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化工(www.qwchem.cn)轉載:未來,甲醇市場產銷更為分化,各地區相對獨立,而價格聯動性增強

廣義的MTO,指的是經由甲醇路線製取烯烴的一種工藝。近年來,我國上馬大量非原油路線的烯烴裝置,例如MTO裝置,為烯烴市場多元化結構做出了貢獻。隨著技術的進步,更多的煤制一體化裝置出現,甲醇在這一產業中成為重要的中間體,而MTO產業的發展,則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

現狀 我國已經建成24套甲醇制烯烴裝置

2010年9月,世界第一套以煤為原料,經由甲醇製取烯烴的裝置在內蒙古包頭市試車成功。這套神華集團承擔的國家煤制烯烴示範化項目,正式開啟了煤制烯烴的元年。也正是這套裝置,讓國人第一次認識到煤經由甲醇,還可以生產乙烯、丙烯等烯烴產品。

截至2017年1月,我國已經建成、投產甲醇制烯烴裝置24套,總產能1079萬噸/年,理論上消耗甲醇2910萬噸/年。這其中,完全或部分自產甲醇的裝置有13套,甲醇產能為1900萬噸/年。這些自產甲醇的烯烴裝置,通常稱為CTO裝置,也就是煤制烯烴裝置。

因原料為煤炭,產品為烯烴,甲醇對其而言只是中間體,所以甲醇價格的漲跌並不會對生產利潤產生影響。真正的外采型MTO裝置,才是對甲醇市場產生影響的主力。

截至2017年1月,我國總計建成投產11套外采型MTO裝置,產能475萬噸/年。其中,僅有中原乙烯20噸/年、神華榆林68萬噸/年、中煤蒙大60萬噸/年位於中西部地區,其餘8套裝置全部位於沿海地區。上述裝置理論上消耗甲醇1280萬噸/年。其中,沿海地區消耗甲醇880萬噸/年。這些外采型MTO裝置的存在,使得東西部甲醇供需不均衡的傳統格局加劇,並且促使我國甲醇市場逐步形成多個以甲醇制烯烴企業集結地為中心的區域性市場。

預計到2020年,我國規劃和批准的甲醇制烯烴產能會達到2000萬噸/年。其中,完全外采型的甲醇制烯烴裝置約佔三分之一。不過,近年來原油價格走低,甲醇由完全過剩產業變成了相對過剩產業,甲醇價格逐步走高,對我國甲醇制烯烴產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

從下游產業結構來看,西北地區一體化CTO裝置多數選擇PP、PE為產品,而沿海地區的MTO裝置多數以甲醇制烯烴裝置的乙烯、丙烯產品為原料,其下游複雜,目前已知的產品就包含PP、PE、PVC、EVA、MMA、環氧乙烷、環氧丙烷、聚醚、乙二醇、丙烯腈、丁辛醇等十幾種。沿海地區甲醇制PP、PE的產能僅有100萬噸/年,不到總產能的三分之一。

從原材料來看,西北地區CTO裝置是煤炭到聚烯烴的產業鏈條,甲醇與乙烯、丙烯一樣僅為中間體,而沿海地區MTO裝置是甲醇至十幾個下游的產業鏈條,甲醇是原材料,乙烯、丙烯為中間體。所以,能對甲醇貿易造成更大影響的,是沿海MTO裝置的運行情況。

上述因素決定了沿海地區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利潤不可控性更強,其終端產品的走勢與甲醇並不存在必然的漲跌關係。西北地區CTO裝置雖然產品較為單一,但已經形成了規模,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

影響 甲醇制烯烴成為甲醇市場第一下游

就我國MTO裝置的構成來看,完全自產甲醇的裝置佔到甲醇制烯烴總產能的一半以上,這既是我國煤炭清潔利用市場化的重要體現,也是西北地區拉長煤炭產業鏈條的成果。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格局決定了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加大對煤炭的利用,而煤制烯烴的發展,既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烯烴產業需求,又實現了煤炭的綜合清潔利用。

我國擁有8600萬噸/年的甲醇產能,其中7500萬噸/年為煤制甲醇,而我國甲醇的第一大下游已經變成甲醇制烯烴,甲醇制烯烴的發展直接影響著甲醇產業的發展。

從地域分布來看,超過60%的甲醇產能位於西北地區。以黃河河套地區為中心的煤化工分布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烴集結地。神華、中煤、大唐等一批煤化工領先企業均坐落於此。

