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是劉秀小時候的人生理想,他那時候還很窮,僅僅是他的夢想而已,但劉秀髮憤圖強,取得了不菲的成果,終於如願以償的娶到了陰麗華,實現了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陰麗華是劉秀的原配夫人,並不是什麼「小三」。


古時候,尋常男子逃不開「二三其德」,王侯將相總是喜新厭舊,帝王更是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可劉秀卻是其中的另類,年少清貧時,就愛上了門不當戶不對的陰麗華,遭到許多人的恥笑,認為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陰麗華家境富裕,大家閨秀,乃春秋時期齊國名宰相管仲之後,而劉秀只是劉邦的九世之孫,由於受到「推恩令」的影響,到了劉秀這一代可以說是一貧如洗了,唯一能炫耀的江山劉家祖上是西漢皇族。雖有皇室血統,到了他這兒已經和普通人差不多了。

所以說劉秀當時想娶陰麗華簡直是白日做夢。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劉秀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起兵,昆陽之戰,他以兩萬人馬擊潰了王莽的四十二萬大軍,威名大震,被加官進爵,也就如願的娶到了陰麗華,抱得美人歸。

美好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一晃三個月過去了,劉秀被派往河北征戰,不得不暫時與陰麗華分開。


由於受到更始帝劉玄的猜疑,他所帶的兵大多是老弱病殘,因此他的處境非常的艱難,要想在河北紮下根來,就必須與地方的勢力合作才行,當時河北的地方實力較強的當屬真定王劉楊,劉楊也看好劉秀,認為他將來必有一番作為,因此二人一拍即合。

但劉楊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聯姻,他認為只有聯姻才能栓得住劉秀,他才敢與劉秀合作,提供人力財力,他要劉秀娶他的外甥女郭聖通。


劉秀已經娶了陰麗華,這讓他非常的糾結,建功立業的路上總是有許多的迫不得已,在江山和女人面前,劉秀還是選擇了前者,就這樣,劉秀又娶了郭聖通,也得到了劉楊的鼎力支持,在河北站穩了腳跟,後來勢力逐漸壯大,就當了皇帝。

劉秀做了皇帝後,不僅沒有忘記他的「糟糠之妻」陰麗華,而且對她始終如一,他立馬派人將陰麗華接回宮中,封她為貴人,與郭聖通一樣。


劉秀做了皇帝後,皇后之位一直空著,他打算立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覺得不妥,她認為郭聖通這麼多年陪著劉秀南征北戰,其家族也有擁立之功,今後還需要她家族的幫襯,而她自己什麼也沒有做,恐怕難以服眾,因此陰麗華婉拒了劉秀的好意。

劉秀看到這個他曾經夢寐以求的女人如此識大體、顧大局,為他考慮,感動得眼淚是嘩嘩直流,發誓一定要對陰麗華好,而且是一輩子好。


劉秀與陰麗華如膠似漆,經常秀恩愛,自然讓郭聖通醋意大發,再加上年老色衰,而且脾氣也越來越大,也讓劉秀忍受不了,二人是漸行漸遠。

後來劉秀下了一道聖旨,廢了郭聖通的皇后之位,改立陰麗華為皇后,當了十七年皇后的郭聖通被改封為中山王太后,隨她的兒子中山王劉輔前往封地中山國生活。


陰麗華有正室到側室,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正室,劉秀「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確實令人佩服,陰麗華識禮謙讓值得敬佩,最後華麗的轉變讓人欣喜。




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還是東漢建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一句話了,對於劉秀來說,娶妻就一定要娶一個如陰麗華這般的女子,若是不如意,不如不娶。

陰麗華是劉秀的女人,在劉秀髮跡之前就已經與劉秀在一起了,還經常關心鼓勵劉秀,但這時候的劉秀大業未成,不該有男女私情,如此這般,儘管兩人情投意合,陰麗華還是讓劉秀去選擇有著深厚背景的郭聖通為妻。

郭聖通便是那個劉秀的正室,郭聖通貌美如花,笑靨如煙,為人溫文爾雅,儒雅大方,一副大家閨秀做派,按照現如今的標準來看,郭聖通是個實實在在的白富美,若是能取得郭聖通做自己的老婆,絕對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但就是這樣的郭聖通,卻是被陰麗華擊敗了,敗得徹底,敗得體無完膚。

劉秀一開始愛的人便不是郭聖通,與郭聖通在一起,還是陰麗華的建議,迎娶一個白富美,藉助白富美郭聖通家族的勢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東漢帝國,這就是劉秀的想法,也是陰麗華的想法。

但郭聖通終究不是劉秀愛的那個人,郭聖通或許為劉秀付出過很多,但為劉秀付出更多的卻是陰麗華,試問,為了劉秀的大業,陰麗華可是連自己心愛之人都放棄了,這是一般人能有的氣魄嗎?

