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晚年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中,其實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開始的時候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黨。

1、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支持太子的原因其實並不是結黨營私,而是他們認為太子就是將來的皇帝,支持太子是正統、正道、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胤祥性情比較衝動、俠肝義膽,被人稱為「俠王」。

雖然是太子黨,但是他其實是以四阿哥胤禛馬首是瞻的,因為四阿哥胤禛確確實實的想要為朝廷、為國家、為百姓做些事情,所以深得胤祥的佩服。

而「八爺黨」是為了篡奪原本屬於太子的皇位而努力,他們結黨營私,和許多朝廷官員互相勾結,攫取利益,損公肥私,其實是國家的蛀蟲,胤祥從一開始就不相信他們能夠將這個國家治理好,所以和他們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2、胤禛和胤祥發現太子各方面有缺點,太子繼承大統非國家之福。

八爺黨認為胤禛是太子的人,所以在胤禛在協助康熙處理事務的過程中,受到了康熙的賞識後,八爺黨開始對其進行打壓。

這個時候,太子也開始不信任四阿哥胤禛,經常干一些落井下石的事。使得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開始和太子有了隔閡。

3、胤禛發現康熙對太子也不滿意,開始暗中培養自己的班底,為自己奪嫡做準備。

胤禛開始支持太子,是因為太子是康熙認定的接班人,是正統。所以,胤禛支持太子,親近太子。只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加好的為富民強國做一些事情。

但是漸漸的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時候他有發現康熙對太子似乎也是不太滿意,好像有廢太子的打算。所以胤禛也開始培養自己的班底,如年羹堯、李衛、胤祥等其他一些秘密的人馬。

這個時候胤祥和胤禛名義上還是太子一黨,其實已經開始另立門戶了。


導讀:其實這個說法是有的,不但老十三胤祥是還有不少朝臣阿哥都可以說是太子一派。然而這個派指的是擁護國家儲君,和結黨營私的朋黨還是有區別的。就拿老十三胤祥和老四胤禛來說,站在太子一邊不是為了站隊而是在國家大義面前衷心為國家辦差。與之相對的就是八阿哥奪嫡集團,野心勃勃的想把太子拉下馬然後取而代之。

(老十三胤祥劇照)

在說老十三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太子胤礽被提前冊立儲君的背景。要知道胤礽是大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上唯一一個提前立為太子的個體事件。確實是個特殊情況,首先清朝祖制有規定,皇帝生前不得冊立太子。但是康熙和髮妻赫舍里少年夫妻,且共同經歷了除鰲拜的艱難歲月。皇后赫舍里名門世家,位份十分尊貴。她是索尼的孫女,她父親任領侍衛內大臣,叔叔是當朝大學士索額圖。可以說是患難夫妻,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是感情很深。胤礽出生,赫舍里難產而死時康熙綳不住了。

本著對赫舍里的不舍,扛著皇祖母的指責毅然決定立胤礽為太子。

《清史稿 本紀六》記載:五月丙寅,皇子胤礽生,皇后赫舍里氏崩。......十二月丙寅,立皇子胤礽為皇太子,頒詔中外。

(康熙劇照)

胤祥和太子有私誼,但擁護太子更多的為的是為國家利益

胤礽從小被立為太子並且被精心安排座位儲君培養。很多名師大儒被選擇為太子的老師進行精心栽培。李光地、熊賜履大儒名士都曾經做過胤扔的老師。胤礽也不負期望,少年時節就文武兼備,書法、字畫、騎射皆精。

因為太子冊立很早,所以本來按照祖制諸位阿哥都有可能有繼承大統的機會。但是現在早早的就給了胤礽,諸位阿哥們當然不開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開牙建府之後門人弟子加上客觀上推動了阿哥們的野心,誰不想君臨天下。所以隨著自小建立的友誼以及各自的利益逐漸形成了幾個小集團:以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派:有十三阿哥胤祥、四阿哥胤禛等;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等;此外還有大阿哥胤禔和三阿哥胤祉各自為首的四個小集團。

太子集團的位置最正,也同時是最遭人嫉恨的對象。太子是一國儲君,也就是將來的皇上。所以肯定有不少大臣們提前燒冷灶期待將來得到重用。一般來說皇帝對此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太子繼位後必須得有自己的嫡系班底才好掌控朝局。但是隨著太子的勢力越來越大和其他阿哥集團的大肆攻擊、潑髒水,康熙的態度漸漸的發生了變化。

