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飛過了距離冥王星的最近點,不久之後我們就會收穫史上最清楚的冥王星照片了——但哪怕在此之前,它也已經發現了許多關於冥王星的新東西。以下就是8.5個它帶給我們的新知。

(為什麼不是9個?你懂的。)

冥王星迄今為止最清楚的照片,心形清晰可見。圖片來源:NASA1歷經85年,當初的白點變成了上面這張圖。冥王星上最顯眼的特徵是一個心形的淡色結構,這可能意味著這裡的冰含量比較高。

85年前的圖像,和今天的圖像。圖片來源:NASA

2但這張圖不光是好看,它還意味著冥王星上是有地質活動的,並不是一塊死石頭。除了心形之外,冥王星還擁有一個暱稱「鯨魚」的結構,還有很多其他複雜的斑紋。

冥王星上的地質結構。圖片來源:NASA

3冥王星有大氣層,所以此前精確測量起來有困難。此次新視野號獲得的最新數據是,冥王星直徑為2370+/-20千米,比之前的結果稍大一些;鬩神星為2336+/-12千米。於是冥王星保住了柯伊伯帶最大天體的地位(然並卵,還是不能恢復行星地位)。

冥王星和冥衛一與地球大小的對比。圖片來源:NASA

4冥王星直徑大於預期,意味著它的密度小於預期,也就意味著它所含的冰比預想的更多。這還意味著冥王星的大氣要比預期稀薄;對流層要比模型預言的更淺。

藝術家構想的冥王星表面,高懸的是冥衛一。圖片來源:NASA5化學成分測試表明冥王星擁有一個極冠,由甲烷和氮冰構成,和赤道區域截然不同。

但不管成分如何,它看起來就像個鍋……圖片來源:窗敲雨6探測器還發現有很多離子氮從冥王星上逃逸出來,比預料中的快很多。這要麼意味著大氣逃逸率比預想的高,要麼意味著有什麼別的機制在起作用。

2006年1月19日,新視野號從地球上發射——這已經是9年前了。圖片來源:NASA

7新視野號關注的不只有冥王星, 還有冥衛一(卡戎)。它發現冥衛一北極有一大片黑色區域,似乎甲烷含量更低;它的赤道上還有一個巨大的撞擊坑。

冥衛一的近照。圖片來源:NASA

8飛掠冥王星標誌著人類終於拜訪了舊太陽系所有9個行星。太陽系太空探索的第一階段到此結束,接下來就該派人去了。

8.5新視野號上載著冥王星發現者克萊德·湯博的骨灰,這讓他成為了有史以來飛得最遠的人、離冥王星最近的人以及相對太陽而言最慢的人。但其實這件事情我們九年前就知道了,所以只能算半條。

裝有克萊德·湯博骨灰的盒子,以及他的青年時期的照片。盒子上是一段簡短的墓誌銘,特別註明瞭他的一個身份——「段子手」。圖片來源:NASA

今天(7月15日)早上,新視野號將重新和地球取得聯繫。馬上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小傢伙是否活著飛掠冥王星了!

從早8點開始(就是現在!!)果殼網將繼續滾動直播這一歷史性事件。請猛戳公眾號首頁下方的「傳送門」按鈕,或搜索微博話題#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