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9月至今,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最終季,近12個春秋的陪伴,12季約300集的鴻篇鉅作,就要跟我們說byebye了。用「寧靜如我,自在如風」形容整個劇集的演繹風格再合適不過,這句詩也同樣適用在劇集裏的科學大拿謝耳朵身上,任身邊電閃雷鳴,我自巋然靜思。全劇集理工科學、社會科學、語言文化、流行時尚於一身,最大程度反映了美國當今社會的軟實力。同時,每隔15-30秒就會出現的笑點以及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極大地考驗了美國喜劇類編劇水平。精心自然出精品,帶著依依不捨的情懷,此時,筆者這名理工Geek眼鏡Nerd男,想要把滿滿的崇高敬意獻給《生活大爆炸》這部宣揚科學精神的曠世室內喜劇。

一、主演及人物原型

在「大爆炸」熱播到中後段時,網路上開始熱議起其背後的故事來。按照慣例,當一部電視劇火熱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人們自發地深挖起劇集背後的故事。挖掘「大爆炸」的背景就像挖掘「絕命毒師」和「權力遊戲」一樣令人孜孜不倦且勞有所得。「大爆炸」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完全可以整理成獨立的支線劇情。

拿「大爆炸」背後的角色原型而言,設計非常考究。比如四名男主角:謝耳朵在劇中的英文全名Sheldon Lee Cooper,而他的人物原型Sheldon Lee Glashow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世界知名理論物理學家,曾就「超弦理論」與哈佛反目,作為學者曾經走訪中國。劇中的謝耳朵是個科學狂、工作狂,他對霍金的迷戀遠勝於貌美如花的女學者。

而萊納德(Leonard Hofstadter)的原型Arthur Leonard Schawlow,美國物理學家,198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型本人還是華東師大的名譽教授。主要學術領域是激光研究。劇中的萊納德同樣鑽研於物理學且主攻應用實驗,因此在時空維度方面很有見解,經常會和謝耳朵產生學術分歧。可能是因為有謝耳朵這樣拉風的室友和佩妮這樣驚艷的女友,萊納德這個人物的刻畫明顯相對較弱。

霍華德(Howard Wolowitz)的原型Howard Florey,是一位藥理學家,由於對盤尼西林的研究和他人共同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劇中霍華德本人雖不是在校生,但在學校實驗室負責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智能控制研究,由於其研究成果引起了軍方和NASA的重視,藉此成為一名傲嬌的航天員。而演員本人也是才華橫溢,身高僅164cm的西蒙.赫爾伯格鋼琴十二級外加Rap高手,對各種語言和口音模擬得惟妙惟肖。

拉傑(Rajesh Koothrappai)的原型Raj Reddy,是著名的人工智慧專家和圖靈獎獲得者。原型曾經是李開復的老師,而日後的李開復可以用「中國IT傳奇人物」來形容。Raj教授本人在2009年榮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劇中拉傑是一名天體學者,初段見到女人會迷之啞巴,後段劇情拉傑處了一個女友並跑到天文館做起了「精彩」的客座講解。

雖然四名男主體內缺少了中國血緣,但是眾多男主的原型都與中國有緣,說明我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絕不是一句空話,國內的各大院校都十分重視延攬各個領域的傑出人才。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我國在楊振寧之後,在尖端科研前沿缺少本國的C位大咖,這多少與我們常年來的科研模式有關,在預先研究方面投入明顯比應用技術要少。充分表明我國目前正處於對成熟技術應用的渴求階段,而不是處在前沿科技預測與探索的快車階段。

在這裡提一下四個男主齊聚的加州理工學院,這是一所只有2000名學生規模的極小眾精英院校。在近期US NEWS公佈的美國院校排名,加州理工排名第6位(這竟然是近年最差名次),如果這段信息變成劇中情節的話,謝耳朵一定要挖苦一下排名的權威機構以及前面所有院校的不濟。

