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可以是一家設計生產智能可穿戴設備為基礎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成立於2014年1月,同時,也獲得了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的聯合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中唯一一家聚焦於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公司。

無疑,華米科技是在小米生態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華米科技推出的小米手環、AMAZFIT米動健康手錶和AMAZFIT智能手錶,都和小米運動有深度的綁定。可以說,小米的生態為華米科技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2018年2月8日,華米在美國上市,算是完成一個一次完美的蛻變。這對於小米來說也是好事,畢竟自己投資的企業通過IPO資本化,讓自己手中的控股的部分能夠有更多的變現途徑。對於小米來說,這絕對算是一次不錯的投資結果。

要知道,在上市前,華米科技的股權結構是:CEO黃汪持股39.4%;順為資本持股20.4%,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19.3%。而小米和雷軍總共掌握了華米科技39.7%的股份,略高於CEO黃汪。華米的市值最高時,超過了10億美元,這對於投資者的小米,還是算很豐厚的回報了。

但是,對於小米的生態來說,如果華米科技去小米化,那對於小米來說並不是好事。我們都知道,小米的loT生態發展,需要越多的企業加入其中,才能夠形成規模。華米通過小米獲得了大量的流量,如果轉投其他陣營而且放棄小米生態的話,這對於小米的傷害還是不小的。

當然,這更大的還是華米的損失。華米去「小米化」無非是為了更多投資者的青睞,有更多可以匹配的資源。但是,華米現在的情況是,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於關聯交易,也就是來源於小米生態的助力。

截止到2018年,華米科技的關聯交易收入佔比達到了77.3%。也就是說,沒有小米生態的支撐,華米的營收將會非常可憐。也因為去小米化的口號,讓華米的市值直線的下降。

因此,作為一個小作坊,華米還是能夠過得很好,但是如果想做大,那麼可能就需要直面市場和風險了,也許就不那麼美好了。


去小米化是明智的選擇,起步靠大樹,但是如果一直在大樹下就不能更好的成長。


這叫不叫忘思負義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