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管大類資産配置新趨勢:非標被取代、權益投資上升)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在經濟轉嚮高質量發展疊加金融嚴監管、資管新規的背景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正經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大類資産配置呈現齣哪些新趨勢,成為保險資管必須重視的問題。

根據國際經驗,保險這類機構投資者90%以上的投資收益都是由資産配置決定的,對於險資而言,資産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嚮高質量發展階段,賦予大類資産風險收益新特徵,新特徵決定要對大類資産配置作齣新判斷。”國壽集團總裁袁長清日前在國壽資産主辦的“新時代大類資産配置國際論壇”上錶示。

在這個論壇上,與會人士得齣的結論是,大類資産配置正呈現三種趨勢:一是標準化債券品種逐漸取代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二是權益投資比例上升趨勢;三是提升境外資産配置。

債權投資方麵,與會人士認為,在嚴監管和資金麵偏緊大背景下,信用債違約風險或將有增無減,對信用定價能力提齣更高要求,因此,資管業構建投資組閤時要先確定投資目標並評估投資風險,在最優化框架下實現多元化投資。

在權益投資方麵,有業內人士錶示,隨著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特彆是注重價值投資的外資機構不斷進入A股市場,中國股市正迎來價值投資時代。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金融改革深化,低估值、穩定增長的大金融龍頭企業擁有較強的配置價值。

還有人士提齣,新技術激增將帶來分化。股市投資從“比快”嚮“比深”轉變,對長期基本麵深度研究提齣瞭更高的要求。同時,優秀的外部管理人可運用投研優勢為保險資金的權益投資提供更高的收益,海外成熟市場投資可降低組閤整體相關性,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下人民幣風險資産相對於海外資産的收益率優勢也將逐步收窄,全球範圍內尋求優質資産是大勢所趨。

“保險資産全球化配置是優化配置結構、分散投資風險和改善投資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險資産管理高效化、科學化、國際化發展的現實需要。”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曹德雲錶示,一方麵,要充分利用保險大類資産配置優勢,在目標收益率和風險邊界等約束下,以全球化視角尋找滿足保險資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優質資産。另一方麵,要積極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更加註重風險控製,維護保險資産安全。

國壽資産總裁王軍輝認為,新時代對機構主動管理能力提齣新要求,風險管理能力、大類資産配置能力、多資産解決方案能力、科技支撐能力等需要進一步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