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直擊蘋果秋季發布會」:想了解本場發布會還有哪些看點?歡迎點擊圓桌鏈接&>&>&>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在測試一款帶有屏下指紋感測器的 iPhone ,熟悉開發工作的人士表示,供應商已經證明這項技術可以整合至 iPhone,但尚未成功大規模生產。如果測試成功,蘋果將考慮在 2020 年推出相關機型。雖然目前蘋果推出的近兩年 iPhone 都採用了 Face ID 功能,但屏下指紋技術成熟,蘋果正在考慮重新啟用 Touch ID。

根據以上新聞,蘋果是否會推出兼具 Touch ID 和 Face ID 的 iPhone?推出屏下指紋版的 iPhone,如果繼續搭載 Face ID 還有什麼意義?「劉海」是否也會因此變小?有個疑問,安卓廠商在 2018 年就開始普及屏下指紋,蘋果最快也需要到 2020 年才上屏下指紋,晚了兩年多時間是不是有點太晚了?屏下指紋對蘋果來說是有什麼技術難點嗎?蘋果都在考慮哪些事情?


屏下指紋主要問題是不太容易進行活體檢測,所以相較於傳統的電容指紋方案來說,安全性低一些。

但這事情早就不是祕密了啊,Bloomberg消息太慢了,我三個月前就說了。

屏下指紋比Face ID便宜多了,高通的超聲波方案是目前最貴的小區域屏下指紋方案,也就14刀;神盾為了跟匯頂搶客戶,給三星報的3刀;匯頂比神盾貴多了,但也在5刀左右。

而就算是區域屏下指紋,其成本也就是跟Face ID一個檔次,不考慮良率問題,區域屏下指紋的晶元成本是20美元左右;蘋果的Face ID全套BOM成本價格也是在20美元左右。

這裡的貴,一方面體現在物料成本上。根據東吳電子數據,基於TFT方案的區域屏下指紋方案,其物料成本數倍於目前屏下指紋的鏡頭方案,以展示的25*45mm為例,預計晶元成本20多美元

劉延: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謝邀

出不出要看水果,目前僅基於現有產品胡說八道

首先個人是覺得水果不會用屏下指紋的,可能在研究但真正應用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水果已經解決了LCD切割的問題,現在對於水果普及全面屏唯一的障礙只有感測器大小了

屏下指紋是作為一種什麼存在呢?是作為當前全面屏解鎖的一個備選方案和未來全面屏的一個方案,什麼叫未來全面屏的方案?比如研發了屏下攝像頭,這樣配合屏下指紋這樣就做到了真全面屏,但是這個方案不見得不後置指紋識別方便

而對於水果來說與其研發屏下指紋可能受益還不如研發屏下結構光,因為目前水果家唯一的也必須需要全面屏的只有iPhone,不知道這句話清不清楚,因為水果家其他產品壓根沒有全面屏的需求,Apple watch只要帶著就不存在解鎖,而目前aw上結構光也沒意義,上指紋識別的話一天你用到的可能性還不到十次;iPad更不需要,因為ipad必須有邊框,可能有人桿憑什麼ipad必須有邊框?因為ipad的設備屬性決定了如果沒有邊框那誤觸概率會大大增加,與其想辦法解決誤觸而是用全面屏並且這種情況下握感還不好,與增加邊框解決上述問題你會選哪個?mac系列的話一般也不也不會沒有邊框

所以現在水果家最急需全面屏的是iPhone,那麼如果帶入屏下指紋對iPhone有什麼改進呢?除了全面屏幾乎沒有,因為face id現在水果家第一而且目前算全球算獨一無二的一家(華為目前看可能就mate系列沒放棄了,如果這一代mate放棄了那就基本只有水果家了),並且這個體感對於大部分用戶是要高於指紋的,你可能聽過吐槽劉海屏的,但是吐槽face id的很少吧,比起指紋來說算很少的了,所以目前水果需要解決的相反是結構光體積的縮小,畢竟face id下一步全面普及基本是肯定的了,mac和普通ipad也會慢慢跟進,而至於屏下指紋,當然研究肯定會研究,但是其技術難度(包括後續配合屏下攝像頭實現iPhone全面屏)並不見得比縮小face id簡單

以上是對於旗艦級別的,那麼普通版比如xr這種呢?那就更沒有意義了,如果說水果一直解決不了lcd切割問題那還好說,可是現在水果解決了,與其增加成本上一種新的切割技術和新技術,維持現有的即可靠又節約成本,而且關鍵不會降低體感,售價也不會有太大起伏(6k左右),何苦要靠屏下指紋來增加自己產品線的複雜度

當然以上僅基於現有水果產品線的分析,畢竟萬一搞個屏下指紋的se2代呢


十週年紀念款的時候很多媒體說蘋果可能會用屏下指紋和柔性顯示屏,後者實現了,前者現在還沒出現,反倒是vivo出了第一款屏下指紋的機子X21(更正為X20 plus)以及後來升降攝像頭的nex(這也是我替OPPO、vivo惋惜的原因,最近華為風頭太盛了,他們存在感變低了)。

我感覺蘋果一開始就沒打算用屏下指紋。或者說並不是難度的問題。

要是考慮啟用,肯定是蘋果徹底解決了劉海的問題,採用新的前置攝像頭方案,做成真正的全面屏而且會比現下的屏下指紋高級,不然出了一點意思也沒有,消費者也不願意買單。

我爸用的P30,剛買不久,屏幕大小合他心意也沒買pro或者mate20及pro;屏下指紋不怎麼好使,對按壓力度等要求比較高(但是多一個放在桌上用是方便),解鎖率低;不過它面容識別是比蘋果快很多。


iPhone採用屏幕指紋的最大可能性只有一點,那就是Face ID沒有辦法做到屏下,2020年國產手機都要往屏下攝像頭髮展,那iPhone如果還保持著大劉海那麼在2020年勢必格格不入,那麼就只好採用屏幕指紋,搭載屏下攝像頭,從而打造百分百的全面屏效果。

當然這是建立在蘋果iPhone 11 銷量不好,iPhone創新度不足,需要通過外觀製造吸引力的情況下,銷量如果好的話,那麼蘋果為了省錢,也不會搞屏幕指紋。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微回收,精彩福利送不停!」

賣手機就來微回收,包郵高價不拆機?

www.weihuishou.com圖標


你們真的有深度用過face id嗎。別說第一代x第二代xs之類。除了開車之外,其實我是在找不到什麼場景是指紋優於faceid的情況。當然你會說全黑情況,或者說是角度有限的情況。但是真的拜託,我覺得這個技術方案實際使用起來是是符合82原則的,蘋果最終也不會因為2成特殊場景或者特殊癖好開倒車。

當然,如各層樓一樣,只會有新的技術方案來取替這個faceid。但短期來說,才經歷兩代,而且使用起來也好用,短期替代可能性還是十分低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