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原因很簡單,石原莞爾自吹自擂而已,他算不上什麼重要任務。

石原莞爾其實一生都是幕僚、參謀之類,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謀士。

他自己基本沒有權力,只有獻策的能力。

但他獻策是獻策,前提是掌握權力的人要採納才行。如果不採納,他的計策就狗屁不是。

石原莞爾自視很高,囂張跋扈,其實他在日本軍界沒什麼地位,無足輕重。

石原莞爾一生自認為最大的貢獻,就是918事變。

但在918事變中,石原莞爾仍然只是提議者、獻策者,區區一個中佐而已。他們的背後其實仍然是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的許多核心人物。不然,就靠他和板垣征四郎這2個人,能搞出這麼大的事情?

當時日本內閣是反戰的,內閣首相若槻禮次郎卻意外得到了消息,迫使陸軍大臣南次郎趕緊派人出面彈壓關東軍,以免惹出亂子。

但其實南次郎就是知情者和支持者,他派出去制止事變的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作戰部次長建川美次,更是918事變的參與者,根本不予組織。這才導致沒有攔阻住918事變。

所以,石原莞爾在918事變中也算不上核心人物。

之後77事變爆發,石原莞爾不識時務的反對全面侵華,惹惱了當權派。由此,他失去了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職務,成為東條英機副手之一,後來又和東條英機鬧翻,徹底失去所有地位。

所以,石原莞爾只有一些虛名而已,實際上無足輕重,自然不會是甲級戰犯。

其實和黑社會一樣,當街砍人、耀武揚威的都是小嘍啰,躲在背後操縱的才是老大。

石原莞爾充其量也就是比較有名氣的小嘍啰而已。


石原莞爾,這個策劃九.一八事件的元兇,在東京大審判時,並沒能成為甲級戰,受到審判,他本人甚至還為此憤憤不平,認為同盟國忽視了他的作用。作為證人的證詞,也極其囂張。

為什麼連他本人都認為自己是甲級戰犯而法庭卻無視呢?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

其一,法庭的構成,還是以美、英為主導。在他們眼中,對美、英直接造成傷害和損失的,才是他們追究的重點,要給他們國家的人民一個交代。中國雖同為戰勝國,可話語權卻不被重視,涉及到中國抗戰的一些問題,往往要中方多次申請、強調才能有點作用。以歐美人觀點,二戰的亞洲戰區,始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而佔領他們的殖民地東南亞各地。至於由石原莞爾策動的九.一八事件,只是日、中兩國間的摩擦,都不在審判的時間追溯範圍,不予考慮。

其二,是蔣介石政府的不努力作為。蔣介石正在國內搞獨裁,發動內戰。要打贏內戰,當然要儘力討好美國,爭取美國的軍事援助,當然不想在東京審判這種「小事」上與美國有不必要的據理力爭,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在中國戰區的戰犯審判中,也大開「寬恕」之門,連駐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都沒判極刑,很快還秘密聘任為打內戰的軍事顧問。這種情況下,那會有心思去追究遠在東京的石原莞爾。

其三,石原莞爾在軍校時就是個自詡天才的狂人,無論是在關東軍還是回到大本營,往往搞的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與上級、同僚間關係處得極不好,所以在九.一八事件後,即沒有給他過什麼實際掌握作戰部隊的機會,也沒多少建議被採納。更重要的是,他與東條英機之間,關係極惡劣,是東條英機的主要反對者,(當然只是戰術層面,並不反對日本對外的侵略擴張),而東條英機是美國要追究的重點人物,所以讓石原莞爾作為證人,是為了指證東條英機的。

東京審判,並不是一個對日本軍國主義徹底的清算,所以現在才有了日本右翼對南京大屠殺的不承認,對慰安婦問題的否認,和日本軍國主義在日本的流毒。蔣介石政府的無能,也是讓石原莞爾這樣的戰爭元兇逍遙法外的重要原因。


