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黑心【代購】的背後,到底隱藏著多少「暴利」?

12 人贊了文章

「做代購,是不是很「賺錢」?」

......

代購賣東西,可能會時不時的拍拍藥房或者超市裡產品的照片,他們會不會特意把價格馬賽克掉再發朋友圈?......

在朋友圈推廣產品的時候,又有多少代購不會直接「明碼標價」,而只在評論裏個別回復,或者讓大家感興趣的私聊?

做代購,「底價」是多少,究竟「賺」了你多少錢,似乎永遠是個不能言說的「祕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賺錢賺的這麼不理直氣壯?......賺錢很可恥嗎?很上不了檯面嗎?......想來想去,唯一的一個理由可能就是:

他們,肯定賺了我們「很,多,錢」......

多到不敢讓我們知道。

越是不知道,就越是想知道......倔強的不想「任人宰割」,於是,有這麼一類人,買產品往往要加N個代購四處探價,上某寶搜索大比價,終於找到一個「最便宜」的,再和當初那個代購的售價一比....我靠!這簡直就是宰人好麼?然後得出一條自信滿滿的結論:做代購,真TM是「暴利」!


後來我慢慢發現,代購刻意迴避底價有些時候真的是「迫不得已」!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很怕客戶拿著「底價」來「討價還價」!

有一位代購朋友跟我說,有一種人她絕對直接拉黑!第二句廢話都不帶有的!我問是哪種人啊?這麼招人恨?她說:就是一副自己無所不知的二逼樣,加了好友上來就說:「給我個最低報價吧,提醒你下,我可有親戚在澳洲,知道你們代購的底價!」......這意思就是,別賺我太多是不?給我報價的時候可得想清楚了是不?如果貴了的話我可知道怎麼跟你砍價是不?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口中的「底價」,不過就是藥房超市上的「價簽」而已。

如果你把「價簽」和代購的「成本」劃等號,

這隻能證明你的無知!

人在國外早就習慣了這麼一件事,有些沒做過生意的人,對「成本」這東西完全沒有概念。先拿澳洲本地的中國貨來舉個例子,他認為這東西在國內賣多少錢,那這錢就是澳洲店家的「成本」。記得有一次,我去這邊的華人店買東西,聽見旁邊一人拿著一瓶老乾媽「驚嘆」到,「我靠!有沒有搞錯?這東西在國內才賣5塊錢人民幣,這裡卻賣4澳元(差不多合20人民幣)!想錢想瘋了吧??」

是啊,你一定認為澳洲海關就是這家店老闆他媽開的所以不用進口關稅,貨都是掛在飛機翅膀上運過來的所以沒國際郵費,店鋪都是澳洲好心的房東免費出租的所以不用付租金,水電都是政府免費供應的,店裡三四個店員都是舊社會的包身工只知道賣命幹活不用給工錢的......沒錯,要這樣的話,5塊錢人民幣的確是這瓶老乾媽的成本!

......

往澳洲運中國貨的進口商是這樣,從澳洲往國內運貨的代購又何嘗不是如此?

你要知道,「運費」是要錢的:

別老說「我買了這麼多還不給包個郵?」你當這是淘寶清倉甩賣9塊9包郵的處理品嗎?還有些人上來就抱怨:「運費居然這麼貴?」親愛的,你要知道這是從澳洲到中國的「國際」運費啊!舉個例子,你從天安門到王府井,要花2塊公車票錢;你從北京去上海,要花上百的火車票錢,你從中國飛美國,那就是上千塊的機票錢;你從你家客廳走到廁所......嗯,這個可以不要錢!

所以,能給你包郵的代購,她們的產品價格一定訂的略高,已經把運費計算進去了,不給你包郵的,那麼她們的產品價格訂的通常都比較低,運費只有按實收取,纔能夠保證利潤。先分析分析,別動不動就什麼都讓包郵!有些比較實在的商家真的是 「包!不!起!」

你要知道,「時間」是要錢的!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話咱們小學一年級就背過。但這比「金子」還值錢的時間,怎麼在一些人眼裡就一文不值了呢?

有些人可能會說,「你不就是去採購一下,填填單子,包包貨嗎?能用多久?」媽蛋你知道藥房離我家多遠嗎?你知道我為了你這6罐奶粉要跑幾個超市嗎?你知道我為了湊齊你單子裏的一樣貨四處找代購同行求助嗎?還有,我賠上2個小時回答了你那些從頭上的禿頂到腳丫子掉皮的奇葩問題都尼瑪不算時間的嗎?