2008年以來,西北地區大量上馬煤制甲醇裝置,並且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但因主銷區距離較遠,嚴重依賴外銷,價格一直處於低位。這種情況在西北地區上馬煤制烯烴裝置後有所改觀。產業鏈條的拉長,促使西北地區煤化工產業走強,煤制烯烴配套甲醇裝置的不穩定性造成這些裝置需要外采一定量的甲醇,神華榆林和內蒙古中煤蒙大裝置的投產直接消耗360萬噸/年的甲醇,西北地區甲醇外銷量大幅減少。

全球唯一化工社區電商,青蛙化工網(www.qwchem.cn)

沿海地區MTO裝置的上馬,一方面消耗了富餘地區的甲醇,另一方面造成甲醇市場的分化。

由於沿海地區MTO裝置多數未配套甲醇裝置,甲醇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生產利潤。另外,甲醇制烯烴需求量較大,完全改變了所在地區甲醇的供需格局,其直接表現有:魯南、蘇北地區外銷量減少,同時接納外地甲醇;浙江地區在國產甲醇供應不能滿足其需求的情況下,大量使用進口甲醇。2014年以來,我國甲醇進口量逐年增多,2016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880萬噸。沿海地區進口量佔比一度超過50%,而這些進口甲醇,多數是天然氣制甲醇。所以,再說沿海是煤制烯烴的市場,就有些牽強了。

整體來看,單純的MTO裝置,也就是完全外采型的MTO裝置,其原材料有一半依靠進口。其中,西北、華中、山東等地區的MTO裝置,完全使用國產煤制甲醇,而華東地區的MTO裝置,80%以上的原材料為進口貨物。

據測算,山東、江蘇、浙江地區的甲醇需求在2000萬噸/年,除去本地貨源,需要外部補充1200萬噸/年。與西北地區一體化烯烴裝置中甲醇僅為中間體不同,這三個地區的甲醇需求是實實在在的貿易,幾乎佔到國內甲醇貿易量的50%。待江蘇盛虹和常州富德的裝置投產,沿海三省的需求量將達到2500萬噸/年,會進一步加劇東部地區甲醇貿易格局的分化。

就價格而言,魯南、蘇北地區因三套外采型MTO裝置的存在,已經完全自成體系,成為可以與江浙滬長三角地區分庭抗禮的甲醇需求區,而常州、嘉興、南京、寧波的四套MTO裝置因外盤長約貨物的大量存在而對甲醇貿易市場的影響趨弱,其在市場上散式外採的時間不長,量也有限,更多的是對市場心態的影響。

全球唯一化工社區電商,青蛙化工網(www.qwchem.cn)

問題 MTO產業發展或因原材料緊張受限

原材料供應階段性、地域性不足

我國MTO裝置上馬的初衷,是煤炭清潔利用、減少對原油依賴程度、加強對原油替代品的研究與使用。在國內甲醇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沿海地區MTO裝置的上馬是為消耗過多的剩餘甲醇,它使我國甲醇產業在二甲醚逐步淡出主力下游位置後,有了新的需求增長點,可以說在危急時刻挽救了甲醇產業。不過,伴隨著沿海MTO裝置的上馬,甲醇企業受限於利潤不高、裝置老化、運輸不暢等問題,開工嚴重不足,在生產淡季、甲醇供應相對不足地區,開始出現「甲醇荒」,不少企業買不到廉價甲醇,我國甲醇產業從一個絕對過剩產業變成了相對過剩產業。

這一情況在浙江、江蘇、山東地區表現尤為明顯。據統計,我國甲醇產業年度平均開工率僅有58%,而在山東、江蘇、浙江地區,為數不多的甲醇企業,開工率居然高達85%,企業幾乎是長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生產。即便如此,也未能滿足本地的甲醇需求。產能過剩這一問題在上述地區壓根不存在。在山西、陝西、內蒙古甲醇裝置集中檢修的時段內,山東地區的甲醇價格甚至超越江浙地區,部分港口的貨物還要北上,以此緩解魯南甲醇供應不足的困境。

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MTO項目的經濟性大打折扣不說,還會加劇甲醇市場的地域分化。今年,山東、安徽地區將陸續上馬300萬噸/年的甲醇產能,但這依舊無法滿足需求,再加上甲醇具有危化品的性質,其運輸存在困難,MTO產業的發展將因原材料供應而受到限制。全球唯一化工社區電商,青蛙化工網