天才和瘋子總是一線之差,而石原偏偏是位於兩者之間。

單從能力上來說,在軍校期間各科成績優異,如果不是因為「不會做人」,石原莞爾無疑時陸大第30期最出色的學生;陸大畢業之後,石原莞爾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在他的一手策劃之下,東三省輕而易舉的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但就是在這樣的「罪行」之下,石原莞爾卻並沒有成為A級戰犯,甚至他自己還為自己鳴不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問題清晰明了

第一、東京審判是由英、美等西方國家主導的,他們普遍的認為,亞洲戰場的開端是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進而開始攻擊他們的在亞洲的殖民地,這才是他們仇恨的開端,至於九一八事變則只是中國和日本的「小摩擦」,根本不在他們的追溯期內,所以對石原的審判標準就降低了。

第二、南京政府的不重視,當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正在忙於打內戰,自我消耗,根本無暇顧及東京審判的進程。另外,蔣介石政府一直對美國馬首是瞻,當然儘力討好美國,一切從美國人的利益出發,根本不顧及國內的呼聲。

第三、得益於石原莞爾「人緣不好」,天才有孤傲的資本,而石原則是目空一切,這就導致他在屢立戰功的情況下,也在不斷的得罪人,因此他和上級、同僚的關係都不好。另外,石原在戰術上和東條英機完全背離,是不折不扣的反對派,這也是東京審判法庭選他做證人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石原莞爾之所以沒有被宣判為A級戰犯,是因為東京審判的不徹底性和南京政府的不作為行徑,這才讓石原莞爾一直逍遙法外。


謝謝邀請。確實如此,一提到石原莞爾,大家很快會想起九?一八事變。不過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同樣作為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謀,板垣征四郎被處以死刑,遭到應有之報,但是石原莞爾卻逃脫了國際法庭的審判,逍遙法外。

由此可見,美國主導的東京審判對於發動侵華戰爭的重要戰犯所犯罪行之追究是不徹底的。以至於現在還有日本人認為東京審判是強者對敗者的審判,是不公平的。甚至引用石原莞爾的狂言「沒有我的東京審判是滑稽的」,將其作為對抗東京審判的「英雄」。當然,確實有傳聞石原曾經策劃讓自己成為戰犯去干擾東京審判,試圖利用自己的詭辯去為戰爭行為辯護,為日本的國家罪行開脫。比如,在1947年5月,石原莞爾曾經作為板垣征四郎的辯護方證人出現在酒井法庭,他極力為發動九?一八事變做詭辯,繼續污衊在東北的軍事行動是因為「受到中國軍隊攻擊而根據本庄繁司令官之決斷髮動的自衛行為」,完全顛倒黑白。不過儘管如此,最終麥克阿瑟以及遠東審判庭以其生病等理由將其從戰犯名單刪除。

究其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1,東京審判是美國主導的。2,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相比石原莞爾,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東條英機才是首要打擊對象。3,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素來關係不好,而且不管是中日戰爭還是太平洋戰爭中,石原都是不擴大派,東條是擴大派。更為重要的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時,石原莞爾已經被編入了預備役。東京大學的加藤陽子教授也認為:「石原未被認定為戰犯的最大理由是與反覆提倡擴大對美戰爭的東條英機之間的關係」。此外,被作為審判庭重要資料的《木戶幸一日記》中也記載石原多次反對東條的方針,這也從側面給檢察官一種石原不同於東條的印象。

以上只是簡單分析,歡迎大家踴躍討論,請多指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設立的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條例第六條第一款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條例第五條第一款中特別規定了「對和平的犯罪」:

對和平的犯罪,即發動或計劃,準備,開始,進行宣戰或不宣戰的侵略戰爭及違反國際法、條約、協定、誓約的戰爭以及參加為達成上述行為的計劃及謀劃。

這一條是針對那些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的。給套進這一條的日本戰犯,就是所謂的「甲級戰犯」。

當時被美軍抓進巢鴨監獄的涉嫌甲級戰犯的有200名,後來被正式起訴的共28名。

但是這裡面沒有包括石原莞爾。

對於高級軍官來說,甲級戰犯也是一種「榮譽」,比如佐藤賢了聽說自己被指名為甲級戰犯時說:「像我這樣的小人物也是甲級戰犯了?(當時他是第37師團中將師團長)和大將們並列?太喜出望外了,像又晉陞了一樣。」