你要知道,交通和汽油是要錢的!

就算我不跟你計較我自己花的時間,但在澳洲,你要知道不是每個地方我都可以腿兒著去的。澳洲的交通費是很貴的,開車的話汽油錢也是筆花費。這些都是代購們的額外開銷。也許一些人會說,「你去逛街順便就幫我代購不就行了?」您這句「順便」說的到是很順嘴,你見過從藥房出來提著裝滿奶粉和保健品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合計得有個快20公斤,還能愉快逛街的嗎??

你要知道,我收你的是人民幣,

花的卻是澳元!

說到這裡,想起之前有人跟我說,羣裏有個人加她好友之後私信她,讓她代購,趾高氣昂的跟她說每樣產品會給她10人民幣的代購費!好像自己很慷慨,很大方似的,聽到的代購都該感激涕零!但你知道10人民幣纔是區區2塊多澳幣嗎?10人民幣在國內你至少還可以買碗麪,在澳洲,我卻連個煎餅都買不了啊!......

澳洲政府的最低工資現在是17.29澳元每小時,合成人民幣差不多85。按澳洲的「最低」工資,你出的10塊錢人民幣只夠我7分鐘的工錢,我可能剛穿好衣服連門都沒走出去呢!還給你代購??......

總結來說,確實有這麼一類人,恨不得商家天天都是跳樓甩賣,日日都是虧本促銷。如果自己多花了一分錢都覺得是「便宜」了別人!但你有沒有考慮到他人對你的付出?想想別人花了多少時間耐心解答你的問題,為了確保你完好的收到貨品,又花了多少時間精心的去打包每一樣產品......當代購們親切的告訴你:「親,你的貨已經發出了哦!」是不是又曾經換得了你一句「謝謝」?

有時候,接受他人的價格,就是尊重他人的勞動。是的,對於代購來說,可能他們不用研製開發產品,不用掌握太多的專業技能,也不涉及到複雜的經營管理,但是,代購是一種服務,既然付出勞動就要有所回報,天經地義。

我很喜歡之前在其他平臺看過的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沒有利潤,哪來的服務?」其中的一段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服務的前提是利潤,利潤空間可以被擠壓,但絕不能消失,請不要一味的過渡要求,每個人都要生存。


也許,就是有太多的「比價」,太多的「謾罵」,太多的「不信任」,讓代購這個行業越做越難。記得3年前有個人這麼跟我說:「所有的貿易都要走正規化,代購在三年內必死無疑!」但是現在,3年過去了,澳洲代購,還「神奇」的存在著......

話說代購,這個神奇的「存在」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先看國內,各種品牌在國內各大電商品臺上都開了旗艦店,價格戰一波接著一波;再看澳洲本地,各種批發代發業務也風起雲湧,甚至讓很多人「足不出戶」就做起了「代購」。

其實 ,我之前文章裏不斷強調過,這些,都是市場競爭的正常狀態,我們不能去說,哪種方式一定是更好的。但是,首先,你不能「欺騙」消費者,你是用哪種形式來銷售,那麼就請本本分分按照這種形式來宣傳。對於那些超市藥房裏拍幾張照片掛在店鋪裏,然後選擇某某快遞代發或者保稅區代發的「假代購」們,之前文章裏寫過太多次,再多說我自己都嫌煩。

總而言之,和電商平臺,保稅區代發相比,代購的東西,一來不算便宜,二來不算快!那為什麼還有這麼些「傻子」願意捨近求遠,去找代購買東西呢?

我找代購買,只因為我想買「真貨」!

一個原價5800的LV包包某特賣網站打折只賣988!你信嗎?我寧可付上15%的代購費,花上7000塊錢從法國直接郵寄過來!被海關查?不就是關稅嗎?我付就是了!別酸我,說你是喫飽了撐得有錢燒的!老孃就是要燒錢!因為我不想花988買個A貨還當寶貝背在身上!我不想買回來一個包不是先欣賞,先高興,先尖叫著說「我CIAO真是特麼美翻了~~~~!」,而是先去網上找帖子,逛論壇,或者去專櫃求爺爺告奶奶的找人「鑒定」,就怕這包不是真的!累不累啊?所以,我多花這點錢,買的是放心!因為老孃的「心情」和「時間」最值錢!

