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延濤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穿越歷史的長廊,瘦勁挺拔的甲骨文帶著占卜的神祕,金文、籀文、六國文字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特點,形體勻稱齊整的小篆更是數盡了大秦帝國的風騷。篆書在我國已經浩浩蕩蕩走過了三千多年的漫長歷史,如今,篆書更是成為了被後人不斷鑽研與發揚的偉大藝術。在遼寧省蓋州市,就有一位專門研究篆書的書畫家——杜海生。近日,記者有幸結緣杜海生,聽杜海生講述他的篆書人生。

杜海生說,他喜歡篆書的多嬌,也喜歡篆書的美妙,更喜歡篆書的瀟灑與大氣,徜徉在篆書的世界裡,他的心情無比愉悅,感覺山是如此的偉岸,水是如此的多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幾十年來,他樂此不疲,耕耘其中,傾注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讚譽,2009年他在全國首屆篆書展中入圍,榮獲三等獎;目前,也是全省唯一全國篆書展獲獎者。2009年—2010年遼寧省第二、三屆書法蘭亭獎作品展,2010年入選中國書協全國鄧石如杯書法大展,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五屆國際書畫藝術節全國書法大展入展,2011年營口市政法幹部學雷鋒書法展一等獎,2011入展遼寧省首屆「新友杯」書法篆刻臨帖大賽榮獲中青年組最高獎,2012年入展遼寧省首屆青年書法展評選優秀獎。作品多次被展館,中外人士收藏。

談起與篆書的情緣,今年52歲的杜海生無限感慨。他自幼跟隨父母來到蓋州定居,小時候的他就喜愛書法,受家庭的薰陶,酷愛藝術,酷愛文學,酷愛書法,從「歐體」,「顏體」的初臨,到篆隸楷行的四體皆通,從激情四溢到沉穩儒雅,書法亦成就了性情。為研習掌握金文、石鼓文必備的法度、要領和真諦,杜海生多次習臨,2006年杜海生師從當代蓋州書壇的領軍人物姜勇門下,學習書法與篆刻《毛公鼎》、《石鼓文》等銘文,博採眾長,領略古文字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動。正如杜海生所說,書法創作的路上從來沒有捷徑,有的只是如入忘我之境的創作理念,運用於指末豪端,躍然紙上的是氣韻飽滿,生氣盎然。而大家所看到的起承轉合、流暢自然的每一個筆畫,都凝結著作者的心血。

杜海生說:「大家之書,必通大篆,方則結構淳古,使轉勁逸」。他才學淵博,對歷史與國學的鐘愛更使其對篆隸產生了天然的興趣,甲骨、金文、石鼓和漢碑的吸引力也遠超「顏筋柳骨」。大篆書法藝術的追求也使得杜海生研讀了眾多中國古代文獻。從《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到《虢季子白盤》,從金文到石鼓,從泰山刻石再到《石門銘》、《石門頌》,他從古代文字形態中去充分體會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並大膽嘗試用書法去表現心中感受。誠然,杜海生的書法,諸體兼備,長於篆隸。「蓋州篆刻藝術家『蓋州印社』協會」成立伊始,他即是副主席兼祕書長。其篆書功底深厚,字體端莊古樸又富於變化,更難得的是他能讀懂在旁人看似「天書」的甲骨金文拓片。如此堅實的文字學功夫,使他對篆書的理解及聯綴成文的能力均在高層次、高水準上。他的篆書曾多次得到書法大家們的高度評價和讚賞。業內人士這樣評價杜海生的書法作品:他的書法以功為基,以感情為本,以書法為體,以真趣為魂,通過書法,實現情緒的飛動,追求意境的高遠。因而他的書法有著「寧將鐵硯磨穿底,不讓浮雲上筆端」的豪邁,又有著「筆底心潮卷墨花,大江為我舞龍蛇」的瀟灑,令人嘆為觀止,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杜海生告訴記者,自學習書法以來,深感其路堅辛。初時盲目、懵懂。遊離於各種書體之間。滿腦的晉之韻、唐之法、宋之意。不知所從。自接觸金文之後,便被先賢們的智慧所吸引。金文的真誠、天趣、率真深深的打動了我。從此別無他顧,每日臨習,筆耕不輟。然而只有形似是臨摹難以棄除的痼疾。取貌難,取神更不易。即有古法、又要有新意就更難。思之再三,只有堅持臨帖,不斷的從古人那裡汲取營養,才能做到精臨、精創,筆筆有來意。最後歸於自然,成也。的確,為練好篆書,杜海生刻苦用功,很受教益和啟發,終成大器。耕耘篆書的人,必定有某一種瘋狂的執著、強烈的堅持、細膩的心境。認識杜海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無私、善良、慷慨、熱情的人,他以最簡單的方式生活,做純粹的自己。他喜歡醉心於古文字研究和創作,生活過得精彩而又愜意。

採訪中杜海生不止一次的告訴記者,當人們以寬容之心向後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動之心向上看,他就站在了靈魂的最高處。於是,他再次拿起手中的筆,徜徉在篆書的世界裡,讓每一個腳印都閃爍著光芒,讓智慧大放異彩。

杜海生,男,1965年生於遼寧省北票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南篆刻藝術家協會(遼南印社)副主席。遼寧省書協臨帖班輔導教師。

2007年入展遼寧第二屆書法蘭亭獎作品展;

2009年入展遼寧第三屆書法蘭亭獎作品展;

2010年獲全國首屆篆書展三等獎;

2010年入展全國首屆「鄧石如」獎書法展;

2010年獲遼寧省首屆臨帖展獲獎(最高獎);

2011年入展遼寧省第二屆篆刻展;

2012年獲遼寧省第二屆篆、隸、楷書法展優秀獎;

2013年獲遼寧省第四屆書法蘭亭獎(最高獎)作品散見於《書法報》、《印紅報》等專業期刊雜誌,作品被遼寧美術館、甘肅同谷美術館等多家藝術館收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