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則教育訪談視頻,短短五分鐘的教育理念口述內容令小編十分認同並報以敬意。

口述主人翁陳美玲,曾經是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星,但她卻在最當紅的時候,離開香港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後來又拿到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成爲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不僅如此,她還先後將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大學,成爲知名的“教育媽媽”。小編將視頻內容整理成文字,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1.不要和別人孩子比較

“要是比較得多的話,小朋友就是沒有信心,他的潛力不敢給你看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與生俱來的潛能。不要總是拿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比來比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喪失自信。

陳美玲的三個兒子,個性各異,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大兒子處事認真,正義感強;二兒子有藝術氣質,情感豐富;三兒子善於交際,溝通能力強;她就集中精力強化他們各自的優點。“快向你哥哥學習”這樣的話,一次都沒有說過。

不要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孩子,當你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時,你永遠無法發覺孩子隱藏的潛力,那些才能和潛力就會逐漸消失殆盡。

2.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玩具玩了兩三個禮拜他們就不喜歡了,丟在一邊,不是永久的朋友。”

物質獎勵容易使孩子認爲所有的努力都只以獲得獎勵爲目的,而忘記自己的興趣與初衷,忽略掉原本可以獲得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有些事本來是孩子應該做的,在習慣了被物質獎勵後,最後變成了孩子與父母討價還價的一場交易。不僅如此,孩子也會變得功利,做事總是渴望回報。

家長應該注意對孩子的精神獎勵,可以獎勵孩子做一件有趣的事,一件家庭裏可以交流的事。正如視頻中陳美玲所說的:“你做好後,可以給爸爸化妝”等,孩子肯定很喜歡,覺得別有趣味。

3.不要制定每天的時刻表

“做功課也是玩,玩的時候也是學習。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我會讓他們分不開。”

不要將“學習”看作是“玩”的對立面。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多學習,就把孩子硬從遊戲中拉開,強迫他坐下來看書學習——這樣做其實更破壞了他學習的興趣,強化了他對遊戲、玩耍的慾望。

真正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去啓發孩子的思維,引導他們動腦筋。這樣讓學習過程直觀化,並且能調動孩子充分參與其中,學習起來不僅有趣而且事半功倍。

陳美齡認爲做功課也是玩,玩的時候也是學習。如果天氣剛好下雨的話,她和孩子們就什麼都不做了,就去玩。在公園的水裏面,他們放葉子,看誰的葉子跑得最快,通過遊戲的過程也讓孩子也獲得了學習的經驗。

4.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提高分數的課外班,給孩子的感受就是學習是爲了分數。”

興趣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發覺孩子的興趣。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研究比教科書式的課外班學習,往往學習效果更好。

陳美玲建議父母們將課外班的開銷節省下來,全家人一起出去旅遊更好。

5.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懂得選擇非常重要,從小我就訓練他們。比如去買冰淇淋,讓他自己選擇。”

一個人懂得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作爲家長千萬不要剝奪了孩子的這一能力。

要從小培養孩子自我選擇的能力。比如買一件小玩具,讓他自己決定選擇哪一種。再到後來學業上的選擇,比如讀哪所大學,讀哪個專業等,最好都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學會爲自己的選擇負責,懂得承擔。

6.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

“戀愛能教我們被愛,也教我們怎麼去愛護人家,所以我很鼓勵他們去交女朋友的。可是我教他們一定要有責任,不可以有小孩子。”

家長不要一味地阻止孩子,這樣不僅違反了個體生命成長的規律,而且也會適得其反。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始終保持一種陽光的心態,科學引導孩子,教會他們正確面對萌發的情感,主動承擔責任。

7.不要打罵孩子

“我是不贊成打孩子、罵孩子的,打的(效果)是特別快的,可是他真的明白了嗎?”

打罵孩子不僅會在孩子的生理上留下傷痕,甚至會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也造成傷害,讓孩子出現恐懼、被遺棄,有時還會滋生出逆反情緒。

跟孩子說清楚,纔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8.不要對孩子說謊

“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的話,他一生都是很孤獨的了。”

誠實是非常珍貴的品質,做父母的首先要身體力行,千萬不要對孩子撒謊,說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如果父母總是說謊,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感,在對孩子後續的教育和溝通中就會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不僅如此,孩子長大後還會對人與人之間的誠信產生懷疑,不會對旁人交出信任,他的一生都可能是孤獨的。

9.不要因爲工作忽略孩子

“媽媽跟小孩子的時間,(哪怕)兩分鐘、五分鐘對小孩子來說也是天堂。”

再忙碌的家長也要儘量抽出空來陪伴孩子,陪伴不僅能讓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變得親近,也能讓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真正讀懂孩子。

10.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你問得真好!等下我們一起去找答案。”

在孩子向陳美齡提問時,她絕對不會說“等一下”而忽略了孩子的提問。

哪怕炒菜時,兒子向她提出“天空爲什麼是藍的”這樣當時無法及時回答的問題,她也會當即選擇關掉火,告訴兒子“你問得真好!等下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這樣既讓孩子明白他的提問很寶貴,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讓孩子學會了等待。

陳美齡一直對兒子們說:“小孩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夢哦。” “希望你們擁有爸爸媽媽想都不敢想的偉大夢想。”

父母能夠想象得出的夢想,僅限於父母有限的思考範圍內,而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些更遠大、更有未來感而且其他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夢,併爲此腳踏實地的努力,即使這個夢最後沒有百分之百圓滿實現。

“教育,是教給他們一點工具去尋找夢想。要是他們失敗了,也不會氣餒,繼續找別的夢想;要是他們成功的話,也要先謙虛,可以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教育是我的目標。”她說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