此外,在選後宮之主這件事上,陰麗華又一次開導過劉秀,陰麗華為劉秀所愛之人,郭聖通卻是國運昌盛的保障,若是為了國勢,必然要選擇郭聖通,若是為了私人感情,陰麗華卻是上上之選,最終,陰麗華卻是主動前來為劉秀排憂解難,主動退出,將皇后之位讓與了郭聖通。

娶妻當得陰麗華,可不是說說的,郭聖通因為器量不足,最終還是被貶,而陰麗華卻是得到了劉秀,也得到了皇后的位置,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勝利了。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是劉秀年輕時遊學長安,當在街道見到執金吾走過的壯觀場面後發出的感嘆。這就是年輕時的劉秀,作為一個沒落貴族,當時所具有的人生理想。而這種感嘆被當作人生名言被記載了下來,就記載在《後漢書·皇后紀》中。

一、那麼,陰麗華何許人也,能夠讓年輕的劉秀髮出如此感嘆?

△陰麗華

陰麗華出身於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其祖上可以追溯到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名相管仲。劉秀之所以能夠見到陰麗華,是因為其姐夫鄧晨的關係,鄧晨也是南陽新野人,而且與陰氏有親緣關係。當劉秀見到陰大小姐後,就深深的印在心裡,直到被執金吾壯大的場面震撼後,不由自主許出這樣的人生願望。

當然,劉秀的人生願望最終都超額實現了。陰麗華被自己攬入懷中,執金吾雖然沒有做出,卻做了皇帝。

更始元年六月,大司馬劉縯被更始帝劉玄和擁戴他的綠林軍將領斬殺。當劉秀聽到自己兄長被殺後,強忍悲傷,馬上離開大軍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謝罪。面對劉秀的謙恭,更始帝劉玄沒有因劉縯而牽連劉秀,反而封為武信侯。此時,雖然失去軍隊的劉秀,在宛城迎娶自己的意中人陰麗華。這年,他29歲、她19歲。

二、那麼,這個讓劉秀做夢都要得到的女子,又如何淪為「小三」的呢?

劉秀的韜光養晦得到了更始帝劉玄的信任,同年十月,劉玄遣劉秀行 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劉秀與新婚妻子陰麗華辭別後,率軍北上逃出了劉玄的掌控。來到河北的劉秀為了真定王劉楊的協助,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尚不足一年。

△郭聖通

在河北扎穩腳跟後,劉秀日益壯大,終於引起更始帝劉玄的不安,不久,雙方公開決裂。更始三年(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夾擊之下,劉玄向赤眉軍出降,更始政權滅亡;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同年六月,劉秀於河北鄗城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十月,定都洛陽。

陰麗華被接入皇宮,與郭聖通同封為貴人。並大封陰氏宗族,是其爵位高於郭氏宗族。為封陰麗華為皇后做好準備,然而,陰麗華卻拒絕了皇后的冊封。因為她發現:一是在自己與劉秀分開的兩年時間裡,郭聖通一直陪著劉秀身邊,而且此時這個女人已經生育了一個兒子;二是郭聖通的舅家真定王劉楊勢力強大,就曾經幫助劉秀成就大業,如今疏遠會造成劉楊的反叛。

最終,建武二年六月,在真定王劉楊謀反後不久,光武帝劉秀還是正式冊封貴人郭聖通為皇后。其長子劉彊為太子。就這樣,陰麗華這個最先嫁入劉家的媳婦,卻成了所謂的「小三」。

三、「小三」的轉正之路

郭聖通為劉秀誕育太子劉彊之後,又陸續生下劉輔、劉康、劉延、劉焉四位皇子及劉紅夫公主,寵愛無衰。陰麗華雖然以原配名分讓出後位,依然受到劉秀寵愛,相繼為劉秀生育劉陽、劉蒼、劉荊、劉衡、劉京五位皇子。

