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中網 作者:陳睿雅

11年前,韓學淵創立了漢富控股。如今43歲的他,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漢富控股創始人、董事長,以及諾遠控股董事長兼CEO。

漢富創立之初,其主要使命是,作為投行將中國公司帶往美國和香港上市。這一業務,伴隨著中國創企赴海外上市的熱情高漲而興旺,也隨著中概股漸漸在海外市場喪失吸引力而逐漸蕭條。2011年,漢富終於決定把所有業務撤回到國內來,「只做A股,做國內資產管理」。也正是在2011年,漢富從幾位投資人手中,募集到了它的第一支人民幣基金。經過6年的發展,漢富如今在國內「已有數千名投資人,遍布100多個城市」,旗下涵蓋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科技金融、產業直投四大事業集群板塊。

2017年6月4日,韓學淵在出席「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期間,分享了他對於私募股權未來發展的看法,而在其觀點的闡述之間,漢富的輪廓也漸漸清晰了起來。

「募資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人民幣基金管理基本起步於2008年、2009年以後,到現在為止還不到十年的時間;此前基金募集主要以海外市場為主,因為「國內沒有這個土壤」。

韓學淵回憶起漢富控股旗下的漢富資本於2011年開始募集的第一支人民幣基金,整個過程「非常辛苦」,整整路演3個月,預定的募集額度是一億人民幣,最後只拿到了6000萬。在2016年末,漢富十周年鑽石年會上,韓學淵透露,漢富第一隻人民幣基金已實現退出,「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帶給投資人的回報達到了300%」。

歷時5年,漢富目前在管規模近300億元,並以每年100億元的速度持續增長著。但韓學淵表示:「我想引起各位注意的是,募集其實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環境中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從世界範圍來看,股權投資的資金募集渠道主要由險資、銀行、政府、家族企業、學校捐贈基金等構成。「但在中國有點兒特別。」韓學淵說,2012年到2015年之間,在募集上還是不錯的,但在最近七、八個月,募集環境發生了變化,監管的口子開得相對窄一些。

在管理規模做大時 如何搭配投資管理?

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報告中,韓學淵發現近2萬家註冊的基金公司,在管資金規模超過100億元的非常少,可能不足2%。他說:「實際上,中國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公司10億以下(在管規模)的差不多佔到95%-99%。」

而韓學淵表示,漢富希望在2020年,實現資管規模1500億元。他提到,在國外,對股權投資基金的估值模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管理規模。股權投資退出周期都很長,充足的管理規模,一是可以確保穩定的管理費收入,從而確保頂尖人才隊伍的吸納和保持穩定;其次,可以在投資的深度和廣度上形成顯著的規模效應。

他強調,做大規模的前提是風險可控。漢富的投資重點則聚焦在後端——PIPE,天使、VC和PE會相對較少。

韓學淵表示,在針對現有的上市公司做投資的PIPE業務上,漢富的幾位合伙人分別專註於不同的細分行業,在每一個行業中從上市公司的投資往下整合,囊括定向增發、併購、股票質押、PE、VC及天使。漢富所投資的上市公司,通常都是成熟產業里的行業龍頭,因此投資的資金規模也匹配產業的成熟度。藉助PIPE,漢富將同保險、銀行、信託和資管進行合作,從而使整體基金規模,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更容易實現量級的突破。

而漢富目前在私募併購投資基金及企業併購投資及管理上,也進行了布局。

在企業併購投資方面,漢富根據客戶需要,尋找、排查、分析、評估、鎖定優質目標企業;然後制定並實施總體併購方案,包括:交易結構設計、併購時間表、企業估值、支付方式、融資設計安排、併購後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機制、債權人權益折讓的設計談判以及併購後的企業整組等。

而在私募併購投資基金方面,漢富擁有三種運營模式:上市公司+併購基金,併購基金控股上市公司,以及基金取得被收購方控股權 。「上市公司+併購基金」的具體運作方式是,漢富與上市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尋求早期標的,漢富會對標的進行孵化和投資,待標的公司茁壯成長後,將其溢價轉讓給上市公司、實現退出和雙贏。「併購基金控股上市公司」的方式則是,漢富通過收購數家公司,將其整合上市,最後達到控股上市公司的目的。最後一種方式,漢富會在目標行業里鎖定有潛力的企業,然後實現投資控股的目的,最後再經由上市、股權轉讓或企業回購股份的方式,實現退出。

私募股權的未來發展方向

「要麼就投天使、VC,你有獨到的眼光,能找到第二個、第三個阿里;要麼就投後端。」韓學淵認為,投資機構需要向前後兩端布局。

他認為,PE在全世界所有的地方,也都「不太容易賺錢」。「因為信息太透明了,大家實際上是拼價格。2010年、2011年時,我們投的時候覺得8倍、10倍挺高的,後來投了12倍、15倍,我覺得不能想像,PE值都投到15倍了。結果現在回頭一看,15倍也不算貴,你能搶到就不錯,你的人脈關係還可以,還能拿到這種東西。但是,你要是15倍、20倍的PE值投這種產品的話,怎麼去賺錢呢?」

投天使、VC,要求投資人具有極其獨到的眼光,而漢富資本選擇專註於投資更後端。這意味著投資人能夠將投行產業與投資結合在一起,對法律、法規、財務、資本運營和價值判斷等都得掌握。而後者正是這位漢富創始人所擅長的地方——韓學淵本人擁有20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熟悉國內外證券法則和會計準則,先後主持過多起國際併購和企業國內外IPO發行。

韓學淵告訴記者,目前,漢富在股權投資領域,對消費升級、大健康、互聯網+等領域都有投資;此外在高端製造業這一塊,包括人工智慧方向,也有布局。據悉,漢富資本此前曾投資過考拉先生、優客工場和雷蛇等知名項目。

「投資後端對投資機構比較重要的考量是募集能力。」韓學淵強調道,「你是否有很強的資金來源,資產管理規模比較重要。沒錢你也做不了,你看見有保險公司去做天使的?沒有吧,因為它資金實力太大了,它買的全是板塊資產的收購重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