算。媽媽都幫着做完了,也就沒孩子什麼事了,孩子每次都能輕鬆獲得結果,怎麼願去動手動腦?不懂得付出,沒有追求的孩子,已經主動放棄了進步,放棄了提高的,怎會有機會獲得成功?那也應該不是媽媽想要看到的結果,而很多媽媽卻輸在了溺愛、包辦和強勢上。

2、認清事實有責任心

媽媽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裏的,孩子從生下來,就能感知媽媽的愛,當孩子記事開始,就已經會模仿身邊的人了。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的,莫過於媽媽了,那麼媽媽的行爲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媽媽怎麼做,孩子也會跟着怎麼做。

媽媽做事耐心,不達目的不罷休,孩子會像媽媽一樣懂得堅持。媽媽堅持真理,支持正義,孩子也是會是一個正直的人。媽媽有責任心,孩子也不會差。如果媽媽就輕避重,逃避責任,那孩子也會藉口多多,對孩子影響不是一點半點,因爲“學壞容易,學好難”,一旦成型,孩子的格局就小了。

3、不斷自我提高

有些媽媽,有了孩子後,就不思進取,不考慮收入,不考慮打扮,更不考慮自己要不要學習什麼技能來提高自己。在自己看來,認爲只要自己照顧好了孩子,只要孩子好就行,其實那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審美,影響了孩子最求,更影響了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尤其是女孩子。

難道媽媽想孩子還像自己這樣得過且過?就不希望他將來的人生更加精彩?媽媽如果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有心的最求,孩子的世界觀,孩子的格局也會很廣,對自己也會有更高的要求,甚至心中還會有要和媽媽一決高下的挑戰心理。那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他因爲你而優秀,你也會因爲他而驕傲。

孩子慢慢長大,他也就應該慢慢的獨立,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縱使父母想要幫助孩子,而身體也已經跟不上了,孩子還得靠自己的雙手。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對他進行良好的影響和教育,讓孩子主動知道追求和進步,主動發現和創造美好生活。那時就是真的孩子優秀,媽媽高興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