建武九年(33年),郭皇后終於完全失寵,被劉秀疏遠。郭聖通因寵愛漸衰,數懷怨懟;同時太子劉疆的河西輔臣集團漸漸勢弱,權利天平向南陽集團日益傾斜。劉秀不得不重用、安撫南陽權貴,建武十七年(41年),郭聖通因「行事有呂霍之風,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廢去後位,封為中山國太后,遷居北宮;封貴人陰麗華為皇后。建武十九年,皇太子劉彊讓位後,改立陰麗華的兒子劉陽為太子。中元二年(57年),劉秀駕崩,劉秀與陰麗華夫妻相伴走過三十四載的崢嶸歲月。太子劉陽即位,對陰氏、郭氏的族人一視同仁。


陰麗華,何以為小三?劉秀在迎娶郭氏之前,就獨愛陰麗華,劉秀迎娶郭氏,只是一場政治利益的交易,就如同那些和親公主,為了一方的安定,舍私利,作政治的犧牲,讓一方得到安定。

陰麗華,被譽為世上最旺夫的女人,劉秀在消滅王莽之後,娶了陰麗華。然而,更始皇帝卻想誅殺劉秀,陰麗華就勸慰劉秀,說不如先求自保,到河北一帶去發展,以後在,相機獨樹一幟。陰麗華實際是給劉秀指引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不僅使劉秀避禍,而且還使他建立了一個政權。但苦於實力太弱,劉秀難以平定河北,於是他更作權宜之計 ,答應可安劉陽揚的外甥女郭氏為妻,以此來向劉揚借得精兵十萬。幫助自己定了河北。此後不久。劉秀更另村一幟,即帝位於鄗城千秋亭,以建武為年號,定都洛陽。

在冊立皇后的時候,劉秀的人選,當然是陰麗華,特別想立她,但陰麗華拒絕了,具備智慧謙德的她,勸劉秀一定立郭氏為後,她自己則為貴人,隨後為劉秀生養了五名子女,其中包括後來的漢明帝。但十多年後,劉秀還是廢了小肚雞腸、不懂得相夫教子的郭皇后,而改立陰麗華為後。

正是因為有陰麗華的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之下,劉秀才無了後顧之憂,專心於國事,從而出現了與,文景之治,並稱的,光武中興,時光。

其實以當時的時勢和環境,劉秀是國君,娶個三妻四妾,妃子三千,陰麗華也夠不著稱之為小三!??????


娶陰麗華作妻子,是劉秀青年時期就有的夢想。因為那時候對劉秀來說,簡直可望不可及,只是夢而已。

劉秀他是窮小子一個,而陰麗華則是富人家的大家閨秀,且大家公眾陰麗華人長得漂亮,識大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聰明無比。

但是在西漢末年,民不聊生,劉秀也加入到起義隊伍中,並且很快取得大家的信任,成了小小的頭目。

還是殷家兄弟眼力高,看到劉秀是一隻潛力股,於是把妹妹陰麗華說給了劉秀,劉秀得以報得美人歸。

與殷麗華成親後,劉秀去河北發展,為了爭取傭兵10萬的劉楊的支持,不得已娶了她的外甥女郭聖通。但是劉秀心裡一直念念不忘的,還是他的原配妻子殷麗華。這就是題主所提到的陰麗華被動成了小三,而其實真正的小三是郭聖通。

劉秀登基後建立東漢,郭聖通肚皮爭氣,很快給劉秀生了皇長子,但劉秀不忘髮妻,立即把陰麗華接到身邊。

劉秀堅決想立陰麗華為皇后,可殷麗華推辭不當。因為殷麗華人大度,心細,考慮全面。她覺得劉秀此時根基還不穩,還需要郭家人的支持,而且郭聖通當皇后更令人心服口服,畢竟她生了皇子。

從這一點上看,陰麗華值得讓人給她點贊。歷朝歷代哪個皇上的老婆還真沒聽說過能大度到這個程度,都是爭風吃醋,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還記得劉邦的老婆呂后怎麼治戚夫人的嗎?還記得武則天是怎樣對付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嗎?