而對石原莞爾來說,不是甲級戰犯就好象否定了他的一生。

石原莞爾曾任關東軍作戰參謀,高級參謀,參謀本部作戰課長,部長,第16師團師團長,以陸軍中將退伍。

他策動了「9.18事變」,策划了偽滿,發動起來了日本帝國的戰爭機器,給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了三千多萬的死亡和無法統計的財產損失。他是開始戰爭的第一個人,不折不扣的甲級戰犯。

為什麼不是甲級戰犯,連石原莞爾自己都想不通。當時石原莞爾59歲,已經到了膀胱癌晚期,無法自行行走,不能去東京。作為一種變通,東京派了檢察官到他住的酒田來聽取他的證詞,特地在酒田市商工會議所設立了一個「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出差法庭」來聽取他的證詞。

(1947年4月30日,石原莞爾從家裡出來去酒田出差法庭作證)

實際上除了石原的身體情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沒人知道這位就會說些什麼。石原1919年從陸軍大學校畢業時原本應該是首席畢業生,但陸大硬是把他從首席降到次席。因為首席有在天皇面前發表御前講演的榮譽,而誰也不知道這位瘋瘋癲癲的天才會當著天皇的面說些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出來,為了保險,還是不給他這個首席畢業生的稱號,這個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到酒田來聽石原的證詞也是這個考慮。但是不誇大地說,他的證詞會影響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走向,所以各國的記者還是都來了,想記下著歷史的一幕,不比在東京的人少。

(石原莞爾當時已經不能行走了,用架子車拖去的)

但石原莞爾的第一句話是:「滿洲事變的中心人物就是我石原莞爾,但是這個石原為什麼不是戰犯?這根本不合邏輯。」

法庭檢察團根本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好趕緊打斷他,提出下一個問題:「聽說你和東條意見對立,是這樣的嗎?」

(石原莞爾在法庭上作證)

這句話說出了為什麼石原莞爾沒有名列甲級戰犯的原因。

「東京審判」是美國人主導的審判,認真說起來,就是麥克阿瑟的審判。抓誰,判誰,怎麼判都是按照麥克阿瑟說的辦,或者是麥克阿瑟的親信們琢磨著麥克阿瑟的心思辦,和別人沒有關係。

麥克阿瑟最恨的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東條英機,然後是在菲律賓讓他下不來的日軍將領,再就是殘害過英美戰俘的人,至於中國的抗戰和麥克阿瑟沒有關係。

看看1945年9月11日麥克阿瑟公布的第一批要拘捕的戰犯名單就知道了:

東條英機、(9.11自殺未遂),東鄉茂德、島田繁太郎、賀屋興宣、鈴木貞一、岸信介、岩村通世、小泉親彥(9.13自殺)、橋田邦彥(9.14自殺)、井野碩哉、村田省藏、寺島健。

本間雅晴、上田良武、黑田重德、長浜彰、太田清一、鈴木薰二、德田久吉、飛田時雄、長內茂、三浦宗一、竹內寬、佐佐木薰一。

這裡面第一行的都是東條英機開戰內閣的閣僚,在開戰閣議書上籤了字的,第二行第二個是開戰時打菲律賓的,後面的都是參與迫害英美戰俘的。

1945年11月19日公布了第二批戰犯名單,不在開戰內閣,但對戰爭有責任的大臣和軍部上層將領。

1945年12月2日公布了第三批戰犯名單,主要是高級軍官和其他的政界財界以及媒體人。

1945年12月6日開始到1946年11月5日中間陸陸續續逮捕的算第四批,主要是高級軍官和政界人士。

還有在國外逮捕押回東京來的:像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和武藤章。

說來很氣憤也很恥辱,除了第二次指名中的松井石根之外,沒有一個是因為在中國的戰爭犯罪而被戰犯指名的。現在網上各種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檢察官的傳說不少,但是不好意思,那都是胡編的。當時正忙著打內戰吶,沒工夫管這些,至於法庭上的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相比起蘇聯的法官和檢察官就差的不是一個數量級:沒做成一個鐵案。宣判書上有關南京大屠殺受害者的人數居然會出現10萬、20萬和30萬三個數字都沒有發現。

