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JPG

*河内老城区夜晚

 

虽然我个人认为法国人实在是一个把利己主义发挥到极致的殖民家,
但因著居住需要及功能需要,殖民中南半岛时(1887-1954), 仍旧做了一点基础建设。
这也让今日所见的河内,有著法国面包以外的French Influences.

 

F(1).JPG

地标首推河内圣若瑟主教座堂(较多人以「河内大教堂」称之)。
建于1886年,是法国人在越南最早的建设之一,也是河内最古老的教堂。
河内大教堂外观仿法国巴黎圣母院,我虽然在巴黎看过圣母院,
但一开始倒没有连结起来,大概因为河内大教堂比较瘦高吧 (咦)

维基百科资料说,现址本为一座佛教建筑Bao Thien Tower的所在地,
(我想看起来应该是宝塔的样子)
该塔建于李朝(1009–1225),法国人未建立法属印度支那时,建筑作为行政中心。
(好吧难怪法国人要选择在这里盖教堂)

 

F(4).JPG

主席府 (有的资料写总统府)
跟台湾的总统府一样,前身是殖民政府的总督府。
府内部开放参观,买门票入内可参观花园跟胡志明曾经居住的小屋。

F(3).JPG
虾米咧花园...这根本私人公园吧。
(其实我们没有买票进去,这是透过栅栏拍的)

 

F (5).JPG

另一重要地标河内歌剧院,1911年落成启用。
只有表演时才对外开放,本来为了想看内观,都想要看表演了。
结果残念,去的时候刚好一场表演也没有。
不过跑去参观那天,倒是有很像business conferece的活动。
(莫名想到台中歌剧院)

 

F (4).JPG
歌剧院对面,给我马德里的感觉。

 

F(11).JPG

街上很多这种殖民式房子还保留著,有些改成餐厅或商店。
我们挑了这间用餐,本来抱著很大的期待,
但因为点餐小姐英文不好,误解了我们的意思,结果点错餐。
后来为了不想让餐厅太困扰,我们也就没换了,
不过用餐经验扣了少许印象分数。
(好啦一个越南文都不会讲的观光客也要反省)

 

F (12).JPG
餐厅内部。
很大器整个一楼不放用餐桌椅,倒像是个小客厅或休息室。
(若不是那位大叔坐在那里我可能会跑去坐著拍假掰照片)

 

F (7).JPG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建于1930年代,
建筑是所谓的「印度支那风格」,包含欧式以及中国式的元素。
我常常会用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挑选我想逛的博物馆 (以至于很多外观摩登的博物馆我反而会跳过)

 

F (8).JPG

背面也非常好看啊~
院子(?)里散落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的石雕石碑等文物。

 

F (9).JPG

殖民时期曾经是法国远东学院路易斯·菲诺博物馆的馆址,当时典藏研究范围是东方艺术品,
现在则展出越南历史相关文物,从史前到现代都有,
我觉得展览方式还满简单明了的,不过因为说明不足,还是要有一点概念才能看得比较开心。

 

F (10).JPG

内观也很欧式,真不愧是欧洲人盖的。
*拍照许可需另外购买,费用我忘了,两万或四万越盾之类,不太多。
我觉得就给他吧,建筑物内部跟有些展品也满有趣的,会想拍回家纪念。

 

F(2).JPG
使馆区笔直宽阔车又相对少的大马路,衬著(貌似)梧桐树很欧风。

 

F (13).JPG

河内星巴克。
星巴克算是比较晚才打进越南市场的,我要是有搜集城市杯的习惯大概就会忍不住买了吧。
不过说真的,因为越南咖啡代表了我某部分的乡愁,又是真的有自己特色,
在越南真的不会想要走进去星巴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