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旗下液晶面板公司堺工廠發佈的2018財報指出,由於夏普電視銷售減速,工廠最終虧損額達2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1億)。

因爲夏普電視銷量驟減,所以連帶着夏普的液晶面板工廠也跟着萎靡不振。在這個邏輯之下,夏普電視的銷量就成爲解決問題的關鍵。

事實上,夏普早就意識到了夏普電視銷量低迷的問題所在,並期待通過提振品牌的含金量再次拉動夏普電視的銷量。去年9月,夏普會長兼夏普中國CEO戴正吳表示:“我要求重視夏普品牌的價值和形象,就像今年6月份我在日本股東大會上提出的,將以夏普品牌的經營爲基礎,在銷量成長的基礎上回歸原有的夏普,質和量的平衡是我接下來努力在中國市場經營的策略。”

但在僅僅數月之後,電科技得到的消息卻顯示,富士康對於重振夏普電視銷量已經不再抱有信心,已經開始與國內某電視機品牌展開了祕密接洽,期望它們能夠全盤接手夏普電視。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已陷入銷量持平,均價下跌的膠着局面。在未來數年內,整體銷量都很難有向上突破的跡象,也許這也在客觀上形成了富士康轉手夏普的動因。

作爲代工廠,富士康一直有着推出自有品牌的意願,郭臺銘上下奔走四年,最終達成收購夏普一案即是其一心自主的明證。然而,當富士康從製造橫跨進品牌、渠道等陌生行業後,除了會大打價格戰以外,並無更多妙招,直接導致夏普品牌在中國市場經歷了一個高臺跳水般的大潰退。

在富士康手上,在虧損泥淖裏不得自拔的夏普也有過振興時刻。2016年8月,富士康在斥資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權後,旋即開啓了史無前例的促銷活動,當年即實現38.6億元的利潤,成功扭虧爲盈。到了2017年,夏普更進一步達成了41.5億元的淨利潤。

但是在買70吋電視送60吋電視的等大手筆促銷的衝擊下,夏普品牌在中國市場迅速下沉爲低端品牌的代名詞。因爲低價路線,夏普電視儘管在2016~2017年的國內市場獲得了短暫的銷量倍增,但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其在中國的市場均價也已從6000元以上驟降至3600元的低價區間。與此相對比的是,海信電視均價爲4265元、TCL電視爲4033元、長虹電視爲3615元。過去與夏普並稱爲日本高端電視雙雄的索尼,均價則高達9350元。

如何再次拯救夏普,中國廠商會不會伸出援手,問題已經擺在了富士康的面前,剩下的就只有時間問題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