就這樣,在陰麗華的謙讓下,劉秀權衡再三,立了郭聖通為皇后。但是劉秀只是把榮譽給了郭聖通,把愛全給了陰麗華,陰麗華接連給劉秀生了5個兒子。

備受冷落的郭聖通嫉妒,醋性大發。最後被劉秀廢了,把本來該是陰麗華的皇后位置還給了她。

劉秀實現了當初的諾言,給了陰麗華滿滿的幸福。

其實,何止娶妻當娶陰麗華呀,嫁夫也該嫁劉秀啊。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也是光武帝劉秀的同郡老鄉,春秋名相管仲後裔,秦漢之際遷南陽,為新野豪族,但家裡沒出過什麼高官,只能算是土豪。

劉秀是漢景帝後裔長沙王劉發第五代玄孫,因「推恩令」之故,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失去了爵位,只擔任過縣令。劉秀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回到鄉里,受叔父劉良撫養長大,在家務農。他的姐夫鄧晨,也是新野人,與陰氏有親,也因此劉秀得以認識陰麗華。

劉秀成年後,到長安太學學習,有一次看到執金吾出行的盛大場面,深感震撼,發出「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的感嘆。多年後,劉秀中興大漢,成為東漢開國之主,娶陰麗華為妻,成就遠超當年的願望。陰麗華也因為劉秀的這一句話在後世廣為人知。

王莽地皇三年(22年),劉秀隨兄長劉縯(演)起兵反抗新朝,與綠林軍聯合,次年大破王莽軍,立更始帝,劉縯為大司徒,劉秀任太常偏將軍。昆陽大戰,劉秀率軍擊敗王莽四十餘萬大軍,一舉成名。但就在其攻城略地時,兄長被更始帝誅殺,不得已只能返回請罪,放棄一切權力,隱忍不發,回到老家娶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二十九歲,陰麗華十九歲。

因為劉秀的識時務,更始帝放下心來,也有些慚愧,於是不久後,又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當更始帝準備遷都洛陽時,以劉秀行司隸校尉為前驅,先行打理洛陽,於是陰麗華回老家,遷都後,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旋即又受召持節督河北事,只身前往河北,與陰麗華長期分離。

此時的河北,可不太平,有「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等割據勢力,劉秀手上無人,差點想逃回洛陽,幸好有人主動投效,得到幽州上谷、漁陽二郡騎兵相助,這才小有勢力。但此時的劉秀勢力還不夠強,為了在河北站穩腳跟,於是和盤踞河北的真定王劉楊聯盟,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這大概就是問題中所謂陰麗華成為「小三」的原由吧,但那個皇帝不是如此,尤其是開國皇帝,政治聯姻不可避免。

得到真定王劉楊的幫助,劉秀很快就掃清了河北,勢力很快發展壯大,帶甲百萬。更始二年(24年),劉秀拒絕了更始帝封王解散軍隊的詔令,開始與更始帝決裂。更始三年六月,劉秀在河北稱帝,改元建武,定都洛陽,以郭聖通為貴人,未立皇后。同年九月月,赤眉軍攻破長安(更始二年再遷都長安),十二月,殺更始,更始政權徹底覆滅。

到洛陽後,劉秀遣人接回陰麗華,同樣封為貴人,因為陰麗華「雅性寬仁」,就想立其為後。但陰麗華是聰明人,自己沒有兒子,後台沒有郭聖通硬,堅決推辭。建武二年,真定王劉楊反,大概和此事有一定關係,覺得劉秀是要對他下手了。於是在平定劉楊叛亂後,劉秀沒有大肆追究(稱帝後劉秀地盤內十分不穩,造反的有不少),於是立郭聖通為後,以安撫劉楊舊將。

雖然立郭聖通為後,但劉秀對陰麗華的寵愛猶在郭聖通之上。此時十餘年,郭聖通寵愛漸衰,她是個要強的人,哪能受得了如此委屈,於是口出怨言。建武十七年,光武帝以其「行事有呂霍之風」,廢其後位,以其子劉輔故封中山王太后,後改封沛王太后。雖廢去王位,但對其保持者尊重,對郭家榮幸不減。

廢郭聖通後,劉秀立陰麗華為後,寵愛她的兒子劉庄,太子劉彊(郭聖通子)十分不按,屢辭太子之位,建武十九年,劉秀終於同意,劉彊被封東海王,食二郡,得以善終。後劉庄即位,是為漢明帝。

最終,還是陰麗華笑到最後,可見其當年選擇辭後位是一種正確的決定。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劉秀年輕時的人生理想,很明顯成為東漢開國皇帝的他完美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陰麗華出生於南陽的顯赫家族,陰家是春秋明相管仲的後裔。劉秀的姐夫家在南陽新野,而他的姐夫和陰家有親緣關係,所以窮小子劉秀有幸接觸到了白富美陰麗華。陰麗華的美貌給劉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念念不忘,才有了「娶妻當得陰麗華」的誓言。

