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用的 UWP App

7 人贊了文章

一、為什麼我喜歡 UWP app

有些人評價微軟 "good idea but bad execution",所以我想還是有些人認同微軟「一套UI全平臺」的理念的。

就連一向堅持反對意見,認為移動端和桌面端應該有不同UI的蘋果也在WWDC 2018公佈了傳聞已久的 "Project Marzipan"——使 MacOS 和 iOS 共享 UIKit。

當人們在談論 Windows 和 iOS,當人們在談論 Surface 和 iPad時,總是不可避免地批評微軟糟糕的應用生態,總是要吐槽 Windows 難用的觸控——總是「習慣性」地下載Win32 app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 UWP app,它們讓糟糕難用的Windows更像是一個先進的、優雅的、高顏值的操作系統。

別忘了微軟有叫好不叫座的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還有先畫好大餅再慢慢實現的 "Fluent Design System"。

其實,Windows也可以很性感。

二、所以UWP到底有哪些好呢?

  • 安全:沒有全家桶每一次在花花綠綠的瀏覽器彈窗廣告中點擊那個可疑的「下載」按鈕前,都要痛苦糾結一陣子——下載這個真的安全嗎?明明只想下載一個軟體,安裝好後卻發現多了十幾個亂七八糟的東西,電腦開始變慢、右下角開始彈出令人羞羞的新聞廣告、桌面上開始出現各式懸浮窗懸浮球、打開瀏覽器也開始進入陌生的網頁......隨之而來的可能是電腦病毒、調用攝像頭、修改註冊表......於是電腦開始WannaCry,人們開始在攝像頭上貼貼紙。而UWP真·安全無毒,調用介面前都需要得到你的許可,再也不用「下載五分鐘,卸載兩小時」了。
  • 好下載:不用找資源同樣是上面那個場景,別忘了那個害人不淺的下載按鈕,還是你在各種奇怪的下載資源網站中貨比三家之後選的一個看起來比較「綠色無毒」的。

    至少網站上是這麼說的。

    而所有UWP App都通過 Microsoft Store 下載,再也不用到處找資源。
  • 全平臺:PC可以玩Xbox好吧自從WP式(xiao)微(shi)了之後全平臺的意義就大大減弱了,更何況在國內主機遊戲並不流行,不過假如,我是說假如,你有多個微軟設備(PC, Xbox, Windows Phone, HoloLens...),那麼某些UWP應用是可以互通的,最熟悉的例子應該就是,你可以在PC上下載到部分Xbox遊戲。
  • 全尺寸:更優雅的窗口管理這個我就很喜歡了。如果你喜歡調整窗口,可能會發現某些Windows自帶應用的UI佈局,是會隨著窗口大小(屏幕尺寸)而自動改變的。這也是UWP能夠調用的 Fluent Design System 的一個功能。就算沒有多個尺寸的屏幕,只是在Windows中管理窗口時,這一點也很方便。就連單純調整窗口的大小,也比Win32應用要順滑得多。

  • 好卸載:延長電腦的壽命如果你也覺得Windows上有些app老是卸載不幹凈,有些彈窗廣告老是找不到在哪卸載,那麼你會喜歡UWP的卸載方式。

    不用再去控制面板的汪洋大海里和垃圾軟體鬥智鬥勇,直接右鍵卸載,保證你再也看不到它。

    還有官方承認的 "Windows Rot"——也就是俗稱的越用越慢,也是由於Win32應用卸載不完全導致的,而UWP可以根治這個問題。

  • 系統集成這一點,纔是Windows能夠和iOS比一比的地方。動態磁貼、系統通知、Cortana集成、時間線集成(貌似暫時還不支持)、icon角標......這些還只是錦上添花的玄學。系統集成的最大好處,更在於UI的統一性:滾動的慣性、窗口管理的動畫、觸控的體驗、高解析度屏幕的縮放、電池的續航......可以說只有使用UWP app,二合一設備才真正具備意義,否則就真的只是"toaster-refrigerator"了。

三、我發現這些 UWP app 好用

按照A到Z排序

只說我特別喜歡的功能/用法部分還不能完全替代Win32的會做對比文中出現的所有應用都免費

鬧鐘和時鐘

我喜歡:

  • 倒計時命名:倒計時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命名,還可以固定到開始界面。

  • 倒計時全屏:倒計時可以全屏,數字相應變成超級巨大醒目的字體,配合亞克力模糊效果,很漂亮。

愛奇藝:代替網頁版/桌面版愛奇藝

  • :相比於網頁版渲染、打開速度都更快。
  • 無廣告:良心的無廣告,是的,UWP版愛奇藝看所有視頻都無廣告,無論你是不是VIP。

百度網盤:代替桌面版百度網盤?