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再加上太子胤礽的做事確實有違國家利益。所以導致太子接連兩次被廢。作為太子最衷心的小弟老十三心裡是最憤懣也是最苦的一個。他和四哥為了國家利益江南籌款賑災不都是為了維護太子形象嗎?甚至為了維護太子,在劇中把鄭春華都進行了安置。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最後胤祥也因為這個成為被康熙圈禁的理由之一。

老十三對太子二哥的複雜心思在他和鄔先生、四哥胤禛的飯桌上有過酣暢淋漓的表述:

我從小就沒了娘,在幾個阿哥中間就四哥和太子對我好。我為的是大清的江山,為的是大清的百姓。我會拚死命去保他,全了君臣和兄弟之間這份情誼。所以我就一下子豁出去了。但是我一隻在琢磨一個問題,這樣的太子值得我保嗎?作為將來大清的皇上,他能治理好這個國家嗎?

老十三的一腔熱血被胤礽的表現如同冷水潑頭一般的涼快了下來。然後在觀察了諸位阿哥們的表現,才根據國家利益為重立勸四哥胤禛爭奪皇位。這是勞十三胤祥的最大的一次轉變。

四哥,你有才有德為什麼不去和八哥爭一爭呢?.......我就瞧不上他那假仁假義的樣子,他要是賢為何苦活難活他都不去做,他一門心思都用在收買人心上了。

可以說老十三在雍正繼位的過程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十三的為人非常讓人稱道,首先是在國家利益為前提下頃盡全力去推四哥上位。又在四哥繼位後實行新政時為他保駕護航。

小結:

所以說老十三胤祥不能完全說是太子派,如果非要說十三的初衷那就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前提下推動四哥走上皇位並為之保駕護航。老十三也是個實誠君子,說話直爽也確實不是合適的繼承人。這點他自己也知道,但是難得的就是有自知之明。做了一代的俠王,也算不負此生了。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從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故事情節當中可以看的比較清楚,十三阿哥胤祥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之前,的確是貨真價實的「太子黨」,之所以說十三阿哥胤祥這個太子黨「貨真價實」,是因為在那個時期,四阿哥胤禛也被朝野上下很多的人,包括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認為是太子黨,但是四阿哥胤禛這個太子黨和十三阿哥比起來就完全是「名不副實」。

同為外界認定的太子黨,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最大的區別,就是十三阿哥本身對「太子之位」完全沒有「覬覦之心」,而且無論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以「情義和忠誠」為原則,哪怕自己為此受委屈。十三阿哥胤祥之所以死心塌地的寶太子,幫太子,並非出自於『黨同伐異』的黨爭,也不是出自於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的得失,而是出自於對皇上的忠誠以及對太子胤礽的感恩。

在印象的認識當中,忠於太子就是忠於皇上,因為今天的太子就是明天的皇上,太子和皇上是一體的。從個人感情的層面來講,十三阿哥從小在皇后身邊長大,得到了作為兄長的太子胤礽的關懷和照顧,他與太子之間的感情深厚,胤祥也一直對台資有感激之情,在這一點上胤祥和四阿哥胤禛一樣,同樣都是在皇后身邊,四阿哥胤禛對胤祥也是照顧有加,所以我們會看到,最初太子胤礽的身邊一直是有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跟隨並為之效力。而這兩位皇子也被外界通稱為「太子黨」。

所以即使是太子胤礽因為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偷情被康熙堵個正著,自知闖了大禍而失魂落魄的太子找到四阿哥胤禛商量應對的辦法而被師爺鄔思道阻止的時候,胤祥依然感念太子對自己曾經的關懷與愛護,不顧很有可能受到牽連而被處罰的風險,生生的陪著太子在野外轉了一夜。

最終,十三阿哥胤祥因為受到太子「調兵謀反」的牽連,被康熙囚禁了起來。

按照十三阿哥胤祥自己的說法就是:當自己豁出去為了太子仗義執言衝撞皇上,盡了做兄弟的情分,被囚禁的時候,心裡反而一下子豁亮了,很多事情也就想明白了......。

胤祥看明白的事,就是這個太子不值得一保!儘管從兄弟情分和君臣之義上胤祥做到了仁至義盡,但是同時太子的一系列所作所為也基本上讓十三阿哥胤祥對這個太子徹底死心。也就是從胤祥被康熙解除囚禁恢復自由之後,這位「俠義十三郎」正式的加入了輔佐四阿哥胤禛爭奪「太子之位」的行列,成為四阿哥胤禛奪嫡之爭路上最有力,最忠誠的夥伴。

