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而快遞員小哥能。”可見網購已然成爲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至數公里、遠至橫跨太平洋的商品,均可一鍵輕鬆“購全球”。而與此同時,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一場“中國質造”也正在席捲全球,中國商人們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通過“網上絲綢之路”讓世界人民見識到“Made In China”的高品質;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在全球經貿一體化的深度融合之下,正迸發巨大潛力。

2019年4月9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1688跨境專供發佈《2019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趨勢與機遇白皮書》(下文簡稱CBNData《報告》),基於1688跨境專供平臺數據及公開數據,針對2018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現狀,以跨境電商出口供應鏈爲重點研究對象,洞見行業發展痛點並提供解決方案,直指行業未來趨勢。報告觀點概覽:

1)截至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已實現超萬億規模;

2)市場活躍度高,主流電商平臺分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3)全球跨境電商市場服務鏈條複雜,降本提效邁入深水區;

4)採購在線化成大趨勢,信息化及數據管理能力應被重視;

5)採購行爲碎片化,技術實力與管理能力成分水嶺;

6)女裝最爲暢銷,熱銷品類集中度明顯,商品組合結構優化成爲共識;

7)長尾非標類產品採購需求增長迅猛,工業品出口迎來窗口期;

8)供應商分佈與外貿產業密切關聯,廣東、浙江、福建成中心,區域優勢待深挖;

9)跨境電商出口品牌化步伐加快,中國產品向全球品牌進化;

10)數字化升級引領從中國供應鏈到全球供應鏈的蛻變。

CBNData《報告》發現,全球消費在線化、電商化已成必然趨勢,主要表現出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渠道更便捷。全球消費在線化減少全球貨源的流通鏈條,實現國際物流、支付等鏈條的打通;

第二,產品更豐富。全球消費在線化讓消費者可選擇產品更多,中國作爲“世界工廠”通過跨境電商實現供貨全球;

第三,性價比更高。通過電商方式進行貿易讓整個流通鏈條減少,大大減低零售成本,並通過線上數據更精準的開發產品。

基於上述趨勢,可見中國跨境電商在全球電商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國跨境電商成爲國際貿易新動能的同時,也是中國製造鏈接全球消費者的第一路徑。CBNData《報告》顯示,近五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佔外貿出口比重從2.2%上升至7.7%,截止至2018年已超過萬億規模。與此同時,作爲全球電商的核心載體,主流電商平臺在2018年已實現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吸引了越來越多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入駐。

不過,相比於國內電商市場,跨境電商出口市場還存在着諸多難題亟待破解:一方面,面臨着涉及各國消費偏好、基礎設施、市場結構、法律制度等差異的複雜全球市場環境;另一方面,還要迎接資金管理、市場營銷、產品運營等方面的挑戰。此時此刻,供應鏈升級是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推動力。CBNData《報告》不僅針對跨境電商出口供應鏈的核心痛點給出解決方案,並指出“品牌化”“數字化”“全球化”三大引領中國製造的跨境電商出口行業發展關鍵詞。

核心聚焦“商”“品”的供應鏈升級

回顧跨境出口電商發展的16年曆程,從起初着眼於單品利潤,到開始與工廠建立合作關係、注重渠道及品類的擴張,直到如今對精品產品開發和精細化運營的重視,從分散到協同的供應鏈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現如今隨着消費者需求的日漸差異化以及個性化、消費者接觸渠道的日漸泛化,無疑對跨境出口電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影響整個跨境電商出口鏈路的流通效率及成本,是供應鏈優化的關鍵。CBNData《報告》指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供應鏈的核心痛點,主要集中在“製造-採購-流通”環節之間,缺乏數字化供應鏈平臺的鏈接:在製造環節,產品與市場需求匹配不高;在採購環節,低成本高效率觸達潛力商品找到潛力商品成難題;在流通環節,降本提效無法有效達成。可見高效穩定的組貨、採購、流轉是不同規模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核心訴求。

