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再靠近

這是卡帕的攝影哲學,如同卡蒂埃.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一樣。

不同的攝影哲學體現了不同的觀看方式。

卡帕的攝影哲學,「靠近,再靠近」直觀體現了攝影作為記錄的重要功能,需要儘可能靠近甚至進入事件正在發生的現場,才能抓住那些最重要的瞬間。在諾曼底奧馬哈海灘,卡帕浸在海水裡,冒著槍林彈雨拍下了登陸的畫面,這為數不多的畫面,成為二戰戰場經典瞬間。

作為戰地攝影師,卡帕還原真相的使命感,和攝影記錄的功能進行了很好的結合。看到正在發生的事件,觀看到事物的本質的強烈慾望,最終導致卡帕靠近了死亡本身,犧牲在越南戰場上。

這冥冥之中似乎是一種宿命。當我們看到正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其實是正在消亡的事情。當我們靠近一個人,靠得太近,看到他(她)全部的時候,其實是該離開或者是吸引力消失的時候。這正契合了我們宇宙的本質,無中生有,有中生無。我們看到所謂真實的東西,其實並不真實,甚至是虛無的。

有些攝影家,如布列松就反對給他的作品貼「紀實」的標籤。也許,潛意識中,他們意識到了觀看,僅僅是看而已,看到的東西往往是不真實的,他們只是把看後的感覺「描述」了下來。


「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匈牙利裔美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的經典名言。他從22歲開始踏入西班牙內戰,成為一名戰地攝影師,然後,輾轉到中國抗日戰爭等重大戰場,卡帕的一生經歷了五場重大戰爭,他把自己視為賭徒,親臨實地戰場,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拍下了許多珍貴的戰地照片,最終在越戰中,踩中地雷不幸身亡。「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這並不僅僅是被攝對象與鏡頭的距離,而是人的思想與胸懷問題,這是鼓勵和鞭策我們從事攝影行業的,要愛崗敬業,要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卡怕的攝影精神,讓本人深深體會如下幾點。一是要掌握攝影的基本技能,謙虛謹慎,不斷向攝影行業的師兄師弟學習,更要理解攝影藝術的實質含義。二是攝的類別很多,有紀實性攝影,有風光攝影,人像攝影,商業攝影,創意攝影等等。作為一個攝影領域的創作者,必須明確自己的側重方向,才能在學習的領域內有所作為。三是明確攝影的實質內涵,為社會為國家傳遞正能量。攝影作品帶給人們的是很直觀的視覺美感。我們的時代己不再是卡帕的時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正朝著美好的生活在追求,但亦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很需要我們的鏡頭去靠近再靠近。(以上照片都為網路照片)


有一句話叫做無限風光在險峰,告訴你拍風光片該怎麼做。同樣,紀實攝影,卡帕的這句名言也告訴你該怎麼做。卡帕是戰地記者,他以他的親身經歷目睹了戰爭的恐怖和死亡,最終他的死亡方式成就了他的這句經典的名言。我們不要抱怨自己拍的不好,因為我們走的不夠近,這裡也喻示了職業態度和冒險精神。


卡帕是戰地記者。他需要靠近。咱不需要,咱就偷偷靠近。


單從景深的角度說離得越近虛化越好??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盡量不要通過變焦拍攝物體和景物,走近一些,靠近再拍會有更好的結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