順便說一下謝耳朵的小白板,幾乎每集小白板上的公式都不一樣,經常會出現線性代數、概率、泛函、微積分、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M理論以及其他大量天文物理公式。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物理和天文學教授大衛·索爾茲博格(David Saltzberg)手書。此外對於眾多生活中出現的物理現象,幾位男主經常像說唱一樣把像佩妮這樣的科技盲成功攪暈。一句話,《生活大爆炸》是一部在科學理論方面經得起考問的劇作。

二、總編劇及總製片人及客串名人

(一)總編劇及總製片人

查克.羅瑞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奇人。他本人腦袋上的頭銜很多:作家、導演、製作人和作曲家。這讓人不僅想起喜歡寫詩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鮑勃.迪倫。羅瑞本人曾經被紐約州立大學錄取,但兩年之後輟學。美國的名人很多都喜歡輟學,這讓人不僅又想起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雖然這裡提到了扎克伯格,但其人與英年早逝的亞倫.斯沃茨(請自行安利)相比,顯得多少有點懦弱。

言歸正傳,羅瑞第一次擔任製片人是獲得了1995年提名的音樂喜劇Grace Under Fire。這個作品筆者沒看過,但是筆者特別懷念查理.西恩(在本劇第二季第四集客串)主演並由羅瑞坐鎮的《好漢兩個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查理,害苦了該部神劇,也打亂了羅瑞的全盤計劃。「嗑藥丟表脅迫妓女」醜劇後,查理退出,《好漢兩個半》也高開低走偃旗息鼓,讓人扼腕。退出的查理百無聊賴,跑去採訪了在逃的墨西哥大毒梟古茲曼(矮子)。但在這部劇中,羅瑞還是有所收穫,挖掘出「大爆炸」霍華德的未來妻子——伯納黛特(同樣很矮,扮演者Melissa Rauch)。

羅瑞於2007年開始編劇並製作《生活大爆炸》,期間於2013年製作了另一部熱播劇《老媽》,該劇目前仍在熱播且部分臺詞與「大爆炸」中有明顯重疊。比如「你會喜歡別人在洗澡時擅用你的絲瓜絡麼?」 而2017年開始的「大爆炸」衍生劇《小謝爾頓》同樣出自羅瑞之手,《小謝爾頓》對「大爆炸」中的人物關係進行了外延,在時間軸上對劇情進行了互補,同時成年謝爾頓扮演者吉姆.帕森斯(5次艾美獎最佳)全程配音,讓該劇提了不少的人氣。所有羅瑞旗下的喜劇喜感十足且音樂元素充沛。另外《生活大爆炸》還有一名總製片人:履歷豐富的比爾.布拉迪,但與羅瑞的傳奇相比,略顯平淡。

(二)客串角色的名人

在「大爆炸」客串出場的名人們,完全可以用「殿堂級」來形容。讓眾多大腕客串劇中,本身就說明「大爆炸」的「破壞力」和查克.羅瑞的影響力。

1. 霍金

科學界天王霍金不僅出演了多集,而且為了劇情科學天王竟然爆了粗口!對著口出狂言喋喋不休的謝耳朵說出了「Fuck off(滾)」,尤其這是霍金通過輪椅配備的嗓音震顫器發出的,配以他那一貫的撲克臉,效果是——讓人笑的肚子疼。對於所有物理宅男,霍金就是活著的伊薩克. 牛頓爵士,所以謝耳朵見到霍金那種神經質就顯得見怪不怪了。不幸的是,霍金再也看不到該劇終結的那一天了。

2.斯坦.李

現在滿網滿屏的悼念老爺子。沒錯,沒有李大爺就沒有現在的漫威英雄們,是他賦予了英雄們真正的生命和市場價值。老爺子身兼漫畫創作者、演員、編劇。在這裡不得不讚歎美國的文化娛樂界的精英優勢,很多人都是讓耶穌同志都乾瞪眼的能人。斯坦.李從1941年即推出《美國隊長》三部曲,是美國乃至世界漫畫史的扛鼎之人。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X戰警、超膽俠們呼喚斯坦.李,就像是葫蘆兄弟叫爺爺那樣親切。在劇中,老爺子出現在謝耳朵的夢境或主觀臆想中,是外星的大師級人物,與老爺子本人創作過的作品珠聯璧合。

