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歡迎關注@大決戰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1張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中國視為潛在對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科技實力猛增。眼看中國做大做強,美國心裡真是着急於是乎從17年始,就針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各種摩擦不斷,制裁中興,禁用華為,提高關稅等等。經濟領域的戰鬥那是一個熱鬧。

翻開歷史,特別是在軍事、航天領域,美國政府對中國下絆子,設置了不少障礙。目的就是不讓中國在這兩方面強大。軍事上禁運;航空航天方面,更是在2011年,美國眾議院通過“沃爾夫條款”,禁止中美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NASA)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禁止NASA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2張

想當年,“嫦娥二號”完成繞月探測後,本應對拉格朗日L2點進行探測,並對圖塔蒂斯小行星進行飛躍探測。但唯一有圖塔蒂斯小行星數據且向國際公開的美國,馬上把相關的軌道數據都關閉掉,搞得中國頗為被動。但最終,“嫦娥二號”還是集合全國天文臺的力量,成功地進行飛躍探測。

美國對中國說“No”,但在2013年12月“嫦娥三號”發射過程中,美方卻多次致電中國科學院,以影響美國的月塵檢測衛星為由,多次要求中方提供“嫦娥三號”的飛行軌道和落月時間等多種數據。不久前,美方再次索要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軌道數據,以便檢測落月情況,中方予以嚴詞拒絕。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3張

一直提防中國的美國,在嫦娥四號的發射過程中,卻打臉自己。據國家航天局:嫦娥四號任務發射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軌道器-LRO團隊與嫦娥四號工程團隊科學家進行了密切溝通,商討利用美方在月球軌道運行的LRO衛星觀測嫦娥四號着陸,開展科學研究。為此,美方向中方提供了LRO衛星的軌道數據,中方團隊向LRO團隊提供了着陸時間和落點位置,期待將有更多科學發現和成果。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4張

真有意思,這次“美方竟然向中方提供了LRO衛星的軌道數據”。這有些不合美國一貫作風,也違背了他的《沃爾夫法案》,說白了,這是一種違法行為。網上流傳的所謂“美方拒絕提供軌道數據”,實際上是發生在“嫦娥二號”上的事,很明顯,部分網民將其張冠李戴到了“嫦娥四號”頭上。不過,網友的憤慨也不完全是錯的,近年來,美國政府確實對中國航天設置了不少障礙。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5張

在“嫦娥四號”升空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同中國國家航天局分享了其月球軌道衛星的信息,希望能監測中國嫦娥四號着陸器在月球背面着陸時的情況。雙方科學家進行了密切溝通,美方將他們衛星有關信息告訴了中方,中方也及時把嫦娥四號着陸經緯度、着陸時間告訴了美方。但是在嫦娥四號着陸的時候,LRO不在上空,不能實時監測。他說,後來LRO過頂時,進行了監測,美方也在網上公佈了有關照片。這次合作是科學家共同的願望,航天大國、航天強國更應該突出合作。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6張

雖然美國小動作不斷,但中國的航天實力就擺在那裡,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與中國在探月工程上合作。中國高度重視航天國際合作,這次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陸,搭載了德國、荷蘭、瑞典和沙特四個國家的載荷。中國將與這些載荷的研製單位組成國際科學家團隊,共同開展科學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LRO衛星軌道數據 的數據交換外, 美國實際上沒有參與中國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探測月球的使命。

大決戰|美方自己打臉,說好的不與中國合作,這次卻食言了 新聞 第7張閱讀完畢,中國到底有沒有必要與美國開展航天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