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寫我心

大家好,我是文小麗,今天我分享的是張喇咪的《「媽媽,我是從哪兒來到呀?」》。

本文作者以女兒與媽媽之間的對話,來告訴人們要用心體會孩子感受,陪著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以及對孩子神態的描寫,而不是單純的說孩子恐懼、害怕,很好運用了今天無戒老師今天講的,故事要描寫而不是敘述。

這篇文章的結構清晰,開頭,情結,結尾,始終以孩子的心理變化為線,貫穿始終。

一、開頭

開頭以丹華在網上看到的段子開始切入,引發丹華的回憶,直擊主題,乾淨利落。

打開電腦,準備開始工作,丹華無意中看到《搜狗今日新詞》今日神段:在坑娃父母的嘴裡,誰不是垃圾桶裏撿來的小孩?

老師曾提到過,在寫文章的時候,最好在一開頭就能吸引住讀者,勾起他們閱讀的慾望,直拋主題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讀者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都會想:自己家孩子或者自己小時候都曾問過這樣的問題,當時自己家長或者自己是怎麼回答的呢,是不是也跟作者一樣,是一個坑娃的家長呢?有了疑問,就有讀下去的慾望。

二、主體

在主體中,作者用女兒與媽媽,女兒與爸爸之間的對話把故事鋪展開來,並且在對話的時候加入了一些動作,以及心理的描述,來說明當時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心理變化。

1. 發生

事情的開始,先是女兒的提問。

「媽媽,我是從哪兒來到呀?」忽然丹華聽到女兒問

幾乎每個媽媽都會遇到好奇寶寶們的這個問題,而怎麼處理真的是見仁見智。

文中的媽媽採用了一慣的答案,告訴寶寶是從垃圾桶撿的,來跟孩子開玩笑,孰不知這樣做正在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2.高潮。

瞬間,果果的大眼睛裡蓄滿了淚水,淚花不停的打著轉……看到有了效果,丹華繼續講下去。

這樣的場景有沒有讓大家想到自己小時候,遇到那種愛逗弄孩子的大人的心情呢。

此時孩子的內心是恐懼的,特別說這句話的人還是自己的媽媽。

3. 轉折

轉折在爸爸出來後,果果迅速沖向爸爸的懷抱大哭,媽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努力安撫孩子,使孩子心情平復下來。

在爸爸的懷抱裏,果果嗚嗚的哭了,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4. 結果

最後還寫了孩子聽到自己在媽媽肚子裏時,媽媽那麼辛苦,又哭了,對媽媽說寶寶愛媽媽,一個貼心的小棉襖形象,讓我們這些沒有女兒的人,真是羨慕不已。

「媽媽好辛苦,寶寶愛媽媽!」聽了女兒的話,丹華突然也紅了眼圈,隨即緊緊的摟住了女兒。

三、結尾

最後作者對本文的觀點進行了一個總結:她告訴自己,今後不能再跟寶寶開這種玩笑,給寶寶造成恐懼,要更用心的與女兒相伴。

四、不足1、標題

文章是以對話為標題,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但標點符號太多,引號、問號完全可以去掉,即使不加也完全不影響表達的意思。

2. 首尾不合

開頭寫的是丹華從網上一個段子入筆,結尾卻沒有再提,首尾沒有呼應。

五、建議

首先作者定位很明確,這點很好。只要定好位,其他就是慢慢打磨自己的文筆與能力。至於共情問題,也需要時間的磨練。如果是想寫故事的話,最好不要直接向你的讀者灌輸價值觀,要學會讓讀者發揮想像力,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發現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

我看了一下作者其他文章,基本也是以丹華與果果母女為主寫的育兒故事,這個想法其實很好,建議可以集合到一起建一個文集,形成一個系列的育兒故事,至於水平,寫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會提升,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首先要先寫起來,不管好與不好,要堅持認為自己寫的是好的,像們戒老師說的,要有臭不要臉的精神。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