3.沃茲尼亞克

您可能不知道這個胖子是誰,但是您不可能不知道喬布斯。當初那個註冊為「蘋果」公司的車庫裡不只有喬布斯,還有胖子沃茲尼亞克忙著攢機的身影。相對喬布斯的冷酷,筆者更喜歡親和力滿分的胖子叔叔。也正以為對蘋果公司氛圍營造的分歧,導致了沃茲尼亞克的離開。在《生活大爆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取笑喬布斯和他的高領毛衣,喬布斯不管活著與否,恐怕都會會意一笑。

4.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最近可是「風光無限」,特斯拉賣不出去,但是四十大幾的人了,竟然對著直播抽大麻,也真是沒誰了。馬斯克在北美地區是首屈一指的科學巨鱷,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學位——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但就是這樣兩個學位可以讓馬斯克左右互搏,其旗下擁有多家科技公司,每個都含金量十足,比如PAYPAL,近年來國外一直有人拿此軟體說事,用來抨擊馬雲技術抄襲。再比如特斯拉新能源,全電力超長續航劃時代豪車,在北美廣受歡迎,但在中國卻慘淡經營。近期國內媒體經常將馬斯克和賈躍亭相提並論,可能是感覺兩人都是融資創業,但其實喫瓜羣眾嚴重忽略了馬斯克的科技光環,相比而言,賈躍亭更像是個非法集資者。

此外,還有眾多美國影視圈的名人客串,比如金牌演員、編劇威爾.威頓(此位同樣才華橫溢,星際和星戰系列編劇,GTA系列遊戲的幕後製作),《行屍走肉》裏紅遍全球的亞裔Steven Yeun,《星球大戰》中的經典人物萊亞公主的扮演者Carrie Fisher等等,人物眾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三、劇中的科學理論

既然是弘揚科學精神和體現科學界基層工作者的劇作,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前衛科技做支撐。但是科技是枯燥的,真實的實驗室研究工作異常乏味,那種機油和鋼結構混雜萌發的味道,計算機裏屢次演示不過的Bug,又有幾人曉得其中滋味?但是「大爆炸」成功地將這些「無聊」梗升華了,大量由科學理論本身派生出來的笑話和人物間的互相逗樂,在劇中層出不窮。這充分說明總編劇和總製片人查克.羅瑞的能力,很明顯,他說服了一大批編劇及各領域科技人才為其提供了大量「炮彈」。

在劇中,弦理論、超弦理論、M理論被謝耳朵很幽默地解釋了一遍又一遍,並且這成為謝耳朵「死磕」霍華德的金湯陣地,從事物理實驗的霍華德由於驗證不了這種空間維度,拿謝耳朵一點辦法沒有。

其他的理論像微觀與宏觀世界的矛盾體系——量子學說與廣義相對論,就像是謝耳朵和佩妮一樣,永遠無法融洽交流。霍華德和拉傑現場試驗的「遠程接吻裝置」雖然畫面非常噁心(兩個男人連線接吻),但這是遠程智能控制的最高傑作,集通信、控制演算法、力反饋及柔性技術於一體。

而四名男主歡呼雀躍的遠程網路控制點燈,則已有多項專利註冊,基於不同網路平臺及不同控制器系統,會有相同的控制結果,即:電燈開了、電燈關了。表面上非常無聊,但卻是一個基本的控制閉環過程,很有學術價值。此外,霍華德涉及的航天技術、謝耳朵拿來顯擺的多普勒定律和薛定諤的貓、艾米從事的神經生物工程、伯納黛特從事的細菌研究,都是當今社會的熱議且相對前沿。

四、劇中的美國流行文化

談起劇中的美國流行文化,很多70年代至今的人都可以如數家珍,不論是超人、漫威英雄,還是星戰與迷航系列,甚至是汽車人與忍者神龜,抑或是霍華德歌唱「伯納黛特」中的博士與塔迪斯時空機器,美國的流行文化貫穿全劇且並不刻意說教。

