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未按圖施工,就有安全疑慮」說明會,農業局長李玟、消防局長黃德清、新聞局長 張其強。(圖/記者羅婉庭攝)
▲核一廠「未按圖施工,就有安全疑慮」說明會,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新聞局長張其強、農業局長李玟(左至右)。(圖/記者羅婉庭攝)

記者羅婉庭/臺北報導

核一廠運轉執照於5日到期,臺電一再對外表示,因新北市不核發「水土保持完工證明」,將導致核一廠除役期程延誤;面對外界「臺電環評卡關」的傳聞,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5日對外發布三點聲明,並表示,幾年下來,臺電對新北市「早就提出的問題」充耳不聞,所以今天這樣的結果,是臺電把自己卡住了。他也指出,106年北海岸0602豪大雨,造成核一廠邊坡土石崩塌,而這個地點,距離臺電預定的乾式貯存場,就只有100公尺!

張其強三點聲明如下:
一, 核一廠一號機組,在40年前啟用的這天,就知道會在40年後的今天除役,換句話說,臺電有40年的時間,在準備除役,請問,為什麼所有事情,都要等到如今,時間上來不及了,纔在這邊怪這個,怪那個,像是明天要舉行的環評審查小組會議,除役時間已經到了,除役環評竟然還沒送進環評大會討論。

二, 經濟部說,卡在新北市政府不發水保執照,新北市必須再次強調,這不是誰卡誰,而是核電最重要的關鍵所在,那就是安全。新北市府必須以更嚴謹的態度來審查,因為這是關係著「核能安全」,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去年北海岸地區的0602豪大雨,造成核一廠邊坡土石崩塌,而這個地點,距離臺電預定的乾式貯存場,就只有100公尺而已,像這樣靠近山坡地,又是這樣的土質,尤其又有這樣的前車之鑑,新北市政府當然必須在水土保持上,嚴格把關,否則就是失職。

三, 今天的所有問題,新北市政府不是現在才提出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不管是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乾式貯存場的位置、地質條件適不適當,甚至也有專家早就建議,因為民眾對於露天乾式貯存有疑慮,所以,臺電應該參考歐洲國家,採取室內乾貯,但很遺憾,這些建議,幾年下來,只能說,臺電完全充耳不聞、置之不理,只能說今天這樣的結果,是臺電自己把自己卡住了。

新北市府表示,臺電自101年起進行核一乾貯場建置,卻自行變更工項,未依審查委員會覈定計畫施工,經新北市政府依法裁罰後,臺電才提送水土保持計畫變更設計送審。其中審查委員會對臺電提出:邊坡穩定度、侵蝕範圍、地下水位高度及微型樁評估不夠保守等意見均未予修正,因此審查委員會要求臺電修正後,重新提出審查。

水保審查會審查臺電13次水保計畫變更設計,針對審查會意見臺電遲未修正完畢,導致水土保持完工證明無法核發,臺電卻對外表示新北市府刻意卡關,以輿論施壓,藉此讓新北市府通過其變更設計完工證明。

新北市府指出,核一廠緊鄰土石流潛勢溪流,近年氣候變遷,強降雨造成災害發生,106年6月豪大雨也已造成核電廠周邊邊坡出現多處坍塌,為確保水保安全,審查會審慎評估核一乾貯場,提出專業意見,請臺電正視專業意見,確實依審查意見修正,請拿出專業說服審查會,而非一再利用放話,重演深澳電廠強渡關山之戲碼。

▼「核一廠除役計畫審核說明會」會議記錄。(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核一廠除役計畫審核說明會」會議記錄。(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核一廠除役計畫審核說明會」會議記錄。(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核一廠除役計畫審核說明會」會議記錄。(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核安監督委員會自102年3月成立以來,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協助新北市,對於轄內核能電廠安全提供專業意見,而核一廠室外乾貯設施也經過多次討論,認為核一乾貯仍存有部分安全疑慮,因此,對於核一室外乾貯設施,新北市核安監督委員會表示,仍請臺電說明清楚相關安全疑慮,以安全為第一優先。

有關新北市核安監督委員會專家學者對於核一乾貯設施所提疑慮如下:
(ㄧ)場址安全疑慮:緊鄰近山坡地及山腳斷層,在地震異常下,恐引發山坡地崩塌、土石流及海嘯等複合災害侵襲。
(二)材質選用是否適宜:密封鋼筒材質選用不鏽鋼304L,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曾提出需注意該材質之乾式貯槽受到海邊的水氣與結晶影響,恐發生腐蝕護箱結構等問題。
(三)密封後再取出技術:無規劃新室內冷卻池整體設施,供再取出、再處置、再續貯;倘發生護箱內輻射物質外釋,臺電公司是否具有相關技術與能力,進行核災應變及復原工作,令人存疑。
(四)室外乾貯其他問題:因核一室外乾式貯存場建置,係依循美國的經驗模式辦理,然臺灣與美國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差異,臺灣地震多、且環境潮濕,若依循美國模式蓋室外露天貯存場,勢必會遇到複合性災害影響室外露天乾貯場的安全;另環境潮濕則會導緻密封鋼桶遭銹蝕的問題,而室內乾式貯存場就好比在室外乾式貯存場再蓋ㄧ層房子當屏蔽。

新北市核安監督委員會強調,核安不容風險,仍請臺電公司將專家學者所提相關安全疑慮說明清楚,以核能安全為第一優先考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