那些給孩子買奶粉,給家人買保健品的,我就更想說一句了,我就算背個假包我也背不死背不殘!但是奶粉和保健品這種入口的東西怎麼還就有人放心從一些來路不明的商家那裡買呢?!請恕我實在無法理解!你可以說你沒有可靠的代購路子,沒有可以信任的國外朋友,那咱們可以買國產品牌或者進口國行貨,實話實說,現在國產品牌不一定就差到哪裡去,至少還是個正規品牌對吧?你非要買洋奶粉,還要去網上找什麼某某節日的促銷價,花甚至比國產品牌低上一倍的價格!這可能嗎?不說國外的人工成本就是高,還有國際運費呢!打折?說實話我在澳洲這麼多年,看超市貨架上的奶粉打折不超過3次!就跟我沒見過LV,愛馬仕包在專賣店裡5折甩賣一樣!真正的好貨是不需要靠打折來促銷的!只會不夠賣好麼?


我找代購買,

因為我要清楚看到我的貨是怎麼來的!

從國內的商家買國外貨?我們的貨是走保稅區,我們的貨是走自貿區,我們在國外和某某廠家批發,和某某藥房合作!......你說了這麼多,全是我們看不懂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好嗎!沒錯,你們很「專業」,但我們老百姓就是這麼無知!看不明白你們的「專業」。我找代購買,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們會給我拍,讓我看到我要買的貨就在國外商店的那個貨架上,她們甚至還會給我拍採購視頻,讓我全程觀看我的貨是怎麼從貨架上到包裹裏的......這才叫「放心」好嗎?

比起那些我壓根不懂的「渠道」,一張張無從考證的「授權書」,我更相信我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產品!我找代購買東西,就是因為這四個字:「眼!見!為!實!」


我找代購買,

因為她們可以給我最好的服務!

有些人擅長海淘,這個網站搜搜,那個網站逛逛,現在還有些澳洲本地的藥房,也開了中文站,做起了全球郵寄的業務。有些人就說了:你們找代購買東西的太特麼傻了!這些網站上的東西都是正品,價格又便宜!然後吧,你們買了一瓶保健品回去之後,發現怎麼跟之前代購買的包裝不一樣?買了一瓶護膚品回去,因為包裝不好漏了半瓶?包裹發出來了,怎麼一個月了還卡在海關沒收到?......然後你想問問客服,我就呵呵噠了。國外的客服,你懂的。可以說國外人做買賣就沒有「在線客服」這麼一說!你以為都像國內似的旺旺QQ一口一個「親,親」的叫著你,人傢什麼事都是「郵件」,能24小時回復你還算快的,讓你等個幾天也不是不可能。除非你真的是有足夠的好脾氣和耐心,否則拿出給淘寶賣家差評的氣勢和他們理論?就等著碰一鼻子灰吧!

而代購可就不一樣了,不說別的,起碼人家回復的快!讓你覺得微信那頭有個隨時能聽見你說話的人!產品真的有什麼問題,代購們是很願意幫助你解決的。有些代購因為拉住一個客戶不容易,面對各種奇葩還能面不改色的陪著笑臉!有時候看著一些代購求助我向我發的那些聊天記錄......我真是打心底佩服她們的耐心和態度!

包裝不一樣?她們願意幫你去問。產品有損壞?他們甚至願意掏自己的腰包給你賠!貨物卡在海關?他們願意打電話幫你去催......我說服務是商品的一部分,你同意嗎?我從代購那裡買東西,花更貴的錢,就是要享受這種服務!一個包子,在街邊小攤和在五星級酒店喫,價格就是不一樣!你選擇街邊貨的價格,就別指望有五星級酒店的環境和服務!

怪不得總有一些代購在說:自己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每個代購背後,都有一部「血淚史」

被需要,被謾罵,被質疑,被抹黑,甚至被媒體當搶使......每個真代購背後,其實都有一部「血淚史」。有一個代購粉絲2017年私信發給我的一段話,至今我都收藏在自己的微信裏:

↓↓↓

沒錯,縱觀澳洲奶粉保健品發展最迅猛的這幾年,正是千千萬萬的代購大軍,鑄造了一個又一個品牌的神話。而這些品牌方,在自己的產品被代購推火之後,現在一個個在某寶某貓上開起了旗艦店,做起了直銷......你說做個代購,容易麼?.......至於說他們謀取「暴利」的,要不要換給你做,你試試?

以此文送給那些只做正品的良心代購們。被罵黑心也好,被無端質疑也罷,但求問心無愧,足以!


(@大獅獅 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