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有机认证
除了要守护消费者的健康,更要为后代子孙留下一块干净不受化学污染的土地。(图/徐浩一摄)

人的一生当中会吃到多少化学呢?而这些化学物质又有多少会伤害到土地呢?桃园市大溪区蔬菜产销班第十班就是秉持著这样的概念,期待能让人吃进干净、纯天然的自然蔬菜,不施洒任何化学药剂、化学肥料,以有机的方式种植稻米、南瓜等作物,尽管会面临更多虫害而导致产量锐减,仍为了自己心中的理念而咬牙坚持下去。

杨司闳 有机农业的先锋

杨司闳,大溪第十班产销班的前任班长。本身是美国加州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在美国生活六年多,直到一九九七年才回来台湾,回国后在服务业、电子业都有任职过一段时间,但因为在同业恶性竞争中感到心寒,认为农业环境纯朴 ,在二O一O年时离开职场卷起衣袖,下到乡野田间,开启自己的农业之路。

秉持将天然无毒的食物带给消费者的理念,毅然决然投入到有机农业之中,然而有机农业不仅成本比一般农作高出许多,更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因此杨司闳在这过程中也是付出很大的心血。

有机种植就是不能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工具,这点对作物成长有很大影响,不仅会让作物周边都有杂草围绕,有机作物被虫害侵扰的问题比一般种植法还严重许多,常常导致有血本无归的情况发生;且要是碰到接连几天的阴天甚至是雨天,都会造成作物被水泡烂,使得本来就产量不高的作物更增添许多变数。

对于病虫危害,尚可透过建立温室的方式来防治,但成效还是不会比直接喷洒农药来得有效,「若是我一下农药,虫明天就没有了;但我有机也没有了。」短短几句话却也道尽坚持有机种植的无尽辛酸,这些有机种植带来的问题,杨司闳多是以「苦撑」的态度面对,撑过的作物就能让自己有所收入,要是都没有作物挺过就只能安慰自己时机不好,将一切苦楚往自己肚子里吞。

为了理念而种 第十班的经营策略

在人赖以维生的土地上施洒这么多化学物质对整个环境真的好吗?对人体又真的没有坏处?这两个疑问句,促成桃园市大溪区蔬菜产销班第十班的成立。

为了更加向消费者推广有机农业的好处,杨司闳与当地一群怀抱相同理念的大溪农民,共同组建大溪第十班有机农业产销班,不仅要建立起产销班的知名度,更要带领后代接班的年轻人拼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而班员钟吉湾也说,由于杨司闳学历最高,加上投身有机农业的时间较久,因此便被大家推选为班长。

现在的第十班班员有二十多位,整体种植作物高达六十多种,包括有机稻米、有机小黄瓜、有机南瓜、有机竹笋、有机高丽菜等,杨司闳表示,第十班非常欢迎种植不同品项的农民来加入,但首要条件就是必须采用有机种植的方式;另外,在班员陈评煌的建议下,第十班的经营方式是采用系统性的管理。

班员陈评煌说,若产销班班员都只种植同一作物,会导致供货品项过於单一,更会面临价格崩盘的危险,所以系统性管理便是至关重要的,由陈评煌负责整合资源与分配种植作物,班员在开会期间提出自己欲种植的品项、所需时间等,而陈评煌会整合大家意见,统一育苗后再以各个班员的专长为主,去分配每个人负责的作物。

在机器设备采购方面则是采取统一购买的方式,杨司闳说,统一购买可以达到以量制价的效果,能替班员们省去许多多余不必要的开支,更可以将这些省下来的金钱投入在生产之中。

统一育苗也是第十班经营策略的关键。摄影_徐浩一
统一育苗也是第十班经营策略的关键。摄影_徐浩一

有机认证 打造第十班的「康庄」大道

为了保证食物口味,许多人会在食物生长过程或制作过程中增添许多化学物质,但这样对土地与人体的危害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第十班就是想要种出让人吃进身体中不会产生问题的蔬菜,同时也要留下干净的土地给下一代。

杨司闳说,第十班算是最早开始做有机验证的产销班,验证过程需全程符合验证规章的规定,验证单位会随意抽取菜园中的蔬菜作稽核,共会检验两百三十多种的农药残留,若不符合规定,将会扣销第十班的有机标章,更会有巨额的罚款。

有机农业也获得许多企业、学校的支持,目前第十班的销路主要是在卖场、超市、百货公司,或是像学校单位的营养午餐等等,也有以产销班所在位置的「康庄路」命名,成立品牌「康庄有机聚落」,来打响自家作物在市场中的知名度。

「我们是在做理想啦!」杨司闳这样说到,有机农业是一门极高难度的种植方式,除了要具备高超的技术,更还要有能够坚持到底的傻劲,杨司闳表示,尽管收入常常无法与消耗掉的成本成正比,第十班还是咬紧牙关,为了自己的理念与梦想而努力奋斗下去。

除了要守护消费者的健康,更要为后代子孙留下一块干净不受化学污染的土地。摄影_徐浩一

采访侧记

为达成自己的梦想,一个人会愿意付出多大的心血?第十班秉持著推动食品安全、不污染大自然的理念,选择从事有机农业,即使收入根本无法与消耗掉的成本成正比,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初衷。我印象最深的点是,明明大家的话题是在讨论自己的作物又有多少毁在害虫底下,听起来是非常惨痛的故事,大家却以一个谈笑风生的方式讲述著,顿时有种超然物外之感,让我不由得敬佩三分,究竟是这些人是拥有多大的信念,才能让这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带过。另外也要特别谢谢简荣昌理事长与钟吉湾先生,在采访完后还特地带我们参观农园,让这些采访的故事能够真实呈现在我们眼前,获益良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