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問題倒是簡單,即使按徐光啟所謂的全甲也才10兩銀子,13副130兩銀子。

這個問題卻很有意思,因為清朝長期宣傳老奴十三副鎧甲起兵,就讓人覺得老奴開局只有這十三副鎧甲。挺慘的呵

事實當然並非如此,努爾哈赤之祖、父叫場父子被誤殺之時,明朝將「三十道敕書,馬三十匹,復給都督敕書」用於安撫努爾哈赤。

這裡那三十匹馬是可以無視的。真正要注意的東西是那三十道敕書。在女真地區,擁有敕書才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這是硬通貨。

為什麼這麼講?

因為敕書是明朝對邊遠地區管理地方事務的各羈縻衛所頭目的證明書。接受敕書,表明接受了明朝的統治,確立了君臣關係,需要向朝廷按時間和規定的數額納貢。朝貢者按指定路線進入京城,朝廷根據納貢的數量會賞賜一定的物品和錢財,這就是經常說的朝貢貿易。憑藉敕書,還可以到邊疆與漢人貿易,即「互市」。

女真這邊,最初永樂宣德年間對女真來朝貢的人數和次數是來者不拒的,女真攜帶土產馬、貂皮、人蔘、鹿、海豹皮等到京,住入指定的「會同館」,朝廷給予財物、絲物等賞賜。女真入貢之時除了貢獻給朝廷的物品,還多攜帶更多超出納貢需求的物資用於民間交易,最開始規定會館開市3日,後又延到5日成為定例。相對於朝廷的賞賜,這種與內地商賈的交易更讓女真獲利頗豐,可以換回女真社會必須的茶鹽米布陶瓷鐵器等。除了京城交易,往來途中也可以進行貿易。這些貿易都可以帶來巨大的財富。而憑藉敕書在邊境的「互市」貿易就更為重要,明中後期互市規定形同虛設,女真來邊境互市的次數越來越多

隨著女真社會的發展,其人口越來越多,入貢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於是正統以後朝廷對入貢時間和人數都有了限制。每年十月初,邊境通過檢驗「敕書」放人進關,一道敕書驗一匹馬,可進入1人朝貢。三十道就是30人。這一方面是明廷自己對朝貢所需物資不多,過多納貢就必須回賜過多錢財,明廷有點吃不消,另一方面也是明廷對日益壯大的女真產生警惕,希望借限制朝貢和貿易來壓抑女真發展,減少對自己的威脅。

所以,了解這些基本知識就可以看出,這三十道敕書對努爾哈赤的發家致富作用非常巨大。而且明廷賜予女真的敕書數量是一定的,對邊關將領和官員來說,只要你有敕書就可以貿易。

明初招撫海西女真給了敕書999道,南關699道,北關300道。到嘉靖時剩餘1499道。於是女真各部之間的戰爭目的除了表面上冠冕堂皇的東西之外,爭奪敕書才是目的。畢竟女真社會「以敕書多者為尊」。奴酋在統一女真之時也一併得到了全部1499道敕書。

因此。不要總把努爾哈赤想像著開局就那幾副破銅爛鐵,這30道敕書才是他的第一桶金。


隨便不嚴謹說幾句,清初普通一點的綿甲在4~5兩白銀,一些定做棉甲價格10兩起,20兩,30兩以上也很平常。所以10兩作為一般估測價格不能說有錯。

但是清初綿甲屬於重甲,都是里釘鋼片和外嵌連綴鋼片的,這個費用是很貴的,屬於額外的附加改造,基本上10兩翻倍沒問題,從質量上看30兩以上應該是有的。

再另外所謂十三副鎧甲,應該並不全是綿甲,瀋陽故宮民國之前藏清初盔甲,有兩副鎖子甲,推測也是清初存留下來。所以這十三副鎧甲不負責任的猜測是兩到三副全身棉甲加上可能有幾副明軍常用的明甲加上七八副鎖子甲。價格應當也不會很高。

這種鎖子甲式樣清中期已很少使用,但是和外國藏明末清初鎖子甲式樣十分接近,可以認為是清初遺物

全部下來可能也就是100兩左右的樣子,所以10兩左右一副作為平均價反而也算正確。

敕書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既重要又次要,重要的是建州女真作為中轉貿易基地的特殊地位,次要的是30卷敕書開局並不能當飯吃,只不過是資本,彼時比努爾哈赤強的勢力多了去。能生存下來,關鍵還是能打。

一家之言僅參考


印第安日馬酋長挖到祖傳凱夫拉防彈衣13件,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光復運動?


贊最多的那位說的對,鎧甲只是形式,赦書才是關鍵。

另外古代鎧甲是管制物品,類似於今天的槍械。帶著強力管制軍用品公然反抗,能起家應該也不足為奇吧


比慘修飾而已,你也信?

能夠在大萌、地方勢力、甚至是蒙古都有接頭交易的「倒爺」你還覺得酋長起步差么?

甚至邊軍「正常」打秋風都能被酋長參到朝堂跟前讓皇帝評理,給補償了好不。

而且大萌邊軍的那場肅清地方勢力某種程度上也是給酋長鋪路的雙贏局面。

說到底努酋長是:倒爺——台前的地方代理人——地方土皇帝的過程。

而「13副遺甲」已經是酋長起步的土皇帝階段了,你說差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