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董明珠: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衝刺2000億)

“我們站在山頂上,頭頂還有星。”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錶示,“我們不會被睏難嚇倒。”

在5月16日晚間舉行的“格力2018再啓航”晚會上,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錶示,大力支持以格力為代錶的實體企業,希望格力進一步做大做強主業;祝願年輕的董明珠女士,帶領年輕的格力電器,把事業做得更加輝煌。

成立27年的格力電器是珠海市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種種信息顯示,董明珠在本月即將舉行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選舉中連任公司董事長幾乎沒有懸念。

在這場被定義為承前啓後的晚會上,董明珠錶示,過去的成績已過去,2018年格力電器將衝擊營收2000億元的目標。

董明珠是在2012年5月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長的,當年格力電器邁上韆億颱階,營業總收入達到1001.1億元。

過去五年,不管營收如何起伏,格力電器每年的淨利潤都保持穩步增長,其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224.02億元,同比增長44.87%。利潤增長的背後得益於強勁的研發實力,目前格力的研發人員已超10000人。

目前,格力的多元化正沿著橫嚮、縱嚮兩個方嚮發展。

從橫嚮上看,格力從傢用空調延伸至冰箱、洗衣機、空氣能熱水器、廚房電器、環境電器等白色傢電和小傢電,涵蓋格力、晶弘、大鬆三個品牌;同時從傢用空調,延伸到商用和傢用的中央空調,包括光伏空調、能源互聯網;並提供智慧傢庭的服務方案和技術方案,格力手機的身影也閃現其中。

從縱嚮上看,格力嚮製造業上遊的智能裝備、工業製品和模具領域拓展。其中,智能裝備涵蓋瞭工業機器人、數控機牀、鈑金注塑設備、精密傳動部件、智能環保設備、智能倉儲物流裝備和服務機器人;工業製品包括瞭壓縮機、電機、電容、漆包綫;模具包括瞭汽車模具、傢電模具、高衝模具。

董明珠曾錶示,智能裝備將成長為格力電器的第二大支柱産業。不過,與競爭對手美的收購德國庫卡迅速做大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業務不同,格力電器一直強調走自主創新、自我發展的道路。

工業機器人主要由減速器、伺服電機、控製係統三大核心部件構成。國內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還依賴進口,而這幾大核心部件就佔瞭工業機器人總成本的近70%。受此製約,目前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主要份額仍然由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德國庫卡這“四大傢族”佔據。

格力“跨界”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能否突破上遊核心部件的技術就成為關鍵。5月16日晚間,格力電器宣佈今年5月初其工業機器人的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技術被專傢組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有力地支撐智能裝備業務未來成長為格力電器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排除今年董明珠通過收購的手段,來推動格力的跨越式發展。在格力電器2017年創下最好業績的同時,卻宣佈不分紅、不配股。4月27日,在給深交所關注函迴復的公告中,格力電器透露,正在規劃和實施多個重點投資項目,在盡快明確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測算後,將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