原油煉化及丙烷脫氫等烯烴裝置陸續上馬

我國MTO裝置大量上馬,與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在80—120美元/桶的時間段重合。然而,2014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急速下滑。2015年年初至今,一直在26—63美元/桶運行。伴隨著原油價格的走低,烯烴價格也有所下跌。在此過程中,甲醇價格卻寬幅振蕩,港口地區甚至在較短時間內經歷了1700—3300元/噸的大區間波動。在甲醇價格較低、烯烴價格走勢強勁之時,MTO的優勢較為明顯。不過,市場也存在甲醇價格偏高、烯烴價格偏低的情況。近期,乙二醇等產品價格走低,導致沿海多數MTO裝置虧損,僅有個別裝置因個別產品走勢較強而利潤尚存。

從原材料來看,傳統油制烯烴成本較為固定,主要受原油影響。目前,50美元/桶原油價格對應的MTO裝置可盈利甲醇價格在2200元/噸,國內僅有陝北、內蒙古地區的外采型MTO裝置能夠實現以PP、PE為終端產品的盈利。此外,丙烷脫氫路線的生產成本更低,國內也在陸續上馬丙烷脫氫制烯烴裝置,其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以市場佔有率來看,國內75%的烯烴產品由原油路線生產,煤制、甲醇制僅佔17%,其餘為丙烷脫氫等其他路線。由此看來,MTO裝置在規模上還不能撼動油制烯烴裝置的地位,市場價格依舊掌握在兩油手中,MTO是油制烯烴的補充。

下游產品綜合競爭能力不強

目前,西北地區規模化的CTO裝置生產的PP、PE牌號基本為主流通用塑料牌號,其產品附加值較低,產品質量過關卻無法實現與兩油產品同價競爭。近年來,煤制烯烴受關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產品價格低於同等指標的兩油產品。以降低價格爭取市場份額的做法勢必影響企業利潤,但這種無奈之舉短時仍要繼續。

沿海地區外采型MTO裝置下游繁多,其產品的利潤計算更為複雜,以甲醇價格到乙烯、丙烯價格的計算方式根本行不通。其產品銷售廣泛,用途多樣,盈利與否難以通過外部計算的方式進行預估。因其市場佔比較小,產品的競爭力也就大打折扣。不過,這種產業鏈條拉長的方式擴大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全球唯一化工社區電商,青蛙化工網

未來 沿海地區MTO項目上馬腳步將放緩

甲醇制烯烴產業飛速發展,我國甲醇產能逐年上升,產量大幅增加,目前已基本形成8600萬噸/年的產能、4200萬噸/年的產量,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銷國。不過,真正推動我國甲醇貿易發展的,是外采型MTO及MTP裝置的上馬。這些外采甲醇裝置大量採購、消耗富餘甲醇,將我國甲醇產業推上頂峰。目前,我國擁有世界55%的甲醇產能、50%的產量、58%的消耗量,甲醇也成為繼乙烯、丙烯之後的第三大化工品。

沿海地區即將上馬的外采型MTO裝置都在論證其產品利潤的可能性和原材料來源的可持續性。部分已經建成裝置甚至在無法解決原材料來源、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停止了運作,而新近宣布上馬的沿海MTO裝置多數與國內外大型甲醇產銷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依照我國甲醇市場的容量及未來發展,最多還能建設不超過500萬噸/年規模的甲醇制烯烴裝置。超過這個數字,就將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問題。

而靠近煤炭原產地的CTO裝置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沿海地區MTO裝置拉長產業鏈條的經驗與做法值得內陸煤炭產區學習。如果不單純生產塑料製品,而是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精細化工產品,那麼內陸CTO產業的發展前景一定更好。CTO裝置對於甲醇而言,會逐步增大產能和產量基數,雖然對甲醇貿易的影響不會很大,但可以壯大和發展我國甲醇產業。

就我國甲醇傳統下游而言,市場基本飽和,其對甲醇的消耗量也較小,下游需求可作為相對固定常量。MTO裝置的開停,才是真正在短時間內影響甲醇價格走勢的關鍵,這也是目前業內普遍關注沿海各套裝置運行情況的根本原因。

根據國家已審批、規劃和市場可能的發展來看,未來五年,沿海地區MTO裝置上馬將逐步放緩,內陸CTO將進一步發展並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我國甲醇產業將逐步淘汰一批老舊、產能較小的裝置,同時向下游集結地擴張,以形成區域性產業集群。屆時,甲醇市場的產銷更為分化,各地區相對獨立,但價格聯動性更強。此外,甲醇產能增速將放緩,但仍會形成一個產能1億噸/年的龐大產業。

我國MTO產業遭遇了多重困難,目前依舊活躍在市場上的甲醇制烯烴企業,依然在產品價格低、原材料價格高的逆境中奮力前行。大浪淘沙始見金,相信這些企業能利用好多年來的經營經驗,儘快擺脫困境,取得更長遠的發展。本文經撲克投資家采編,青蛙化工網轉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