而隨着電商出口企業走向精品和品牌運營模式,聚集能穩定提供精品商品的貨源工廠,是優質供應鏈不可替代的優勢。時下,以阿里巴巴旗下“1688跨境專供”爲代表的貨源基地,正從服務、產品、營銷、技術等方面爲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其中,專注於B2C跨境貿易的棒谷科技,在1688跨境專供所提供的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超級買家”的個性化服務下,採購成本實現了大幅度節約和採購效率獲得了有效提升;速賣通藉助與1688跨境專供爲代表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對接,實現海外消費者數據與國內供應鏈的深度融合,讓中國商品更匹配全球消費者需求;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在阿里巴巴賦能之下,通過提供商家資源、技術升級、運營保障、物流協同等,被打造成中國製造觸及東南亞消費者“樣板路”。

“精細化運營”指導行業採購方向

採購行爲節點化、碎片化、線上化

採購品類差異化、產業化

爲迎合全球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追求差異化、高利潤的市場,跨境電商出口企業不僅要把握節日營銷的節奏,還要在主流品類之外積極尋找藍海市場,並藉助傳統優勢產業基礎快速實現對跨境電商出口市場的賦能。

1)採購行爲節點化、碎片化、線上化

CBNData《報告》發現,在採購週期上,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採購行爲受大促節日影響,具有明顯的週期性,由於下半年聚集了“黑五”“聖誕季”等大促活動,而成爲企業採購高峯期。此外,鑑於跨境電商出口屬於資金密集行業,企業對於現貨採購、淺備貨採購需求逐步增加,採購行爲更加碎片化,2018年超過一半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月採購次數超過10次,採購客單價低於100元的佔比超過40%。可見低客單價的採購成爲主流行爲,而技術實力與管理能力則成爲當下的分水嶺。

以1688跨境專供爲代表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爲例,其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在線採購GMV同比增長120%,註冊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採購商)數量同比增長100%,足以證明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採購在線化大勢所趨,數據管理能力重要性日益凸顯。

2)採購品類差異化、產業化

一直以來,以女裝、服飾配件爲代表的女性消費品都是全球跨境電商平臺最暢銷的品類,以至於獲得了跨境電商企業高集中度的採購佔比,而與此同時,CBNData《報告》發現,以 “安全、防護”“五金、工具”爲代表的滿足企業長尾非標類採購需求的工業品,在近年來呈現迅猛增長,成爲備受關注的潛力品類。

此外,除了出口品類上的差異化拓展,跨境電商出口的優質供應商也正憑藉外貿產業區域化聚集的優勢,自成跨境電商出口商貿中心。CBNData《報告》顯示,中國沿海地區擁有發達的外貿產業,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化服務能力和研發優質商品的企業,它們極有潛力轉型成爲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優質供應商。依託 “製造”和“流通”的產業和區位優勢,以深圳、東莞爲代表的跨境電出口製造產業基地和以金華(義烏)、廣州爲代表的跨境電商出口商貿中心得以形成。以1688跨境專供平臺的全國優質特色貨源地及特產品類爲例,年採購金額過億的源頭產地達到近30個。

與此同時,得益於以1688跨境專供爲代表的供應鏈平臺的逐漸全球化,東南亞地區率先分享中國優質供應鏈成果,通過線上平臺採購源自中國的商品,並銷往全球;其中,國貨優質商品最受泰國跨境電商用戶的關注。

品牌化、數字化、全球化

引領中國“質”造

隨着跨境電商出口的同質化競爭加劇和國內跨境電商供應鏈的完善,越來越多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意識到品牌化將成爲未來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於企業商家而言,依託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基礎和海外市場互聯網流量紅利,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原生品牌用了短短的數年間便達到中國傳統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成爲中國品牌出海新的模式。

於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而言,數字化是供應鏈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爲行業先鋒,1688跨境專供已率先把握風向標,以“全球數字化供應鏈”爲核心,戰略佈局“全球工廠”“全球商品”“全球生態” 等板塊。

隨着數字化升級引領的中國供應鏈向全球供應鏈的蛻變,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市場將依託“全球貨源基地”的優勢,推動“中國貨通全球”向“全球貨通全球”進化,並逐步賦能於全球各國的製造、流通領域,加速全球產業效率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實現全球電商產業進一步融合與升級。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