不談這個了,談起來窩心。繼續講石原莞爾。

東京國際法庭是以東條劃線,石原不在戰犯名單上的原因除了美國人對中國抗戰不感興趣之外,還因為他是東條英機的對頭。

從日本文化來說,石原和東條的關係不好的主要原因在石原,因為無論如何東條是石原陸軍士官學校高四期的前輩,還是他的長官,但從陸軍幼年學校開始就一直是學霸的石原看不起考了三次才考上陸大的學渣東條英機。

(石原中佐坐船去中國赴任關東軍作戰參謀)

石原莞爾自認為是「滿洲國的建國之父」,他是為了準備和美國進行「最終戰爭」而建立這個「滿洲國」的,他要把這個「滿洲國」建設成為一個能夠自給自足,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後方基地。可是對東條英機來說,所謂「滿洲國」就只是三個漢字而已,在東條英機看來石原莞爾的那一套和赤化言論沒什麼兩樣,周圍全是一些像地痞流氓樣的人,事實上在東條英機當關東軍憲兵司令官的時候就已經抓過不少石原莞爾的哥兒們。

(9.18之後,石原莞爾中佐在向本庄繁關東軍司令官報告戰果)

一次岸信介和東條英機討論成立農業合作社的問題,石原莞爾也自說自話地來了。岸信介剛剛說完,石原就大大咧咧地作總結了:「不錯,就這樣定了,那個人是憲兵(指坐在邊上的東條英機),他懂什麼合作社,就這樣就行了」,東條只能苦笑。

甲級戰犯大川周明是石原莞爾的同鄉,到滿洲出差時先來看望石原莞爾,說完話以後順便問了一句:「東條參謀長的辦公室在哪兒?得去和他問個好。

石原莞爾的回答是:「噢,那個東條上等兵啊,就在對面」。

東條心機很深,喜怒不形於色。雖然對石原十分不滿,但絕不表露出來。如果不是石原的老朋友板垣征四郎一直在罩著石原莞爾,很可能在全面抗戰剛剛爆發的1938年就會把石原解除現役了。但在東條當上陸軍大臣之後,板垣征四郎也罩不住了,1941年3月,第16師團長石原莞爾中將被編入預備役。

因為石原莞爾和東條的關係,而且因為這層關係石原沒有參加太平洋戰爭,至於石原在中國幹了些什麼和麥克阿瑟沒有關係,所以石原沒有受到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


主要是石原莞爾沒參與珍珠港後對美國的戰爭,且和東條英機關係惡劣。因為珍珠港關係,美國主導東京大審批的原則主要抓捕和東條英機有關係的,及太平洋戰爭中對美作戰的。石原莞爾不符合這些條件,即使他是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親自跑到東京大審判庭門口要求作為戰犯受審,美國人還是沒理他。

聰明絕頂的石原莞爾從來就看不起拚命讀書卻成績一般東條英機,認為東條只有上等兵的能力。石原莞爾因"九一八"戰功,在日本軍部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後來與日本天皇及軍部發生嚴重分歧。石原莞爾堅持"華北事態"不擴大,認為中國要一步步蠶食。這不合要迅速佔領中國的日本天皇的胃口,從此被邊緣化。日本天皇還非常侮辱性的把石原莞爾派給"上等兵"東條英機當手下。結果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爆發激烈衝突,石原莞爾被調整到預備役。

說到底是當時中國人在"東京大審判庭"話語權不夠,美國佬按自己的立場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東條英機及同黨是深惡痛絕,有一個抓一個。對其他戰犯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不明白?每天都在為法西斯戰犯招魂?想效法?拿回家裡當祖宗供起來!別污染環境!


他沒參與策劃珍珠港和太平洋戰爭,而且反對東條英機,只要他沒幹過對美國人不好的事情,就不算戰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