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到相冊

資料圖:江丙坤 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

保存到相冊

林中森。臺灣「中央社」

保存到相冊

王鬱琪。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9月20日電(王義銘 官志雄) 臺灣當局兩岸事務高層人事19日傳出變動,作為臺方負責兩岸事務的兩大重要機構,「大陸事務委員會」和海基會近期均將更換負責人。臺媒認為,馬英九此番調整涉兩岸機構人事,展現度過兩岸經貿「深水區」的企圖心。外界對臺灣方面的兩岸路線政策充滿期待。  臺灣涉兩岸事務兩大機構人事變動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19日宣佈請辭。江丙坤長期為兩岸關係儘力,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共舉行八次會談,為兩岸簽署了18項協議。馬英九對江丙坤任內表現表示高度肯定。  江丙坤的接任者將是國民黨祕書長林中森。據報道,林中森出身基層行政體系,擁有豐富文官曆練、對臺灣當局政策瞭如指掌。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分析說,現在兩岸兩會商談已非辜振甫「羽扇綸巾」時代,需要具體、專業對接,也將更重視相關單位主事者溝通、協調能力。林中森「會扮演非常具有功能性的角色」。  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則認為,由林中森出掌海基會,也許未來海基會的功能性會與過去不一樣。  與此同時,臺灣「陸委會」也傳出異動,現任臺灣「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王鬱琦將接替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此項任命預計將在9月底生效。  據報道,王鬱琦思慮清晰、邏輯條理分明,曾長期負責馬英九的政策論述,並在選戰期間統籌候選人辯論演練。王鬱琦持續參與馬英九當局的政策論述與馬英九兩岸演說的文稿撰寫。  臺媒形容說,王鬱琦對馬英九的政策方向知之甚詳,因此未來在兩岸政策上,應可以清楚論述馬英九的政策理念,並做有效的辯護。  有分析指,隨著兩岸談判進入「深水區」,兩岸會談勢必涉及愈來愈多法律層次的協商與溝通,王鬱琦的法律專業及政治幕僚背景,被認為應足以承擔未來談判的挑戰。  試水兩岸「深水區」 外界對馬英九充滿期待  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逐漸打開,獲得臺灣島內主流民意、兩岸以及國際肯定。  臺當局兩岸事務部門最新民調顯示,高達72.5%的臺灣民眾支持當局持續透過制度化協商機制,處理兩岸交流問題。4月,臺灣政大選研中心民調顯示,70.8%的臺灣民眾贊成馬英九既有的兩岸政策。  大陸方面反覆表示希望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賈慶林18日強調,兩岸關係正面臨既往開來的新形勢,同時也面對鞏固深化的新要求,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  美國方面則在去年中國國臺辦主任王毅訪美期間,讚賞兩岸關係近年來取得的重大和積極進展,希望臺海局勢繼續保持穩定,樂見兩岸關係也能在穩定中進一步發展。  如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具備多種穩定的機制化渠道。  國共兩黨高層近年來經常保持會面溝通,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吳伯雄每年都會藉助訪問大陸或其他場合,與中共高層就發展兩岸關係交換意見,傳遞訊息。  兩岸海協海基兩會自2008年恢複製度性協商,迄今已舉行八次領導人會談,簽署18項協議,促成實現兩岸三通,推進兩岸人員常態化往來,建構兩岸經濟合作框架。  作為兩岸交流主要平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著重經貿文化議題,探討兩岸民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迄今已舉辦八屆。海峽論壇作為民間平臺也邁向定期化、常態化。  臺灣島內外對兩岸關係既有成果的肯定,及兩岸關係累積多種機制化渠道,為兩岸關係後續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馬英九當局已是第二任期,是否會在兩岸路線上再進一步,備受矚目。  馬英九在年初勝選時曾說,第二任「沒有連任壓力,但有歷史評價的壓力」。臺灣問題權威專家、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曾表示,兩岸不少人都期待,馬英九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在兩岸關係取得歷史突破的大好形勢下,在兩岸關係上理應繼續向前邁大步。  經濟方面,兩岸ECFA後續協商仍待繼續,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機制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期間,兩岸與會者就指出,推進ECFA後續協商相當緊迫。  文教方面,大陸方面希望兩岸加強文教交流合作,促成簽訂兩岸文教交流協議。在這方面能否實現突破,有待臺灣方面邁出大步。  兩岸路線向前邁步,必然需要面對「深水區」難題。分析認為,政治軍事議題,包括兩岸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共同維護中華民族領土主權等等,儘管非一朝一夕所能根本解決,但可以逐步創造和累積條件。  近期以來,針對釣魚島和南海問題,關於兩岸聯手的民間呼聲迭起;兩岸有識之士還共商提出具體建議,這些都顯示兩岸合作的民意期待。大陸方面對於兩岸聯手合作問題,也多次作出過積極表態。  實際上,馬英九近期已經顯示了一種急迫感。他指示臺當局全面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又提出,自2009年開放陸資赴臺以來,3年多僅3億美元,實在太難看,陸資赴臺投資政策應趕快調整,朝更開放的方向走......。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