抱得美人歸

王莽改制失敗後,天下大亂,赤眉軍、綠林軍、銅馬軍等起義勢力如火如荼,劉秀會同哥哥劉縯也於宛城起兵反抗王莽。

起兵之初,劉秀等人完全是憑著一腔熱血,劉秀因為沒有戰馬甚至騎著牛上戰場,後來還得到了「騎在牛背上的開國皇帝」的稱號。為壯大起義勢力,劉秀等人和綠林軍進行了聯合,起義軍也多次擊敗王莽軍隊。

綠林軍強大之後,推舉西漢宗室劉玄為皇帝,即更始帝。對於這一個決定,以劉縯、劉秀為代表的其他宗室非常不滿,因為論功勞,劉縯遠在劉玄之上,論能力,劉玄更是給劉縯提鞋都不配。但是無奈綠林軍的頭目認為劉玄好控制,事情也就這麼定下來了,但是劉縯功高震主,且屢有不滿,最後被更始帝殺了。

此時劉秀剛剛在昆陽城下以2萬人擊敗王莽40萬大軍,聲望高漲,冷不丁傳來哥哥被更始帝殺了的消息,劉秀慌了,現在的他也成了刀俎上的魚肉,冷靜思考之後把仇恨深深隱藏,他回到宛城向更始帝謝罪,閉口不提昆陽之戰的大功,反而說自己兄長犯上,自己也有罪。本來劉玄已經磨好刀了,看到劉秀如此誠懇便收起了刀。

逃過一劫的劉秀不敢表現得有任何怨言或者不快,連兄長的葬禮也不敢隆重。此時,一直跟隨劉秀的陰家兄弟早就看出了劉秀的不凡,他們說服了陰家人,將陰麗華嫁給了劉秀,劉秀也剛好藉此事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樣也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願,抱得美人歸。

賢妻陰麗華

陰麗華是一位集美貌與才華一生的傳奇女子,成婚之後他知道劉秀的痛楚,也知道劉秀的處境,一方面盡量以女子的溫柔來安撫劉秀,另一方面以超人的智慧,給劉秀只出了一條出路——去河北!

如果一直呆在宛城,呆在更始帝的眼皮子底下,處處受限,難有作為。於是陰麗華向丈夫建議:「離開宛城,去河北,這樣才有機會東山再起!」

劉秀也是絕頂聰明之人,立忙靈光一閃,他向更始帝表示,願意去危險的河北之地,幫助更始帝開拓地盤,實現大漢風光。情真意切,再加上劉秀很好的掩飾,更始帝同意了,但是劉秀並不能帶著家人包括陰麗華去河北,一方面是前途未知,另一方面是防止更始帝生疑。

龍入大海,陰麗華被成為「小三」

來到了河北的劉秀終於煥發出真龍之氣,但是河北卻是兇險之地,甚至一度讓劉秀打退堂鼓。然後上天是眷顧劉秀的,在最艱難的時刻,上谷、漁陽兩郡表態支持劉秀,後來戰功赫赫、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耿弇率領當時戰鬥力最強的上萬突騎軍來到劉秀身邊,但是這些還不夠,此時真定王劉楊擁兵10萬,是河北最強大的實力,劉秀需要爭取他的支持,劉楊也很乾脆:「支持你可以,但是你要娶我的外甥女為妻!」形勢所逼,劉秀又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此時距離他和陰麗華成親還不到一年,原本的結髮妻子陰麗華就這樣成了「小三」。

取得河北之地的劉秀不久便登基稱帝,最後統一全國,建立東漢。但是注意,此時劉秀並沒有將已經生下第一個兒子的郭聖通立為皇后,而是立為貴人,在他心目中,陰麗華才是他的皇后,定都洛陽後,劉秀馬上派人把陰麗華接了過來。

賢后陰麗華

再次見到劉秀的陰麗華心裡可能有一點女孩子家的不滿,但是她沒有任何表示,她知道這是丈夫劉秀為了大業不得不這麼做。

但是讓她頗感欣慰的是,劉秀沒有忘記她,反而要立她為皇后,但是聰明睿智的陰麗華拒絕了。

因為劉秀遲遲沒有立郭聖通為皇后,劉楊便起了異心反叛劉秀就誅殺,按照正常來講,郭聖通應該不可能再立為皇后,但是陰麗華分析了當前的處境:

1、雖然劉楊被殺,但是劉秀還是要獲得郭家的支持才得以爭霸天下,這一點從劉楊反叛被殺,其他人並沒有株連可以看出;

2、郭家在劉秀統一河北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功勞遠超自己;

3、郭聖通已經生有皇子,出身又高於自己,母憑子貴;

於是為了劉秀的大業考慮,陰麗華堅決不接受皇后之位,劉秀於是立郭聖通為皇后。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雖然陰麗華沒有成為皇后,但是劉秀的心完全在她這邊,就連行軍打仗都要把已經懷孕的陰麗華帶在身邊,陰麗華一連生了5個兒子。另一邊,郭聖通則被完全冷落,但是郭聖通偏偏又不是安分的主,在後宮飛揚跋扈,對陰麗華也特別不客氣。此時劉秀正因為「度田」搞得各地叛亂不斷,心煩意亂,郭聖通還在後宮添亂,於是下詔廢后:

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簡單說就是郭聖通妒忌成性,心存怨恨,對後宮頤指氣使,甚至不愛護其他皇子,頗有呂后的行事風格,這樣的人未來怎麼能當太后!

郭聖通被廢后,陰麗華被立為皇后,兒子劉陽也被立為太子。陰麗華依靠著智慧和柔情牢牢拴住了劉秀的心,雖然皇后之位不是自己的,自己也從原配變成「小三」,但是她清楚,只要在劉秀心中佔據重要地位,她就不會輸。

成為皇后的陰麗華並沒有盛氣凌人,反而更加謙恭,後宮打理的僅僅有條,最重要的是她很好地管理了陰家外戚,包括後來成為皇太后,她也從不允許陰家子弟做任何違法的事情,如此當得賢后之名。


劉秀是「昆陽大捷」後,名聲遠楊。娶了他夢寐以求的陰麗華。

新婚不久,劉秀就去洛陽赴任。後被派往河北安撫收容地方勢力。河北的地方勢力擁立真定恭王劉楊,在邯鄲登基。劉秀派人遊說他歸順。劉楊同意了,但是有一條件就是,劉秀必須要娶他的外孫女郭聖通為妻,為的是劉秀一旦成大事,也好沾點光。

郭聖通是河北真定人,其父郭昌是名門望族,其母是真定恭王的女兒,更是勢大。劉秀雖然覺的對不起陰麗華,但是為了成就基業,就答應了婚事。

劉秀藉助郭聖通家族的勢力,很快為自己奠定了登基的基礎。公元25年,劉秀在洛陽登基稱帝,他迎接陰麗華去了洛陽。此時的劉秀剛剛登基,政權不穩定,他面臨的問題是立誰為皇后?郭聖通已經給劉秀生下皇子,而且郭家的勢力正是強盛時期。

陰麗華知道劉秀的煩惱後,主動要求劉秀立郭聖通為後,劉秀對陰麗華的賢惠感激不盡。於是,立郭聖通為皇后。此後,劉秀又東征西殺,只帶著陰麗華在身邊。並在軍營中有了兒子劉庄。

公元41年,劉秀平定了天下,郭聖通家族勢力也已經沒落。劉秀廢了郭聖通的皇后,廢了太子劉強,立陰麗華為皇后,劉庄為太子。

說陰麗華一度成為「小三」,應該是她主動讓劉秀立郭聖通為皇后以後。但是,此後劉秀出征將其帶在身邊,深得劉秀的寵愛。這應該比郭聖通在洛陽獨守空房要好的多。而且,劉秀又立其為後,可見劉秀對她的寵愛。


當時劉秀藉機到河北招兵,拜託了更始帝劉玄的控制,然而河北乃四戰之地,劉秀在此沒有很好的根基,因此有意聯合此地郭性大族,因此娶了郭聖通,立國之後,為了安撫功臣集團,陰麗華以郭有子,求立郭聖通為後,不過在政權穩固後,劉秀剪除功臣集團,廢郭后,立陰麗華為後,陰麗華終於扶正。


說明時勢造"小三",政治聯姻,經濟聯姻,家族聯姻,很正常!陰麗華是真正原配,郭聖通是時勢,於劉秀而言,都成就了他,可惜到最後郭成了政治犧牲品,愛或不愛,不過是歷史的塵埃,帝王之愛不過是別人的童話故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