如果拋開電視劇的視角,從正式的史料當中的相關信息來看,十三阿哥胤祥是太子一黨的證據並不是十分充分,只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走得比較近,而康熙非常喜歡十三阿哥胤祥。

據《清史稿》記載,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康熙出巡每次都帶著這位十三阿哥。而十三阿哥胤祥也不是電視劇當中的那個只是「俠義心腸」的帶兵的阿哥,而是一個可以稱得上是「文武全才」的皇子,絕對是青年俊才。

但是胤祥在康熙朝後期被康熙冷落了十多年,顯然是受到了太子兩次被廢的牽連和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歷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也應該是太子一黨,因為在皇子當中,僅僅是因為受到太子的牽連就被康熙冷落十來年的皇子,十三阿哥胤祥是僅有的一個。

但是,十三阿哥胤祥是「四爺黨」骨幹核心缺失從電視劇刀《清史稿》都非常清楚展現在觀眾和讀者的眼前:電視劇當中的十三爺胤祥在雍正登基之後,即可進封為怡親王世襲罔替(鐵帽子王),議政大臣,在雍正身邊成了最重要的信服和親密戰友。實際上已經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雍正朝老二。而在《清史稿》當中,雍正登基的第二天,這個被康熙冷落了近十年的貝勒就被康熙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成為大清第九個「鐵帽子王」,同時任命為議政大臣(正史當中沒有廉親王任總理王大臣的事)。更為厲害的是,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病逝,雍正除了「贈謚號,享配太廟」的恩榮之外,居然特批恢復「胤祥」的名,不再避諱皇帝名諱。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特殊的待遇。

所以,十三阿哥胤祥曾經是太子當的一員,也曾經因為對太子資忠心耿耿而被排斥、打擊和冷落,但是他更是一名無比堅定的「四爺黨」的絕對核心。作為四爺黨的核心,胤祥的作用應該是更大更核心一些。


太子黨這個詞是相對於皇權的,相對於康熙,歷史上皇帝太子父子爭權的故事很多,弒父奪權的悲劇也時有發生,所以皇帝對太子是有提防的,偏偏許多大臣趨炎附勢討好儲君,為保證自己長期權勢和富貴,所以有太子黨一說,與太子走的近,效忠於太子會招到皇帝忌諱。

胤礽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公開冊封的太子,是一個四十多年的老太子,康熙對於這個嫡子寄予厚望,傾注了很多心血,這就是大清朝未來的皇帝啊,阿哥們跟隨太子並沒有錯,他們與太子既有兄弟親情又有君臣之分,擁護太子孝敬康熙是阿哥們最應該做的,那為什麼老十三會被定義為太子黨呢?

其實,有奪嫡野心的八爺黨才是康熙最忌諱的,他們可是與太子儲君為敵,目標是奪取太子之位,既沒有兄弟親情,也不顧君臣之分,出的大多是陰招損招,給太子下套,所以最終遭到康熙打壓並不奇怪。老十三胤祥忠於太子,俠義忠膽,很受康熙喜愛,多次出巡帶上胤祥,多次場合公開表揚自己的十三郎,被稱為俠王,康熙很為這個兒子驕傲。問題出在胤礽,胤祥的轉折也是從這開始,儲君與皇權的衝突自古有之,隨著康熙年歲老了,愈發沒有安全感,與太子多有衝突,逐漸父子生隙,康熙兩廢太子,而這時胤祥依然沒有放棄太子繼續忠心追隨,規勸太子,甚至為保護太子俠義出手,自然被康熙視為忤逆,與太子「一黨」,被圈禁也是事態發展的正常結果。

太子被廢,儲君之位空懸,康熙諸子角逐奪嫡,胤祥也對太子徹底失望,轉而支持與自己親近而又符合他心中儲君德行的四哥胤禛,最終輔佐雍正,得封鐵帽子王,賞老十三家親王郡王雙爵位,成就兄弟佳話。


在封建的體制下,太子是君,其他的都是臣子。哪怕是親兄弟,這一點是不能亂的,所以不光是皇十三子胤祥,就連皇四子胤禛都可以說是太子的人。他們認真儘力的輔佐太子,這是他們作為臣下應該做的本分。只不過是後來,太子失德,才讓皇四子胤禛十分的失望,認為跟著他沒有前途,就另起爐灶來單幹。當然,在太子沒有倒台之前,他是不能正大光明的出來爭奪儲君之位的,否則就是謀逆,也會為康熙皇帝所不容。

這就是皇四子胤禛在剛開始十分高調的實心任事,而在太子倒台以後變得十分低調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