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科技評論消息,加拿大高等研究院 CIFAR 近日宣佈了最新的科研計劃佈局,涵蓋生命科學與健康、個人與社會、地球與空間科學、信息與物質等多個學科大類。其中,信息與物質大類下的「機器與大腦的學習」項目任命 Yoshua Bengio、Yann LeCun 爲項目聯合總監,Hugo Larochelle 爲副項目總監。

作爲非盈利科研機構,CIFAR 一直有着視野長遠、不追求短期成果的優良學術傳統。以我們熟悉的深度學習革命爲例,CIFAR 在 2004 年時發起贊助了這方面的研究,此時仍然處於 AI 寒冬,研究神經網絡方向的科研人員很難拿到經費,關於神經網絡的論文也被學術會議輕視。Geoffrey Hinton 當年的科研項目「神經計算與適應性感知機」(Neural Computation and Adaptive Perception)如今發展爲 CIFAR 的「機器與大腦的學習」(Learning in Machines & Brains)研究項目,Yoshua Bengio、Yann LeCun 現在是「機器與大腦的學習」項目負責人。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 Yoshua Bengio 三人也正因爲深度學習領域的科研成果獲得了 2018 年的 ACM 圖靈獎。

「機器與大腦的學習」項目的使命是探索、拓展我們對於基礎計算和數學法則的理解,嘗試解釋生物大腦以及計算機中的智慧是如何通過學習產生的,並研究如何構建有智慧的計算機。當前的 AI 系統理解周圍世界的能力很差,這一項目就希望能夠對諸如此類的 AI 系統缺點發起進攻,方式是提出並研究更基礎的問題,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技術改進。Yoshua Bengio、Yann LeCun 任項目聯合總監,Hugo Larochelle 爲副項目總監;項目成員有來自多個國家、多所大學的多位教授,Pieter Abbeel、Léon Bottou、Geoffrey Hinton 等人也擔任項目顧問。

CIFAR 目前的全部科研項目包括

生命科學與健康大類

  • 真菌界:威脅和機會 - 我們能從不瞭解的生物圈中發現什麼?
  • 人類與微生物羣 - 在我們體內和體表生存的微生物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成長甚至行爲的?
  • 生命的分子結構 - 生命是如何起源、如何一步步發展的?

個人與社會

  • 大腦、思維與意識 - 意識的來源和運作機制是什麼
  • 兒童與大腦發展 - 童年經歷是如何影響我們終生健康的
  • 邊界、成員與歸屬感 - 一個沒有“我們”和“他們”的世界是否能夠存在
  • 創新、公平與未來繁榮 - 如何讓每個人都從創新中受益

地球與空間科學

  • 四維地球:地表之下的科學與探索 - 我們如何理解地球地表之下深層的生命、地下水以及環境
  • 重力與宇宙深空 - 極端重力的本質是什麼?它能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宇宙的起源和進化

信息與物質

  • 生物學啓發的太陽能 - 我們如何從自然吸取太陽能量的方式中學習
  • 機器與大腦的學習 - 我們如何理解智慧並構建智能機器
  • 量子信息科學 - 我們如何利用量子機理改進信息處理
  • 量子材料 - 量子材料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

via cifar.ca,AI 科技評論報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