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大氣中的成分做原料,為什麼要航天技術?

一萬年前的古人類就已經擁有了可控條件下採集大氣成分做原料的科技了。

對,那就是有明確證據的人類第一次科技大跨越了,農業技術革命。人類的種植業畜牧業技術有了飛躍式的發展。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古人類終於有了可預期的剩餘生存資源結餘,容留戰俘奴隸的收益明顯超過了殺死喫肉的收益,人類社會組織結構開始了向奴隸社會制度的演化。

自那個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萬年了,人類已經開始嘗試著星辰大海交通工具的研製了。

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大氣就是人類的一個原料庫,無論你用還是不用,它就在那裡,不吵也不鬧。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無論有沒有人類,大氣自身的成分構成比例也在發生著變化,並不會導致地球上其它生命物種的滅絕,它們只是演化。

這個就不展開了,若干次冰川期的證據就在各大博物館裡擺著,你可以自行前往考察研究。

我的第三個觀點是,你的問題是個好問題,可以視為全球氣候變暖議題裏的一個子問題。但是現在全球氣候問題已經從科學探討議題演化成政治問題了,目前的現狀是歐洲白左們被中東移民們從小確幸舒適區炸出來了,他們的關注中心似乎回到了身邊,回到了街區,沒有再整天抬著頭看太空了。所以,這個問題似乎冷下來了。

我的第四個觀點是,比起大氣成分變更導致的健康危險,引起成分變更的技術後面的資本原因,以及資本暴走卻沒有合適的政治制度來制衡暴走的資本意志的境地,才更危險。

某個資本採用某種技術去變更大氣成分,只會是為了利潤。如果利潤倍於環保成本和政治許可成本,這個變更大氣成分的經營行為自然就能繼續下去。

資本意志是沒有道德要求的,政治家纔有道德要求。所以,需要有道德的政治家去制衡沒有道德的資本。而如何讓有道德有能力的政治家上臺,讓無道德無能力的政客下臺,這是西方政治制度和東方政治制度的演化競爭。目前來看,接力賽制度比拳擊賽制度,更有自信一些。


第一,你所說的氣體是什麼呢?氧氣氮氣二氧化碳這些常見氣體,再怎麼使用對大氣圈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說句不好聽的人類歷史碳排放這麼久也不過讓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了不到百分之幾,而且還不能說完全因為人類,大部分是因為氣候變化。你問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意識到人類影響對於地球是多麼渺小。

至於稀有氣體,大氣中的含量極低,工業使用的惰性氣體正常採集使用沒什麼問題。放射性氣體基本是放射礦裡面採集到的,比如氡。開自己放礦就行了,犯不著喫力不討好去大氣裡面採集。

你要採集核燃料為什麼不去海水呢?省錢省事。

還有航天技術和這個氣體原料採集使用也是八杆子打不著的兩個領域。


也許眼前無關緊要,但是長久以往,早晚有一天會讓人類失去地面生存的權利,大氣層薄弱,紫外線增強,這就是眼前,如果一些科技大國繼續採集大氣層氣體,製作所謂的核原料,那麼紫外線的傷害會明顯繼續增大,如此以往所有不管冬天、夏天,那就都得帶口罩穿長袖了,還有現在的所謂的空氣污染,如果都有強紫外線有關,那麼以後就算老百姓跟工廠不燒煤,人類不用交通工具,空氣污染也會上升,因為那是大氣層薄弱造成的!


如果開發大氣層,將導至再來一次女媧補天傳說,據說史前幾次大毀滅,有一次就是大氣層出現大面積空洞有關的。


天下萬物,盡在矛盾。

利害,利害,無害無利,無利無害。

有害是永恆存在的,有利是終將必勝的。

你的擔心,純屬多餘。

放平心態,勇往直前,視死如歸。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後的世界只是精英的存在。


我想不會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