而劇中音樂並沒有因為是科學主題而被無限制忽略,謝耳朵聽了才會睡的「Soft Kitty」,霍華德唱給愛妻的「伯納黛特」,霍華德和拉傑自彈自唱的「馬不停蹄夏洛克」,而主題曲《The History of Everyting》更是由榮獲格萊美大獎的裸體淑女樂隊演唱。劇情與流行音樂的結合非常烘托氣氛,讓現場檢驗效果的觀眾爆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四位男主迷戀的暴雪系列遊戲以及Geek男中流行的克林貢語,在當下都非常前衛,很難想像由一部《星際迷航》竟然還能派生出一種語言(克林貢語發明者為美國語言學家馬克.歐克朗,為此還專門出版了《克林貢語字典》),但這種事就真的發生了。不得不說,這樣一個包羅萬象的影視劇平臺,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多元文化元素。

五、「大爆炸」給筆者的啟示

近階段,美式室內喜劇呈井噴式爆發,比如《好漢兩個半》、《破產姐妹》、《生活大爆炸》、《小謝爾頓》、《老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似乎美國的喜劇類編劇們手握頂級喜劇生產線開門鑰匙。眾多的喜劇覆蓋面很廣,演員演繹的角色涵蓋了各行各業,折射的社會現狀也是現實與超現實相結合,對待當下種種現狀的不公,編劇們會套用臺詞對其進行無情而詼諧的批判,辛辣的諷刺經常博得場下觀眾(美式情景喜劇殺青後,劇組喜歡邀請一批觀眾赴現場觀看)的歡呼。

對待美好的友情、愛情,編劇們毫不吝惜,主觀設定的角色總是能夠迎合主流。一部優秀的喜劇作品既要鞭撻又要頌揚,既不說教又要發人深省,對於鄙視同性、鄙視婦女、鄙視有色人種、不良嗜好等社會毒瘤,這類喜劇能夠做到齊齊說「不」,這也是它們能夠在美國乃至中國贏得大多數年輕觀眾青睞的重要因素。

喜劇是影視劇的一種表現形式和類型,來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同時,喜劇也亦應是一種文化,文化多元的社會更能折射出不一樣的喜劇效果。雖然我們很懷念國產室內劇《我愛我家》和《武林外傳》,但是我們也應該很清醒地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差距。至少跟存異與大同的《生活大爆炸》相比,我們對國內同類劇作的等待還要再多幾分耐心。

註:《生活大爆炸》主題曲「The History of Everyting」

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宇宙一度又燙又稠密Then nearly fourteen billion years ago expansion started. Wait...140億年前終於爆了炸 等著瞧... The Earth began to cool,地球開始降溫The autotrophs began to drool自養生物來起鬨Neanderthals developed tools,穴居人發明工具We built a wall (we built the pyramids),我們建長城(我們建金字塔)Math, science, history,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數學 自然科學 歷史 揭開神祕Tha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一切由大爆炸開始"Since the dawn of man" is really not that long,其實人類歷史沒有多久As every galaxy was formed in less time than it takes to sing this song.星系形成時間比唱完這支歌還要短A fraction of a second and the elements were made.元素在微秒間便形成了The bipeds stood up straight,兩足動物直立行走The dinosaurs all met their fate,恐龍都得認命了They tried to leap but they were late想要突變 沒來得及And they all died (they froze their asses off)就死光光了(pp都凍成了化石)The oceans and pangea大洋和泛古陸See ya, wouldnt wanna be ya拜拜 纔不想學你Set in motion by the same big bang!都是爆炸惹的禍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一切從大爆炸開始Its expanding ever outward but one day宇宙向外膨脹 但有一天It will cause the stars to go the other way,星球會反方向運動

Collapsing ever inward, we wont be here, it wont be hurt向內坍塌 反正我們不在了 不會覺得疼Our best and brightest figure that itll make an even bigger bang!我們美好光輝的形象將引發一場更大的爆Australopithecus would really have been sick of us南方古猿肯定不爽我們Debating out while here theyre catching deer (were catching viruses)在他們捉鹿時唧唧歪歪 (我們現在捉電腦病毒了)Religion or astronomy, Encarta, Deuteronomy宗教 天文 e百科 舊約申命記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一切從大爆炸開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