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到:

一個人向你表白,你明明不喜歡這個人么,拒絕時還要想一大堆理由,還說是自己的問題;

招聘時對方明明不合適,還要撒謊說到時我們通知你,之後也就不會再通知了;

朋友跟你借錢時明明不想借,還找各種理由,還幫忙出主意;

為什麼這個社會不向小孩那樣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願意就是不願意,為什麼就是不能直說,要平衡各種關係。到底是社會太中庸還是怕對方太脆弱?


這個社會是在逼著你平庸,永遠教不了你中庸。

中庸並不是平庸。

其實,我也是在學習中,分享一下最近的學習心得吧。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歷史上做到的人屈指可數,普通人更是難以企及。

如果你仔細讀過中庸,你就會發現其實它講的是一個修身之道。它不是你和別人如何相處,更多的是你怎麼和自己相處。

開篇,它就說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和,即中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也就是現在大家說的「情商高」。

孔子很早就知道喜怒哀樂是一個人非常正常的本性,但他也說了你不能放任情緒控制你。你應該學著合情合理地處理這些情緒,追求內心的平靜安寧,並且用這個姿態來面對這個人世。

然後他接著說,如果你保持這個修行,那麼這個姿態可以從你的內心延伸到外在,對你處理人事是非常有好處的。

他講了一個例子,舜。他說舜做事隱惡揚善。這個地方注意,是隱惡揚善,不是除惡揚善。

有的說是隱藏,我認為不是。舜是一個領導者,為手下掩蓋罪惡絕對不會是一個好領導。

這裡其實說的是隱測,就是審度。

一個好領導發現問題,是隱測,暗自觀察和審度這個惡在團隊里的影響,不要衝動行事。如何能做到這一點?

孔子說了,是因為舜這個人修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因為你內心非常平靜,所以遇到惡意和壞事的時候,你就可以非常冷靜地審視這個惡,決定怎麼去應對。

也就是我們說的「遇事不慌」。

所以整篇中庸講下來說的是你如何和自己相處,而一個能和自己處好的人就能應對世界上的一切。

他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和自己相處,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矛盾了。

再來看你的問題,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學習中庸,都學成了平庸?

三千年前的孔子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他也給了一個答案。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注釋: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冷漠,高高掛起);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和稀泥)。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

這個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人在和自己相處的時候,不要用什麼聰明,要真誠。如果你要修中庸之道,你就得真正去認識自己,不要用什麼小聰明討巧,就認真地審視自己。

隱惡揚善!有不好的地方,仔細審視它。問題太大的,改掉,不影響的,就學會和它相處。好的地方,就發揚光大。

孔子其實是一個非常入世的人。他很清楚一個人不可能都是優點,肯定有缺點,也明白人有善意,也有惡意。

人有惡意很正常!你修中庸之道,就是學會去審度它,評估它。

比如別人罵你,你生氣,想傷害他,很正常!

可是你得審度自己想傷害他這個惡意到什麼程度,是罵回去,還是打過去。

如果是打過去,這就過了。你就得收了。

你可以選擇罵回去,出了氣,恢復內心平靜就好。

回到你問題里的情況,

一個人告白,你不接受。你覺得煩惱,這個不好的情緒,你要看看到什麼程度,然後發而皆中節。

孔子沒有要你騙她,而是要你表達出來,但要有節度。

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委屈別人。

才是真正的中庸。

所以,真正行中庸之道的人反而會是這個社會最不平庸的人。


你說的這些,並不是真正的中庸啊。


中庸不是退縮,是有尺度。人的情感是天然生髮的,孩子通常不怎麼懂得尺度去控制和對待。成年人了,該懂更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