醜話說在前頭,我不喜歡:

  • :UWP版百度網盤不知道是不是系統限制,下載網速超級慢。
  • 不能後臺下載:不能最小化、不能後臺下載實在很麻煩

我喜歡:

  • 界面清爽:百度網盤的UI也是很清爽了。

就看你願不願意為了高顏值的UI付出等待和照顧咯,綜合來說還是不能完全取代桌面版。

嗶哩嗶哩動畫:代替網頁版B站

我喜歡:

  • UI簡潔:不花哨,以B站網頁版和iOS版的尿性,UWP版可以說是非常清爽了。
  • 觸控支持好:更良心的是觸控支持好,支持滑動調節進度、音量、亮度,主頁左右滑動也可以切換欄目,與百度網盤不同。
  • 可更換主題色:還有啊,沒有人和我一樣看膩了B站的少女粉色調嗎?UWP版可以換主題顏色哦。

下載速度滿血,不像百度網盤。

Code Writer:代替 VS Code?

其實這個還不太能代替。

Code Writer是一個真·text editor,與VS系列豐(feng)富(kuang)的插件相比,它真的就只是一個可以syntax highlight的文本編輯器而已。

支持大多數語言、支持換字體,但最令人驚嘆的是對Windows10的支持。FDS、動態磁貼、icon角標......一應俱全。

目前看起來都還可以接受,不過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能打中文

我喜歡:

  • 輕量:VS Code 已經以輕量著稱,但憑藉更簡潔的功能和UWP的優勢,Code Writer 比 VS Code 更輕,體現在啟動速度、渲染速度、大文本搜索上。
  • 高顏值:雖然 VS Code 也以高顏值著稱,但是 ~~atom~~ Code Writer以FDS的優勢,通過半透明、更現代化的UI、更流暢的滑動、更美觀的文本縮放,在我看來取得了更好的視覺效果。

我不喜歡:

  • 不能輸入中文:由於微軟的API疏忽,只能顯示(複製粘貼)而不能輸入中文,這個問題說小不小,但是說大也不大,但足以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 擴展差:沒有擴展插件、沒有編譯器、沒有debug功能......什麼都沒有。

Fluent FLowchart:代替Visio

我喜歡:

  • 輕量:尤其是和 Visio 對比。
  • 高顏值:FDS,觸控支持也很好。
  • 簡單:非常直覺式操作,學習曲線幾乎就是一條直線。

Groove 音樂:代替Media Player

我喜歡:

  • 最小模式:以最小模式播放,always on top,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欣賞專輯封面很舒服

計算器

我喜歡:

  • 轉換器:不僅有真正的計算器,自帶的計算器還可以進行日期計算,貨幣、體積、長度、重量、甚至數據的轉換。

Markdown 10:代替Typora?

事實上直到今天我都很迷戀 Typora。從打開官網的那一刻就喜歡上了:堪稱夢想的UI、把markdown和排版效果合併的絕妙創意、高顏值的主題、對mermaid、LaTex等工具的支持、載入 Pandoc 的強大、有趣的打字機模式和專註模式......

不過,typora 也有其缺點:文章長了之後會卡頓、開啟渲染都不夠快、和作為 Win32 應用的僵硬等。

Microsoft store 裏的markdown應用不止一個,但綜合性價比來說 markdown 10 是不錯的一個。

我喜歡:

  • 輕快:輕量,所以快,沒有複雜的渲染,大文本量也沒有明顯的性能下降。

我不喜歡:

  • 不精緻:各種小bug比比皆是,界面不夠好看、有些UI令人摸不著頭腦
  • 功能太少:就是一個單純的markdown編輯器,上述 Typora 吸引人的功能都沒有。

總的來說,還不太能代替 Typora。

Microsoft Edge:代替 Chrome

其實如果只是瀏覽內容而沒有太多交互、動畫,edge還是挺好用的,有些時候真的比chrome快、省電、省內存。

Microsoft Font Maker

很有趣,手寫字母符號然後作為一種輸入法字體(只支持英語)。

Microsoft To-Do/奇妙清單

兩個都可以與手機同步,UI 也都非常完善了。

QQ/微信(UWP)

系統通知、磁貼角標對於社交媒體來說真的是很killer的功能,尤其是在平板模式下,桌面版的微信和QQ根本沒法用。

不過兩者功能都有所閹割,微信沒法視頻/音頻通話、沒有貼圖、也不能分窗口聊天。

至於QQ...少的功能多了去了。

但純粹聊天的話,UWP版的微信和QQ體驗都非常好。

Quicklook:代替Seer

實現mac上的「一指禪」,很良心的app,不過預覽office有點慢。

Speedtest

很出名的網速測試軟體,也有UWP版。

Sticky Notes

便箋應用,配合手寫筆在臨時記一些東西的時候很方便,不過我很希望增加 always on top 功能。

微軟必應詞典

輕、快、美。

網易雲音樂

完美,可以用Cortana點歌。

四、關於「偽UWP」

也許你也發現了,有些微軟商店裡的app並不是UWP,而是桌面版或網頁版的sandbox......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允許這樣的行為,打開時總有種被騙了的感覺。這種「偽UWP」相比於傳統應用,就只有下載卸載的方便而已,還是推薦幾個:

  • iTunes
  • 微信 For Windows
  • paint.net
  • Evernote

Lets go all UWP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