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反映出當前房產市場購買力轉移的趨勢!

如果我們到三四線城市去走一圈,其實基本可以走這樣的感受,三四線城市基本已經滿足人均一套房的置業目標,當前中東部地區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東部地區的很多地區城市化率甚至已經超過60%.

前面和去年,大量的三四線城市經歷了舊城棚改,針對當地城市而言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舊貌換新顏,也釋放了相當的貨幣容量,使得三四線城市中蘊含了一定的投資資金尋找出路,這樣的客戶基本早就在三四線城市已經擁有了1-2套住房,拆遷又讓他獲得了一筆可觀的可支配資金!

中國的城市化是一個變化的過程,這種變化是由下而上的,四線城市的富裕人口湧向三線,三線湧向二線!但是對於一線城市,由於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技能要求,留駐並非易事,所以在二線城市形成了各個省市的人口疊加滯漲效應,其結果是強二線分流弱二線,比如大量的江西人口分流杭州蘇州而非南昌!

二線城市為了自身的城市競爭力,都用足了力氣極力爭取本省的高質量人群,並分流弱省對應人群。

所以大家看到,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線城市,人口湧入越明顯,發展的速度也越快,所謂強者恆強,就是這個道理!

二線基於有效的高質量人群,實現了人口增加到產業提升到城市提升的正循環過程中,同樣也給了到達城市的人群置業的需求並需要滿足,這對於開發商而言無疑是利好和嚮往的,所以我們才看到當前的景象,資金越來越向優質二線城市轉移,抽取的恰恰是三四線的資源資金和人才,也導致了開發商對於二線城市土地獲取的熱情!

另一方面,結合當前的打黑除惡,不得不說,二線城市的開發環境的公平性遠高於三四線城市,變相擠壓了購地資金的轉移!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房地產在三四線城市涼涼了(不準漲也不準跌,想想都好笑,開發商拍地的時候好像是只准漲吧…),投資客當然往二線新一線跑了,因城施策,因城而異,但有一點,除了東南沿海,中西北部的三四線城市因房地產而興,也會因房地產而衰!個人愚見,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