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羣體逐漸年輕化,90後已經成為當代消費主力。而年輕的消費羣體更注重在自身生活質量穩定的情況下展現自我個性化的一面,所以,對於服裝的選擇更為「慎重『。但對於新時代的愛美女性來說,服飾的重要程度不僅源於女性自身的要求,還受女性要扮演不同身份、出席不同場合的影響。

淺奈印象女裝品牌認為不同顏色的服裝對應不同的場合,但很多人不知道,色彩的搭配往往決定了衣服風格的走向。衣服與人的融合是受色彩視覺規律和色彩視錯覺的影響,來達到膚色、體態和色彩美的整體統一,以實現服裝設計的世界性與個性化。

服裝色彩和自然界色彩相比較而言,服裝色彩的選用侷限性很大,要因人、因地、因時而宜,但所有的服裝都是為人服務的,所以淺奈印象認為服裝色彩的影響概括起來可以分為服飾色彩與人的體型關係、服飾色彩與人的膚色關係、服飾色彩與人的心理性格關係。

(一)色彩影響體型

服裝穿著於人體,與人的體型有密切關係。從體態上來進行服裝色彩語言的表達,主要利用色彩視錯覺來考慮具體的人體體態,採用適當的服裝色彩,使其與著裝後的人的精神氣質構成一種整體美感。

在選擇服裝色彩時,針對胖型的人應避免採用擴張感強的高明度色,如雪白、鮮黃、橘紅等,應使用統一色彩。而體型瘦小的人,宜穿著擴張感強的明亮色調,使比例得到相對調整,產生視覺上的美感。

(二)色彩影響膚色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膚色是服裝色彩中最不可忽視的條件。服裝色彩的美,是人體著裝後默契配合而形成統一美感的一種狀態。以整體、科學、藝術為主的構思方式,不僅體現在設計師在設計時,對人的膚色與服裝色作整體的思考,還體現在消費者選擇搭配衣物時。

正確地運用服裝配色,還能起調節膚色、發色,達到襯託健美膚色和掩飾粗糙膚色的作用。想要膚色與服裝色彩的協調和美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拉開兩者顏色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度差的距離 。

(三)色彩影響心理與性格

服裝設計的色彩在體現人們的年齡、性格、消費心理上各自有所不同。在年齡心理上的反映差異是非常大的。如青年人對色彩要求鮮艷、明快、活潑、對比強,以適應他們那種單純、直觀、活潑的心理要求。中年人對色彩要求漂亮而引人注目,要柔和含蓄、鮮明而不俗氣、高雅而又大方,這是一種主觀理智的色彩。老年人對色彩的要求是穩重、含蓄、漂亮、高雅。

在考慮服裝配色時,也應對不同穿著對象的個性進行具體分析,以達到色彩個性和人個性相協調。同時,色彩運用得當,又能使人的精神面貌更健康。就像性格開朗的人,宜穿白色或暖色系的高明度、低彩度的服裝;性格溫和的人,適宜穿柔和而彩度較低、中明度的服裝;理智的人,適宜選用柔和的冷色或黑色、白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